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深圳经济特区

深圳经济特区

深圳经济特区

深圳经济特区于1980年8月正式成立,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深圳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沿海,东起大鹏湾边的梅沙,西至深圳湾畔的蛇口工业区,总面积327.5平方公里,2010年延伸到全市,2011年延伸至深汕特别合作区。

深圳毗邻香港,交通便利,气候温和,风景优美,在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根据中央的指示,深圳特区将建成以发展工业为重点的工、商、农、住宅、旅游等多种行业的综合性特区。

2018年1月6日,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深圳经济特区
  • 外文名称:Shenzhen Special Economic Zone
  • 别名:鹏城
  • 行政区类别:中国经济特区、副省级市(行政代码440300)
  • 所属地区:广东省
  • 下辖地区: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宝安区、龙岗区、盐田区、龙华区等9区 
  • 政府驻地:福田区
  • 电话区号:0755
  • 邮政区码:518000
  • 地理位置:广东省南部沿海,珠江口东岸
  • 面积:1997.47平方公里
  • 人口:1252.83万人(2017年常住人口)
  • 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潮汕方言等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
  • 着名景点:世界之窗、欢乐谷、东部华侨城、大小梅沙、中英街、大鹏所城等
  • 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 火车站:深圳站/深圳北站/深圳东站/深圳西站/福田站/深圳坪山站等
  • 车牌代码:粤B
  • 正式成立:1980年8月
  • 规划人:邓小平

特区简介

“深圳”地名始见史籍于1410年(明永乐八年),当时的深圳只是一个小村庄,于清朝初年方才建墟。“圳”在客家方言里是田间水沟的意思,“深圳”因村庄周围水泽密布,田间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清康熙七年(1668年)在新安县边境修筑了深圳、盐田、大梅沙、小梅沙等2l座墩台为边陲哨所,以后逐渐成墟。民国二十年(1931年)设深圳镇。1979年3月撤宝安县设立深圳市,市政府驻深圳镇。1979年8月撤深圳镇,深圳一名由深圳市名沿用下来。
深圳市地处广东省南部沿海,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深圳经济特区是深圳市的一部分。东起大鹏湾背仔角,西连珠江口之安乐村,南与香港新界接壤,是中国主要进出口岸之一。深圳市1200万人,325.5万为户籍人口。
1979年8月26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次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决定批准,在深圳市境内划出327.5平方公里(补更调查数据为395.992平方公里)地域设定经济特区。
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地域包括今罗湖、福田、南山、盐田四个区。
2010年5月31日,中央已经批准了深圳扩大特区版图的申请。深圳特区範围延伸至全市,特区总面积将由395平方公里扩容为1948平方公里,接近香港面积的两倍,并于2010年7月1日起执行。地域包括今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盐田区、龙岗区、宝安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大鹏新区。
2011年,延伸至深汕特别合作区,2018开始全面代管深汕区(地级市许可权)。
深圳经济特区

特区发展

深圳经济特区位于深圳市南部,东起大鹏湾,西至珠江口,北靠梧桐山、羊台山脉,南邻香港,以深圳河为界。东西长49公里,南北宽7公里,总面积327.5平方公里,实际可开发面积110平方公里。设有全长86公里的特区管理线。特区範围包括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和盐田区。
深圳经济特区夜景深圳经济特区夜景
深圳经济特区前身为原宝安县的县城,197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仅有6000万元。1979年,交通部香港招商局率先在蛇口开发了一平方公里的荒坡建立工业区,兴办了23家工厂,开通了国际微波和直通香港的货运码头。其后又吸引外资兴办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了初具规模的现代化的工业小城。1980年8月,广东省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利用3000万元的银行贷款与部分地方财政,参照“蛇口模式”在罗湖区0.8平方公里的区域兴建金融、商业、旅游住宅设施提供给外商,利用从中赚到的利润继续进行工业园区的基础建设。这种利用银行贷款“滚雪球”式的发展为珠海、汕头的起步建设提供了经验。根据《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市制定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包括企业经营自主权、税收、土地使用、外汇管理、产品销售、出入境管理等。通过来料加工、补偿贸易、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独资经营和租赁的形式,吸引了大量外资,加速了经济特区的迅猛发展。
自1979年创办深圳经济特区,至2002年止,实际利用外资315.18亿美元。其中,1979~1989年10年间,深圳与世界3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客商签订协定6890多项,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至1999年20年间,共有6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深投资,累计投资项目2.36万项,契约外资298.3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0.45亿美元。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4479.15亿元。
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2000年开始施行的立法法,继续保留了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同时还授予经济特区所在市以较大市立法权。随着深圳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区内、外地方性法规的不一致,造成“一市两法”现状,给整个城市发展带来诸多障碍。
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
《深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下简称《方案》)2009年5月6日获国务院批准通过后,深圳市高层正加紧研究该《方案》的3年分步落实规划。其中2009年的改革重头戏包括向中央申报将特区範围扩大至全市,即将原属关外的宝安区、龙岗区和光明新区纳入特区之内。如果获得批准,深圳特区的总面积将由2009年的395平方公里扩容为1948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

