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迷失(立陶宛2008年马里斯·马丁松斯执导电影)
《迷失》是由马里斯·马丁松斯执导,Valda Bickute、Kostas Smoriginas、Dalia Micheleviciute、Andrius Mamontovas、Daiva Tamosiunaite、Gelmis Naujikas主演的剧情片。
该片以苏联解体后的大移民为背景,讲述了两个国家中的六个人物因为二十年前的一场车祸紧紧联繫在一起的故事。
该片于2008年1月11日在立陶宛上映,2008年6月17日在中国第1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映。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迷失
- 外文名:Loss、Nereikalingi žmonės
- 其它译名:流下眼泪前(台)
- 出品时间:2008年
- 製片地区:立陶宛
- 拍摄日期:2007年4月16日-2007年5月22日
- 导演:马里斯·马丁松斯
- 编剧:马里斯·马丁松斯、Raimondas Paskevicius
- 製片人:Zivile Januskaite、Linda Krukle、马里斯·马丁松斯
- 类型:剧情片
- 主演:Valda Bickute,Kostas Smoriginas,Dalia Micheleviciute,Andrius Mamontovas,Daiva Tamosiunaite
- 片长:96分钟
- 上映时间:2008年1月11日(立陶宛)、2008年6月17日(上海电影节)
- 对白语言:英语、立陶宛语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1105732
- 主要奖项:第1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导演
第1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音乐
剧情简介
诺拉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肚子里的孩子,并且永久地失去了拥有自己孩子的机会,她将这一切都怪罪给造成这场车祸的男友本,没法面对过去的诺拉选择了和本分手,虽然本一直解释说当时是为了拯救一个迎面疾驰来的骑着脚踏车的少年,但这一切并没有得到诺拉的丝毫谅解。一直希望能够有个漂亮女儿的诺拉去孤儿院领养孩子,却被一个叫保罗的男孩所吸引,于是她收养了他。本的另外一个相好拉伊娜因为对诺拉心怀仇恨,当她无意间得知保罗是本和另外一个叫薇尔达的女人所生的孩子后,她就一直挑唆本和一个自称是保罗生母薇尔达的年轻女子找诺拉要回自己的孩子,企图破坏诺拉的希望。
本不但不承认保罗是他的孩子也不愿意去无故抚养一个孩子,这对他来说是巨大的压力,而那个叫薇尔达的女人虽然一直坚称自己是保罗的生母,并希望要回孩子的抚养权,但是在最终却放弃了这个念头,因为就在她从都柏林返回立陶宛的时候,她接到了那个曾经将她从河中救起并送往医院的牧师的信。在信中这位牧师说,1981年11月3日,当时十岁的他骑脚踏车去外婆家,因为一时兴起就把车骑得飞快,结果在一个转弯处和一辆汽车相遇,汽车的司机为了不伤害到他,所以大力左转掉进了路边的山坡下,事后他为自己的过失造成的事故一直无法得到心灵的平静,他为车里的人祈祷希望得到上帝的拯救,当他从报纸上知道车里的女人虽然得救却失去一条腿后,他心里的负罪感就一日也没有消失过,选择做牧师也是希望可以用一生为自己的过错忏悔。当他在将薇尔达送进医院的时候,他无意中从她的护照上看到了她的出生日期是1981年11月3日,而随后的接触中他发现了薇尔达竟然和多年前那场车祸中的女人有关係,这让他觉得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他希望通过她完成自己心灵的救赎。
薇尔达再次来到孤儿院,看到了和诺拉在一起的保罗十分快乐,她站在孤儿院二楼向下望去,看见了正拉着诺拉手和她一起走出孤儿院大门的保罗,就在此刻保罗回眸对着她露出了嘴角的微笑,薇尔达终于释然了,她默念道保罗找到了他真正的妈妈,他是快乐的。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
薇尔达 | Valda Bickute | ---- |
本 | Kostas Smoriginas | ---- |
诺拉 | Dalia Micheleviciute | ---- |
牧师 | Andrius Mamontovas | ---- |
拉伊娜 | Daiva Tamosiunaite | ---- |
保罗 | Gelmis Naujikas | ---- |
酒吧招待员 | Vytautas Rumsas | ---- |
护士 | Gabija Jaraminaite | ---- |
医生 | Arvydas Dapsys | ---- |
孤儿院院长 | Dalia Brenciute | ---- |
年轻诺拉 | Toma Vaskeviciute | ---- |
年轻本 | Justas Tertelis | ---- |
储户 | Sarunas Puidokas | ---- |
酒店业主 | Eleonora Korisnaite | ---- |
清洁女工 | Regina Janina Kazlauskaite | ---- |
歌手 | Anne Jennings-Tauciene | ---- |
男孩 | Adomas Morkunas | ---- |
神父 | Mantas Mieliauskas | ---- |
救护医生 | Raimondas Paskevicius | ---- |
售票员 | Ieva Anskaitiene | ---- |
