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史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史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史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史》是1999年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汉才。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史
  • 作者:陈汉才
  • ISBN:9787536119109
  • 类别:教育
  • 页数:369
  • 定价:18.00
  • 出版社: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1999-01
  • 装帧:平装
  • 开本:32开

作者简介

现任香港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席、中国侨商会副会长、山东省政协常委、烟台市政协常委、香港恆萃集团总裁、烟台滙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作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在全世界的100多个分支机构之一的香港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一直以来坚持立会宗旨,联合海内外各界人士,发展台湾海峡两岸的民间往来,促进中国的和平统一。董事会主席陈汉才先生,又任山东省政协常委,恆萃控股集团主席。多年来陈汉才致力与香港与大陆的往来合作,在促进香港和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交流与经贸、旅游、文化等合作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陈汉才说,香港澳门回归以来的繁荣兴稳定,都给台湾作出了很好的榜样。在两岸“三通”的新形势下,相信海峡两岸关係将会朝着和平统一的大方向发展。

目录

第一章 原始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中国教育的起源
一、中国大地最早的人类
二、教育的起源
第二节 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
一、生产劳动的教育
二、生活习俗的教育
三、原始宗教的教育
四、原始艺术的教育
五、体格和军事训练
第三节 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一、部落显贵世袭引起教育的变化
二、文字的产生提出新的教育需要
三、学校萌芽的传说
第二章 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夏、商的教育
一、夏代的教育
二、商代的教育
第二节 西周的教育
一、西周的社会
二、西周的教育制度
三、六艺教育
第三节 春秋时期教育的变革
一、官学衰废
二、私学兴起
三、私学的历史特点
第四节 孔丘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重视教育的作用
三、提倡“有教无类”
四、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五、以“六艺”为教学内容
六、总结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七、主张自觉修养德行
八、树立教师的典範
九、历史影响
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一、养士之风盛行
二、百家争鸣
三、私学发展
第二节 齐国的稷下学宫
一、稷下学宫始末
二、稷下学宫的性质和特点
三、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
第三节 墨翟和墨家的教育思想
一、墨翟生平和墨家学派
二、论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
三、论教育内容
四、论教育方法
第四节 孟轲的教育思想
一、孟轲的生平和政治主张
二、“性善论”——教育理论的基础
三、论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
四、论理想人格
五、论教学
第五节 荀况的教育思想
一、荀况生活的时代和生平活动
二、“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三、论教育目的
四、论教育内容
五、论学习过程与思想方法
六、论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第六节 道家的教育思想
一、老庄及其道家学派
二、论教育的作用
三、论理想人格
四、论学习与求知
第七节 法家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一、从商鞅到韩非
二、绝对的“性恶论”
三、禁“二心私学”
四、“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第八节 战国后期的教育论着
一、《大学》
二、《中庸》
三、《学记》
四、《乐记》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秦朝的教育政策及其措施
一、统一文字
二、严禁私学
三、吏师制度
第二节 汉朝的文化教育政策
一、各家并存,推重“黄老之学”的汉初文教政策
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第三节 汉朝学校教育的发展和经学教育的特点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二、今古文经学之争与汉朝经学教育的特点
第四节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着述
二、《对贤良策》和三大文教政策
三、论人性和、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
四、论道德教育
五、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第五节 王充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思想特徵
二、论人性和教育的作用
三、培养“文人”和“鸿儒”的教育目标
四、“博通百家”的教育内容
五、论学习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魏晋的学校教育
一、三国时期的官学教育
二、两晋时期的官学教育
三、魏晋时期的私学教育
第二节 南朝的学校教育
……
第六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
第七章 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第八章 明朝的教育
第九章 清朝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
第十章 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第十一章 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第十二章 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第十三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
第十四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第十五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
参考书目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