深圳的经济特区发展只有38年,但却曾经有着6700多年的人类活动史,新石器时代中期就有原住居民百越人等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深圳有1700多年的郡县史、600多年的南头城、大鹏城史和300多年的客家人移民史,深圳的城市史已有1673年。夏、商、周年代,深圳是百越部族远征海洋的一个驻脚点。居殖在深圳沿海沙丘谷地区域的百姓,是百越部族的分支——"南越秦朝,即为广东地。秦皇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214年在岭南设定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谪徙秦国人50万人开发。时属南海郡(郡治广州)的深圳,便融入了秦代的中原文化,后为南越国地。大汉帝国、东汉属于交州(管辖广东、广西、越南大部)南海郡。西汉设郡前属越地、南粤地(南越地)。部族"。他们以捕鱼、航海维生,甚少农垦。
深圳市最早的前身为广州宝安县,宝安作为县建制始于公元331年(东晋鹹和六年)。朝廷置辖地六县的东官郡,辖地大概为今天的深圳市、东莞市和香港等範围。郡治在宝安县(南头)。
深圳在宋朝时期是南方海路贸易的重要枢纽,属于广州香山县。盛产食盐、香料。至元朝,又以出产珍珠着名。
元代隶属广州路,明代隶属广州府,深圳市的前身又曾名为新安县。公元1573年,中国明朝政府扩建东莞守御千户基地,建立新安县,并建县治于南头,辖地包括今天的深圳市及香港区域。经济以产盐、茶叶、香料和稻米为主。
公元1394年(明洪武二十七年),在今深圳境内设立了东莞守御千户所及大鹏守御千户所。有600多年历史的南头古城,曾是晚清前深港澳地区的政治中心。
清代隶属广肇罗道广州府。1842年7月至1898年4月期间,中国清政府与英国相继签订《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港岛、九龙和新界割让、租借给英国。至此,原属新安县的3076平方公里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公里脱离其管辖,深圳与香港从此划境分治。
抗日战争时期,南头沦陷,宝安县政府临时迁往东莞县。1953年,因深圳联接广九铁路,人口聚居较多,工商业兴旺,宝安县治东迁至距南头10公里外的深圳墟。
1979年3月,中央和广东省决定把宝安县改为深圳市,受广东省和惠阳地区双重领导;11月,中共广东省委决定将深圳市改为地区一级的省辖市。
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设定经济特区,现在,该天也被世人亲切的成为"深圳生日"。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中通过了由国务院提出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批准在深圳设定经济特区。
1981年3月,深圳市升格为副省级市。
1984年1月24日至26日,邓小平第一次视察深圳,为深圳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8年11月,国务院批准深圳市在国家计画中实行单列,并赋予其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许可权。
1990年12月1日,新中国第二个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诞生。
1992年邓小平第二次南巡,视察深圳,并发表了极为重要的谈话:计画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特区姓“社”不姓“资”。
1992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市政府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规的权力。
2004年,深圳成为全国首个无农村无农民的城市。
2018年1月6日,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行政区划

  • 区划沿革
1979年3月,国务院撤销宝安县设深圳市。
1982年恢复宝安县建制,受辖于深圳市。
1992年,宝安县再度被撤销,分治为深圳市的一个市辖区。至此,深圳市辖宝安、龙岗、南山、福田、罗湖五区,其中罗湖、福田、南山为经济特区,龙岗、宝安为非特区,并以“二线关”将“特区”与“非特区“分割管辖。
1998年3月,以沙头角为中心的区域从罗湖区析出,设盐田区,仍为特区範围。
2007年5月31日,光明新区成立,管辖公明、光明两个街道,地处深圳西部。
2009年6月30日,深圳市委市政府为推进以大工业区为中心的东部片区统筹发展,促进深圳市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化水平,将原深圳市大工业区和原龙岗区坪山街道、坑梓街道,整合为坪山新区。
2010年7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範围延伸到龙岗、宝安。
2011年12月30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宝安和龙岗新增两个功能新区,分别为“龙华新区”和“大鹏新区”。
2012年1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延伸至汕尾市的深汕特别合作区
2016年10月,国务院批覆同意设立深圳市龙华区和坪山区,以龙华、大浪、民治、观湖、福城、观澜等6个街道的行政区域为龙华区行政区域;以坪山、坑梓2个街道的行政区域为坪山区的行政区域。
2018年5月,国务院批覆广东省设立深圳市光明区,光明区人民政府驻光明街道广场路1号。
  • 辖区概况
深圳下辖9个行政区和1个新区,下辖57个街道办事处、790个居民委员会。
类别名称面积(k㎡)2014年常住人口(万人)2014年户籍人口(万人)2014年
非户籍人口(万人)
邮政编码
行政区
福田区
78.66
135.71
83.35
52.36
518000
罗湖区
78.76
95.37
55.92
39.46
518001
南山区
185.49
113.59
71.03
42.56
518000
盐田区
74.64
21.65
5.87
15.78
518000
宝安区
398.38
273.65
42.13
231.52
518101
龙岗区
387.82
197.52
42.49
155.03
518116
龙华区
175.58
143.45
16.51
126.95
518109
坪山区
167.01
33.15
4.44
28.72
518118
功能区
光明区
155.45
50.42
6.17
44.25
518107
大鹏新区
295.06
13.37
4.31
9.06
518116
共同城市
深汕特别合作区
468.3
10
7.1
2.9
516473
全市
1996.85+468.3
1077.89+10
332.21+7.3
745.68+2.9
 518000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深圳位于中国南部海滨,毗邻香港,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边深圳河与香港相联;北部与东莞、惠州两城市接壤。辽阔海域连线南海及太平洋。深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13°46′至114°37′,北纬22°27′至22°52′,陆地最东端位于东南部南澳街道东沖海柴角,最西端位于西北部沙井街道民主村,最南端位于西南面珠江口中的内伶仃岛,最北端位于西北部松岗街道罗田社区。

气候

深圳市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2.4℃,最高气温38.7℃(1980年7月10日)、最低气温0.2℃(1957年2月11日)。雨量充足,每年4~9月为雨季,年降雨量1933.3毫米,年降雨量最多纪录2662毫米(1957年),年降雨量最少纪录913毫米(1963年)。日照时间长,平均年日照时数2120.5小时,太阳年辐射量5225年兆焦耳/平方米。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偏东风,平均每年受热带气旋(颱风)影响4~5次。