保全 | Aleksas Celamanskas | ---- |
舞者 | Zivile Sukackiene | ---- |
舞者 | Dovile Zabarskaite | ---- |
舞者 | Audrone Gailiute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艺术指导 | 服装设计 |
---|---|---|---|---|---|---|---|---|
Zivile Januskaite Linda Krukle 马里斯·马丁松斯 Violeta Kilsauskiene(执行) Peter J. McCarthy(联合) | 马里斯·马丁松斯 | Madara Dislere Rasa Rimkute | 马里斯·马丁松斯 Raimondas Paskevicius | Gints Berzins | Andrius Mamontovas | 马里斯·马丁松斯 | Edita Valaite | Jolanta Rimkute |
(参考资料来源)
角色演员介绍
- 薇尔达演员:Valda Bickute自称是保罗生母的年轻女子。虽然她一直坚称自己是保罗的生母,并希望要回孩子的抚养权,但在最终她却放弃了这个念头,因为就在她从都柏林返回立陶宛的时候,她接到了那个曾经将她从河中救起并送往医院的牧师的信。
- 本演员:Kostas Smoriginas诺拉的男友。多年前他开车和一个骑脚踏车的少年相遇,为了不伤害到那个少年,他把汽车大力左转掉进了路边的山坡。事后他虽然获救,但同在车中的女友诺拉也因此失去了肚子里的孩子,也因这个原因他和诺拉分手。
- 诺拉演员:Dalia Micheleviciute本的女友。因为一次车祸失去了肚子里的孩子,并因此导致终身不孕,她将这一切都怪罪给男友本,还选择和本分手。在孤儿院中,原本想收养一个女儿的她却被一个叫保罗的男孩所吸引,于是她收养了保罗。
- 牧师演员:Andrius Mamontovas薇尔达的救命恩人。十岁时因为一时兴起把车骑得飞快,在一个转弯处和一辆汽车相遇,司机为了不伤害到他左转掉进了山坡。事后他为自己的过失造成的事故一直无法平静,于是选择做一名牧师用一生为自己的过错忏悔。
- 拉伊娜演员:Daiva Tamosiunaite本的另外一个相好。因为对诺拉心怀仇恨,当她无意间得知保罗是本和另外一个叫薇尔达的女人所生的孩子后,她就一直挑唆本和一个自称是保罗生母薇尔达的年轻女子找诺拉要回自己的孩子,企图破坏诺拉的希望。
- 保罗演员:Gelmis Naujikas孤儿院里的男孩,他的善良深深吸引着诺拉。后来她被诺拉收养,但因其生母薇尔达的出现,他不知该往哪里去。在经历了一番挫折后,她拉着诺拉的手一起走出了孤儿院的大门,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参考资料来源)
获奖记录
时间 | 届次 | 奖项 | 获奖方 | 备注 |
---|---|---|---|---|
2008年6月22日 | 第1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 金爵奖-最佳导演 | 马里斯·马丁松斯 | 获奖 |
金爵奖-最佳音乐 | Andrius Mamontovas | 获奖 | ||
金爵奖-最佳影片 | 《迷失》 | 提名 |
製作发行
主创公司
製作公司 | 1、Good Dog Films2、ART&A 3、Lithuanian Film Studio(立陶宛) |
---|---|
发行公司 | 1、Forumcinemas(立陶宛) |
上映信息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
立陶宛 | 2008年1月11日 | 中国 | 2008年6月17日(上海电影节) |
加拿大 | 2008年8月28日(蒙特娄电影节) | 拉脱维亚 | 2008年9月17日(Arsenals区) |
巴西 | 2008年10月23日(保罗电影节) | 德国 | 2008年11月12日(海德堡曼海姆电影节) |
加拿大 | 2008年11月15日(渥太华欧盟电影节) | 埃及 | 2008年11月19日(开罗电影节) |
加拿大 | 2008年12月3日(温哥华欧盟电影节) | 爱沙尼亚 | 2008年12月5日(塔林黑夜电影节) |
德国 | 2008年(曼海姆海德堡电影节) | 美国 | 2009年1月9日(棕榈泉电影节) |
美国 | 2009年1月23日(圣塔芭芭拉电影节) | 美国 | 2009年2月16日(波特兰电影节) |
美国 | 2009年3月24日(克利夫兰电影节) | 中国香港 | 2009年3月26日(香港电影节) |
义大利 | 2009年4月1日(欧洲电影节) | 法国 | 2009年5月9日(欧洲足球联赛放映) |
比利时 | 2009年5月9日(欧洲足球联赛放映) | 奥地利 | 2009年5月14日(立陶宛电影日) |
美国 | 2013年1月20日(洛杉矶斯堪的纳维亚电影节) |
影片评价
《迷失》的主题是心灵救赎,这类题材的影片被重複的太多,以至于在观众的观影经验里它已经成为了一种程式,在某种程度上完全可以把这类影片也归入所谓“类型片”的一种,虽然这类影片往往是艺术气质更加浓厚的非商业片。影片中的主要人物每个人心灵深处都渴望着一份无法实现的平静,他们需要力量来救赎自己,这就是影片在试图完成的主题,虽然有些常规和陈旧,但是从导演的完成状况来看还是分数比较高的。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叙事手法,大量蒙太奇手法的运用,让主人公的过去和现在交错呈现给观众,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线性叙事带来的沉闷感,而影片的音乐也构成了为影片加分的因素(网易娱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