水文

深圳市依山临海,有大小河流160余条,分属东江、海湾和珠江口水系,但集雨面积和流量不大。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深圳河、茅洲河、龙岗河、观澜河和坪山河等5条。深圳市现有水库24座,其中中型水库9座,总库容5.25亿立方米。位于市区东部的深圳水库,总库容4000多万立方米,是深圳与香港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地下水资源总量6.5亿立方米/年,年可开採资源量1亿立方米。天然淡水资源总量19.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500立方米,约为全国和广东省的1/3和1/4。

资源

深圳市耕地总资源2446.7公顷,水果种植面积9946.7公顷,林业用地7.97万公顷。盛产龙岗“三黄鸡”、南头荔枝、南山桃、石岩沙梨、金龟桔和龙华方柿等农副产品。沙井蚝是深圳的另一大特产。栖息、繁衍的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有虎纹蛙、蟒蛇、猕猴、大灵猫、金钱豹和穿山甲等;经济价值较大的两栖类动物5种、爬行类动物23种、鸟类30种、兽类33种。

人口民族

1980年深圳特区建立前,广九铁路以东,主要是客家人;广九铁路以西,主要是广府人。
2014年全市年末常住人口1077.8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00万人,增长1.4%。其中户籍人口332.21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30.8%;非户籍人口745.68万人,占比重69.2%。

交通设施

公路

深圳公路交通发达,可通过高等级公路网方便地到达珠三角各城市。至2011年底,深圳市长途客运班线覆盖省内各市县,辐射香港、澳门及内地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随着珠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和高速公路联网的实现,深圳作为国家级交通枢纽城市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2012年2月27日,深圳市汽车保有量达到200万辆,次于北京,在全国排名第二,机动车保有量排名第八。深圳道路车辆密度已经突破300辆/公里,超过了国际上270辆/公里的警戒值。

铁路

深圳铁路四通八达,贯穿中国大陆的两条主要铁路干线—京广铁路和京九铁路在深圳交汇,有直达北京、上海、长沙、福州、桂林、九江、衡阳、武昌、岳阳、郑州、常德、西安、瀋阳、济南等城市的长途旅客列车。[17]
至2011年底,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日开行旅客列车231对,其中广九直通车13对,广深城际“和谐号”动车组110对,在客流高峰期每10分钟开行一对“和谐号”动车组。铁道线路有广九铁路、京九铁路、厦深铁路。火车站有深圳站、深圳北站、深圳西站、深圳东站(原布吉火车站)、深圳坪山站、光明城站等。
贵广高铁与南广高铁于2014年12月26日开通,届时深圳将开通前往南宁、贵阳等地的动车,待远期成贵高铁通车后,成都、乐山等地也将开行至深圳的动车。

航空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机场飞行等级为4F级,是区域性枢纽机场,中国第四大航空港,仅次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世界百强机场之一,1991年正式通航。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是中国境内第一个实现海、陆、空联运的现代化国际空港,通航城市92个,通航航线127条,基地航空公司9家,城市候机楼26座。机场二跑道已于2011年07月26日建成并投入使用,标誌着深圳空港进入双跑道运营时代。深圳机场综合实力排名连续十年位居中国内地城市第四位。深圳机场T3候机楼已在2013年11月28号投入使用,进一步增强了深圳机场的运输能力,提升深圳机场的竞争力。

航运

深圳港拥有港口主要有:蛇口码头、福永码头、盐田码头赤湾码头、妈湾码头、内河码、东角头码头下桐沙渔涌码头、大铲湾码头。
截至2011年底,深圳港共拥有各类泊位17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69个,货柜专用泊位45个,港口综合吞吐能力约2亿吨,货柜吞吐能力1925万标準箱。有47家国际班轮公司在深圳港开闢货柜国际班轮航线238条,是中国国际班轮航线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深圳港货柜吞吐量连续九年位居世界货柜港口第四位。

口岸

深圳海陆空铁口岸俱全,是中国拥有口岸数量最多、出入境人员最多、车流量最大的口岸城市。深圳海关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领导,业务管辖区域包括深圳市及惠州市。深圳口岸是全国最繁忙的口岸之一,深圳海关也是全国任务最繁重的海关之一。深圳海关为企业提供“24小时预约通关”等个性化服务。
深圳市边境是靠近香港新界北区的,包括罗湖区、盐田区、福田区及沿海的南山区,是中国拥有最多陆路口岸的城市,在深圳各处连线香港,市民及来访游客可以凭旅游证件方便来往深港两市之间。
从深圳市入境香港只需要十分钟时间办理出入境手续便可以进入香港边境管制站(禁区)转乘交通进入市区。深圳已建成通往境外的各类口岸18个,其中包括中国客流量最大的旅客出入境陆路口岸——罗湖口岸,24小时通关的皇岗口岸等。罗湖口岸、福田口岸均有深圳捷运罗宝线与香港捷运东铁线接驳。
深圳市边境口岸有:罗湖口岸、深圳湾口岸、福田口岸、皇岗口岸、文锦渡口岸、沙头角口岸、蛇口码头口岸(可供旅游人士入境香港转机出国的口岸)。
2011年,经一线口岸出入境人员2.38亿人次,出入境交通工具1954.52万辆(艘)次。

捷运

2004年12月,深圳捷运一期工程建成通车,是中国大陆地区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后第5个拥有捷运系统的城市。
2011年6月,捷运二期五条线路全面开通,深圳形成总长178公里、覆盖深圳市主要发展轴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路。轨道二期开通后捷运日均客流量达188万人次,最高日客运量达253.86万人次。截至2013年,深圳捷运已开通罗宝线蛇口线龙岗线龙华线环中线。深圳捷运目前的总体规划已到17条线路。
  • 罗宝线(1号线)
    沿途各站:罗湖-国贸-老街-大剧院-科学馆-华强路-岗厦-会展中心-购物公园-香蜜湖-车公庙-竹子林-侨城东-华侨城-世界之窗-白石洲-高新园-深大-桃园-大新-鲤鱼门-前海湾-新安-宝安中心-宝体-坪州-西乡-固戍-后瑞-机场东
  • 蛇口线(2号线)
    沿途各站:赤湾-蛇口港-海上世界-水湾-东角头-湾厦-海月-登良-后海-科苑-红树湾-世界之窗-侨城北-深康-安托山-侨香-香蜜-香梅北-景田-莲花西-福田-市民中心-岗厦北-华强北-燕南-大剧院-湖贝-黄贝岭-新秀
  • 龙岗线(3号线)
    沿途各站:益田-石厦-购物公园-福田-少年宫-莲花村-华新-通新岭-红岭-老街-晒布-翠竹-田贝-水贝-草埔-布吉-木棉湾-大芬-丹竹头-六约-塘坑-横岗-永湖-荷坳-大运-爱联-吉祥-龙城广场-南联-双龙
  • 龙华线(4号线)
    沿途各站:福田口岸-福民-会展中心-市民中心-少年宫-莲花北-上梅林-民乐-白石龙-深圳北站-红山-上塘-龙胜-龙华-清湖
  • 环中线(5号线)
    沿途各站:黄贝岭-怡景-太安-布心-白鸽笼-布吉-长龙-下水径-上水径-杨美-坂田-五和-民治-深圳北站-长岭陂-塘朗-大学城-西丽-留仙洞-兴东-洪浪北-灵芝-翻身-宝安中心-宝华-临海-前海湾

公交

2010年11月,交通运输部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建国家“公交都市”示範城市合作框架协定》,全面启动公交都市建设。截至2010年底,深圳市共有公交线路756条,公车辆1.25万台,全年公共运输客流量达24.43亿人次。[17]
深圳现有公交线路近854条,与内地其他城市有所不同,深圳公交有干线支线快线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巴士线路车身颜色不同。
  • 干线公交(蓝绿色):主要走主干道,其线路路程一般在15KM以上,其线路命名是000、M000、000A、000B、000区间等(以下“0”代表数字),比如1、21、101、M341、234区间就属于干线公交;
  • 支线公交(黄色):主要走支路,其线路路程一般在10KM以内,其线路命名是B000,比如B600、B799路等就属于支线公交;
  • 快线公交(绿色):主要走高速公路、城市快速道路,其线路路程一般在30KM以上,而且停靠站点也少,其线路命名是E00、K000,比如E10、E1、K538、K302等等都是属于快线公交。
  • 夜间公交(Night):在23时至次日5时运行,其命名是N00,比如N1、N20等。
  • 高峰专线、高快巴士:其命名是高峰专线1、高快巴士1,其主要是在工作日的上下班高峰期开行,是为了满足市民的上下班需要。
  • 旅游公交(Journey):其命名是J00,比如J1等。
  • 假日专线(Holiday):其命名是H00,比如H1等。
  • 城际公交:长68、长69、长328、长58、长21、长19、长18、长16、康11、深惠1、深莞1、深莞2、专营巴士B2、深惠3、深惠3B、专营巴士B3、专线小巴618号、福7、康7。
  • 在深汕区则有白色车身的深汕区公交分布为深汕①线深汕②线深汕③线深汕④线

计程车

的士外观行驶範围起步价起步里程超出起步里程后价格等候收费夜间起步价 (23:00-06:00)
红色
深圳全境
10元(燃油附加费3元)
2公里
0.6元/250米
0.8元/分
13元
蓝色(电能源)
深圳全境
10元
2公里
0.6元/250米
0.8元/分
13元
绿色
宝安区、龙岗区
6元(燃油附加费2元)
1.5公里
2.4元/1千米
0.8元/分
7.2元
:红色的士每天6时至23时,超过25公里部分按里程价30%加收返空费。
绿色的士不能在深圳市关内範围行驶,请来访旅客谨慎选择。

经济建设

综述

深圳是中国经济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长期位列中国大陆城市第四位,是中国大陆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英国《经济学人》2012年“全球最具经济竞争力城市”榜单上,深圳位居第二。
2017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22438.39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54亿元,增长 52.8%;第二产业增加值9266.83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13153.02亿元,增长8.8%。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1.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8.6%。在现代产业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9306.54亿元,增长9.0%;先进制造业增加值5743.87亿元,增长13.1%;高技术製造业增加值5302.47亿元,增长12.7%。人均生产总值183127元,增长4.0%,按2017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7123美元。

第一产业

2017年,深圳农作物播种面积18.31万亩,比上年增长22.9%,其中,蔬菜播种面积13.76万亩,增长50.2%。水果播种面积7.00万亩,增长19.7%。全年蔬菜产量14.95万吨,增长33.1%;水果产量4.13万吨,增长8.7%。全年水产品总产量8.29万吨,比上年下降11.9%。其中,海产品8.02万吨,下降11.5%;淡水产品0.27万吨,下降22.9%。

第二产业

2017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087.62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国有企业增加值19.18亿元,下降3.9%;集体企业增加值0.14亿元,下降47.3%;股份制企业增加值4859.01亿元,增长10.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3175.22亿元,增长6.3%。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1531.86亿元,增长6.9%;重工业增加值6555.76亿元,增长9.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29777.10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出口交货值12591.91亿元,增长10.4%,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重42.3%。工业产品销售率97.0%,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

2010年,伦敦金融城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显示,深圳是全球排名第九的金融中心。深圳银行、证券、保险业机构密度、外资金融机构数量以及从业人员比例均居全国前列。计画到2010年,金融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以上。6月8日深市成交额再度超过沪市,标誌着深圳金融中心地位日益稳固。深圳是全国证券资本市场中心之一。全国两家证券交易所之一的深圳证券交易所进入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新阶段。2014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1618家,比上年增加82家。上市股票1657只,增加80只。上市公司市价总值128572.94亿元,增长46.3%。上市公司流通市值95128.44亿元,增长50.9%。全年证券市场总成交金额444708.19亿元,增长49.9%。
深圳是中国第三大保险城市,也是第一个保险改革试点城市。保险公司总部增至7家,分支机构29家,保险从业人员达约3.5万人。2014年,保险机构原保险保费收入548.66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其中,财产险215.73亿元,增长20.0 %;人身险332.93亿元,增长15.2%。各项赔付支出155.76亿元,增长24.4%。其中,财产险业务支出101.05亿元,增长17.1 %;人身险业务支出54.71亿元,增长40.7%。1982年1月,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开业,是建国以后中国引进的第一家外资银行[48]。2006年再次迎来外资银行入深潮。先后有永隆、大新、上海商业三家港资银行开设分行。中信嘉华银行、工银亚洲在深开业。东亚银行、恒生银行开设了支行网点。深圳拥有外资金融机构38家,其中,营业性机构31家,代表处7家。CEPA实施以来,以会计服务业、法律服务业、谘询服务业为主的中介服务业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新亮点。2009年,深圳有300多家律师事务所、近6000名职业律师和286家会计师事务所、5000余名注册会计师。
深圳是中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试验场”,率先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史上的奇蹟,是中国改革开放近30年辉煌成就的精彩缩影。2015年,深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17.84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4448.14亿元,增长1.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69.69亿元,增长7.7%。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3055.66亿元,下降5.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9%。全年商品销售总额23490.77亿元,比上年增长0.5%。其中批发销售总额19042.69亿元,增长0.3%。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中,日用品类增长18.8%;金银珠宝类增长9.6%;食品饮料菸酒类增长9.6%;服装鞋帽针织类增长7.5%;汽车类下降20.0%。2015年,深圳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7516.58亿元,比上年下降8.2%。其中出口总额16415.39亿元,下降6.0%,分别占全国和广东省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1.6%和41.1%;进口总额11101.19亿元,下降11.1%。出口总额连续二十三年居内地城市首位。深圳外贸出口总额连续24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截至2016年底,在深圳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197家。
2017年,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16.19亿元,比上年增长9.1%。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5335.28亿元,增长9.3%;餐饮收入额680.91亿元,增长7.3%。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余额69668.3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2%;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贷款余额46329.33亿元,增长14.3%。全年证券市场总成交金额814333.31亿元,比上年下降12.9%。其中,股票成交金额616855.01亿元,下降20.5%,A股总成交金额616433.07亿元,下降20.5%,B股总成交金额421.94亿元,下降15.9%;企业债券成交金额48.33亿元,下降48.5%;国债成交金额137.48亿元,增长269.1%。总成交股数43981.53亿股,下降11.7%。年末上市公司市价总值235761.26亿元,增长5.7%。上市公司流通市值167932.47亿元,增长9.5%。年末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2089家,比上年增加219家。上市股票2127只,增加219只,其中,A股2078只,增加219只;B股49只。总发行股本18458.32亿股,增长15.1%;总流通股本13925.42亿股,增长18.4%。

政治

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 王伟中
市长 陈如桂
深圳人大常委会主任丘海,副主任罗莉、蒋宇扬、刘恩、高振怀、乔家华,常委会秘书长石岗,党组成员 张文,
政协深圳市委员会主席戴北方,副主席:刘润华、黄中伟、陈倩雯、王璞、张晓莉、徐友军、黎军、王大平,党组成员王芃,政协深圳市委员会秘书长刘润华
历届领导
历届市委书记历届市长
姓名
任职时间
姓名
任职时间
张勛甫
1979年1月23日-1980年6月17日
贾华
1979年1月23日-1980年6月17日
吴南生
1980年6月17日-1981年3月6日
吴南生
1980年6月17日-1981年3月6日
梁湘
1981年3月6日-1986年5月15日
梁湘
1981年10月15日-1985年8月12日
李灏
1986年5月15日-1993年4月
李灏
1986年8月12日-1990年5月23日
厉有为
1993年4月-1998年1月
郑良玉
1990年5月23日-1992年11月17日
张高丽
1998年1月-2001年12月16日
厉有为
1992年11月17日-1995年5月23日
黄丽满
2001年12月17日-2005年3月17日
李子彬
1995年5月23日-2000年6月18日
李鸿忠
2005年3月17日-2007年12月6日
于幼军
2000年6月18日-2003年6月17日
刘玉浦
2008年1月2日2010年4月
李鸿忠
2003年6月17日-2005年6月3日
王荣
2010年4月-2015年4月
许宗衡
2005年6月3日-2009年6月
 马兴瑞
2015年4月-2016年12月
王荣
2009年6月-2010年6月(任代市长)
许勤
2016年12月--2017年3月
许勤
2010年6月5日-2017年3月
王伟中
2017年3月-至今
陈如桂
2017年7月-2017年8月(任代市长)
陈如桂
2017年8月-至今

着名人物

曾生(1910-1995)惠阳(今深圳坪山)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授少将。获三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会员,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刘黑仔,1917年出生于大鹏所城东北村,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参加惠宝人民抗日游击部队。因枪法特準,有“神枪手”之称,名扬港九的传奇式人物。
深圳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
赖恩爵,新安县大鹏城(今龙岗区大鹏街道)人。清道光年间任广东水师提督。曾领兵打响鸦片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战——九龙海战。晋封振威将军。与其祖父赖世超(武功将军)、其父赖莫扬(振武将军)、其叔父赖信扬(安鹭将军)其族兄赖思赐(武功将军)并称为赖氏“三代五将军”。
麦克·杨进华,苏利南第三代华人,祖籍龙岗区龙城街道龙西社区楼吓村,其祖辈早在100多年前就移居苏利南。通过刻苦努力,麦克·杨成功融入了当地主流社会,并担任为苏利南环境整治和土地森林政策部部长,成为苏利南有史以来为数不多的华人部长之一。
汪公式,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任广东提刑按擦司按擦使,驻扎在南头城。汪公式在屯门抗击葡军,他学习葡萄牙佛郎机炮的铸造,“师夷之长技以驭夷狄”,把葡萄牙军队赶出了深圳。他是中国向西方学习先进武器的第一人,也是最早抗击西方入侵者的人。]郑毓秀,今深圳市宝安区乐群村人,1905年在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1919年任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随员,反对割让山东权益及在和会上籤字。1928年春奉派为考察欧美各国政治专使,并任中国驻欧代表。
深圳经济特区地图深圳经济特区地图
蓝造,是深圳葵涌人。解放战争期间,任惠东宝人民护乡团团长兼政治委员、广东人民解放军江南支队司令员、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司令员等职。1988年中共中央授予他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55]
陈郁,原名陈旭贵,出生于南山区南头南山村。1922年参加香港海员大罢工。新中国建立后,担任燃料工业部部长、兼任中国矿业学院院长,广东省委书记、省长,当选为中共“八大”、“九大”中央委员。
黄耀庭,原名黄恭喜,深圳福田下沙村人,是广州、惠州一带三合会首领。
深圳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

各区介绍

福田区

福田区位于深圳经济特区中部,是市人民政府所在地。该区于1990年1月4日建制,区人民政府于同年10月7日成立。区政府驻沙头街道。全区总面积78.8平方公里,行政区域东起红岭路与罗湖区相连,西至侨城东路与南山区相接,南临深圳河、深圳湾与香港新界相望,北与宝安区接壤。下辖园岭、南园、华富、莲花、福田、沙头、香蜜湖和梅林8个街道、92个社区。2014年年末常住人口135.71万人,其中户籍人口83.35万人。

罗湖区

罗湖区位于深圳经济特区中部,是深圳市开发较早的商业中心区。着名商业街东门便位于此区.该区于1990年1月4日建制,区人民政府于同年9月21日成立。区政府驻黄贝街道。全区总面积78.36平方公里,行政区域东接盐田区,西至红岭路与福田区相连,南临深圳河与香港毗邻,北与龙岗区、宝安区接壤。下辖黄贝、东门、南湖、桂园、笋岗、清水河、翠竹、东湖、东晓和莲塘10个街道、115个社区。2014年年末常住人口95.37万人,其中户籍人口55.92万人。

南山区

南山区位于深圳经济特区西部。该区于1990年1月4日建制,区人民政府于同年9月24日成立。区政府驻南头街道。全区总面积182平方公里(包括内伶仃岛和大铲岛),行政区域东至
侨城东路与福田区相连,西扼珠江口与珠海市相邻,南至深圳湾和内伶仃岛与香港隔海相望,北背羊台山与宝安区接壤。下辖南头、南山、招商、蛇口、粤海、沙河、西丽和桃源8个街道、98个社区。2014年年末常住人口113.5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71.03万人。
深圳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

盐田区

盐田区位于深圳经济特区东部。该区于1997年10月建制,区人民政府于1998年3月30日成立。区政府驻海山街道。全区总面积72.36平方公里,行政区域东起大鹏湾背仔角与龙岗区相连,西接罗湖区,南连香港新界,北靠龙岗区。下辖沙头角、梅沙、盐田和海山4个街道、18个社区。2014年年末常住人口21.6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5.87万人。

宝安区

宝安区位于深圳市西北部。该区于1992年11月11日建制,区人民政府驻新安街道(宝安县城)。全区总面积733平方公里,行政区域东接龙岗区,西临伶仃洋与中山市相望,南连南山区、福田区和罗湖区,北靠东莞市。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在该区辖区内。下辖新安、西乡、福永、沙井、松岗、石岩6个街道、173个社区。2014年年末常住人口273.6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2.13万人。

龙岗区

龙岗区位于深圳市东部。该区于1992年11月11日建制,区人民政府驻龙城街道。全区总面积844.07平方公里,行政区域东南临大亚湾与惠州市相邻,西接宝安区,南连罗湖区、盐田区,隔大鹏湾与香港相望,东北靠惠州市、东莞市。大亚湾核电站在该区辖区内。下辖布吉、坂田、沙湾、平湖、横岗、龙岗、龙城、坪地。全区海域面积440平方公里。2014年年末常住人口197.5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2.49万人。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就将在龙岗举行。

龙华区

2011年12月30日,龙华新区成立,在龙华新区的基础上,于2016年10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为市辖行政区,并改名为龙华区,隶属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总面积175.58平方公里,下辖观湖、民治、龙华、大浪、福城、观澜6个街道办事处,36个社区工作站和10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14年年未辖区常住人口143.4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8.7万人;实际管理人口285.5万人。区人民政府驻观湖街道办广场沿河路1号。

坪山区

2009年6月30日,坪山新区正式挂牌,后在此基础上于201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以坪山新区为基础新组建的行政区,是深圳市新成立的两个市辖区之一。坪山区辖坪山、马峦、碧岭、石井、坑梓、龙田等6个街道办事处。截至2017年1月7日,坪山区辖区总面积约166平方公里,实际管理人口约67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5万人。2016年,坪山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6.05亿元。

光明区

2007年5月31日,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宣布:成立光明新区,管辖公明、光明两个街道。
新区面积156.1平方公里,其中公明街道面积100.3平方公里,光明街道面积55.8平方公里。人口约80万,其中户籍人口约4.2万。光明街道是深圳市归侨侨眷最为集中的地区。归侨侨眷7008人,占户籍人口的37%,其中大部分是1978年至1979年从越南回国的归侨,小部分是上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缅甸回国的归侨。
深圳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
2018年5月,国务院批覆广东省设立深圳市光明区,光明区人民政府驻光明街道广场路1号。

大鹏新区

2011年12月30日,深圳大鹏新区正式成立,新设的大鹏新区包括大鹏、葵涌、南澳三个街道

深汕特别合作区

深圳深汕区深圳深汕区
深汕特别合作区(中文简称:深汕(特)区、英文简称:SSCZ),全称为广东省深汕特别合作区,是全国第一个特别合作区、拥有地级市管理许可权,是深圳市和汕尾市共同合作管理的地级市。
深汕特别合作区地处中国华南,珠江三角洲东侧,濒临南中国海。下辖鹅埠镇、鮜门镇、小漠镇、赤石镇(包括园墩乡及20几个个大小岛屿)。与惠州市相接;东与汕尾市海丰县相邻, 距汕尾市中心仅30公里左右、深圳市中心一个半小时左右。
2011年之前的深汕特别合作区还是一个小渔村。2011至2014年间,深汕特别合作区 由于体制、行政因素导致发展缓慢。2014年体制分工确认后,深汕特别合作区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将成为振兴粤东西北的排头兵,也将是汕尾市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区之一。深汕特别合作区是汕尾市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特别的经济体系以及特殊的管理区划闻世。2014年4月1日,新一任深汕区区长何学文上任、深汕区迎来快速发展时期。
深汕特别合作区享受汕尾老区、深圳经济特区、特别合作区的政策优惠,并可享受司法以外所有事务的地级市管理权。深汕特别合作区是深圳和汕尾文化交融之地,也是汕尾和粤东重要的航运枢纽和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有“中国海鲜美食之都”、“小深圳”、“汕尾之窗”、“美食天堂”和“黄金海岸”、未来之城等美誉。

相关信息

特区内外一体化
2010年5月31日在深圳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大会发言时,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代市长王荣给大家爆一个“猛料”:“特区内外一体化方案已经获批,国家的批文已经在印刷厂了。”随后
,场下掌声一片。这意味着,在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市民盼望已久的“特区外扩”终于可能成为现实。
虽然王荣书记昨日没有透露特区内外一体化方案的具体内容,但人们普遍推测是,特区内外“合二为一”,二线关的问题不可迴避,而且深圳“一市两法”的问题也必须完全破解。而在此利好政策下,关外将迎来怎样的一场巨变,也是大家所关注的。

获得批准

关内外一体化获批
在昨日上午的大会上,深圳市政协委员、致公党深圳市委会副主委韦朴就加快推进特区关内外一体化发言。他表示,30年前,为确保香港平稳过渡,为全国改革开放当好试验田,深圳通过设关被划分为两部分,分别按不同法律和条例进行管理,但这种划分的负面效应逐渐凸显,并亟待解决。
“国家的批文已经在印刷厂。”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代市长王荣在回应该项内容时的发言让现场与会人员惊喜不已。他表示,这是纪念30周年重大政策出台的内容之一。王荣同时表示,特区外面积是特区内的四五倍,开发水平、密度、潜力很大,该政策出台无疑为深圳新一轮发展拓展了空间。
“但是,真正做到特区内外一体化,不是一个档案可以说了算,可以说要若干年的精力、财力、物力各方面建设。”王荣说。
深圳经济特区扩容前后比较深圳经济特区扩容前后比较

发展状况

关内外发展失衡扫描
在致公党深圳市委员会的提案上有这样一组数据:2010年,深圳全市生产总值达8201.23亿元,关内与关外生产总值比为“1.2:1”,这意味着关外每平方公里产值仅相当于关内的21.2%,也就是五分之一左右。
“关内是欧洲,关外是非洲。”“宁要关内一张床,不要关外一套房。”这些话形象地道出了深圳关内和关外的显着差别。政协委员们表示,长期以来,在深圳人心目中,形成了关内是城区,关外是郊区的概念。在基础设施、市政配套以及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与特区内差距明显。

发展枷锁

十八年前,一条东西全长90.2公里的边防管理线把深圳“一分为二”。这条相对于海关的分割线,便被称为“二线关”。
然而,随着边防证检查撤销,特区内外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二线关”已经成为深圳城市发展的障碍。近几年来,有关二线关议题几乎成为深圳每年两会的例行话题。要求撤关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政协委员们认为,由于“二线关”的存在,人为造成一个城市两种制度,这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此外,人为分割的城市二元结构,导致特区内过度开发,特区外开发不足。

一城两法

关内外二元分割的另外一个突出表现在于“一市两法”问题上。在本次特区内外一体化方案中,将重点对“一市两法”问题进行破解。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已授予深圳“特区立法
权”,但特区立法只能在特区内施行,而不能适用于经济特区之外的宝安、龙岗两区。长期以来,“一市两法”造成特区内外执法标準不一,给深圳的行政管理、司法以及公民权益保障带来诸多困扰。
深圳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

大特区呼之欲出

据了解,2009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覆《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儘管该方案中未明确提出“深圳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但中央明确指出相关需要突破的重大事项可专项申报。2008年9月出台的《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三年(2009~2011)实施方案》明确了今后三年深圳综合配套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任务,重头戏包括向中央申报特区範围扩大至全市。
2009年10月,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落实《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市常务副市长许勤透露,深圳特区版图扩大的方案已由省政府提交给国务院。若深圳申报中央的特区扩容获批,面积将扩大5倍。
而在上周结束的深圳市第五次党代会上,在新一届的市委常委中,周林祥、蒋尊玉分别是来自关外——宝安区、龙岗区的区委书记。相关专家表示,这昭示着特区外将成为深圳下一轮发展的重点地区,特区内外一体化的进程必将加快,下一个特区可能就在关外.

意义

发展关外将“反哺”特区
深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达志昨日表示,特区内外一体化有利于深圳经济、民生、社会等各方面统筹兼顾的发展,而具体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深圳的经济特区立法权可以覆盖宝安、龙岗两个区,使其享受特区内的法规,加速关外两个区的发展;其次,将两个区纳入特区发展规划中,对整个深圳的经济发展具有投资拉动和消费拉动的作用,将‘反哺’特区。”此外,魏教授表示,“特区内外一体化有利于整个深圳共同进步,迈入后工业化时代。”

特区扩容

範围

2010年5月3 1日,中央已经批准了深圳扩大特区版图的申请。深圳特区範围延伸至全市,特区总面积将由2010年的395平方公里扩容为1948平方公里,接近香港面积的两倍(香港总面积达1103平方公里)。并于2010年7月1日起执行! 深圳经济特区扩容后,为深圳发展和港深合作开闢了广阔前景。也为5年后深圳特区经济赶超新加坡和成为国际大都市、区域金融、经济中心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国第一经济特区——深圳也将全新进入跨时代的建设步伐!
中国第一经济特区——深圳中国第一经济特区——深圳

影响

因应特区扩容的临近,深圳市正在为特区内外一体化发展加紧布排。至于扩容的具体方案,尚不得知。二线铁丝网是否拆除问题也没有具体说法。在2010年5月31日召开的深圳市人大会上,代市长王荣将在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及,加大特区外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力度,提高市政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做好城市化过渡期后的体制转轨工作,大幅度缩小特区内外发展差距,提高城市整体发展水平。 不久前深圳市已经先行公布统一特区内外最低工资标準,这是关外将被纳入特区管理的一个信号。 实行关内外同质化,可以把深圳整个城市提升一个平台。不但缩小关内外发展不平衡差距,还将从根本上解决“一市两法”问题,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为深圳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扫清障碍。
“一市两法”将成历史
深圳人习惯用“关内”和“关外”来区分是否为深圳经济特区。“关内”是深圳经济特区,包括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盐田区,“关外”则包括宝安区、龙岗区、光明新区。扩容后,原属关外三个区纳入特区之内。
犹如香港和中国内地“一国两制”的关係,在深圳存在一个城市两种制度,一个城市两种法律的问题。
“一市两法”的尴尬给深圳的行政管理、司法以及公民权益保障等带来诸多难题。比如,企业在特区内外享受的税收政策不同;同为深圳市民,特区内外工伤、养老保险的待遇却迥然不同;特区内外交通管理存在差异,同样是开车闯红灯,罚款标準却不一样;甚至同一个案子,也因法律适用不一样,在特区内外的法院判决结果迥异。
深圳拥有特区立法权,但宝安区和龙岗均覆盖不了,深圳试图依靠特区立法权进行的某些创新性的城市管理,受制于特区区域的局限而难有大的作为。不但影响了行政管理的统一性,也加大了管理成本。 特区面积扩大,“一市两法”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深圳出现了土地和资源难以维繫的局面。关内土地告急,导致房价节节高升。人口剧增带来的交通、土地等的压力,让狭小的关内不堪重负。在巨大的土地资源压力下,向关外扩展,寻求新的城市发展空间成为深圳的必然选择。也是转型期的深圳必须要走的一步。
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表示,经济转型是深圳未来发展的主线。吸引更多高科技企业来代替劳动密集型企业是深圳正在进行的一项工作。深圳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多聚集在关外,扩容后的大特区将有利于实现产业置换。
特区版图扩大至全市範围后,深圳特区的中轴线将会向西移至前海及宝安中心城片区,龙岗、宝安两区及光明新区的生活、交通、教育等配套将会进入一个新的层面。
深圳夜景深圳夜景
建设国际大都市
深圳提出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目标,由于“二线关”的存在,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受到影响,令深圳的中心城市功能大打折扣。
深圳建设自一开始就没有把特区内外纳入同一发展序列。就深圳城市功能和整体水平来讲,离国际化大都市的标準还有相当差距,主要是占全市六分之五面积的特区外城市化、现代化的水平仍不高,无论是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在社会管理水平、经济质量等方面,都严重滞后。
特区扩容,按都会型城市统一规划,贯通路网,协调功能布局和产业结构,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保持城市管理和行政适用法规的一致性。为建设国际大都市铺平道路。

区位优势

经济开发区所位于的深圳市的前身是原宝安县。宝安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秦代时属番禺,晋朝始设宝安,以后其名称和隶属关係几经变动,直到民国时期重称宝安县,解放后一直沿用。宝安历史上有"粤省前哨"之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在这里布防。孙中山领导的"三洲田庚子起义"就在深圳沙头角镇三洲田村发起。抗日战争时期,威震南疆的东江纵队在这里发祥和活动。宝安县于1949年10月15日解放。1979年3月,改为深圳市。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1981年7月,深圳市升格为副省级。1988年10月,国务院批准深圳市计画单列。
深圳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地理位置优越,是内地惟一与香港接壤的城市,是香港与内地的重要通道。全市总面积1948.69平方公里,其中经济特区391.71平方公里。深圳东临大鹏湾,西连珠江口,南与香港接壤,北与东莞、惠州市为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多为低丘陵地,间以平缓的台地,西部沿海一带是滨海平原。主要河流深圳河全长35公里。年平均降雨量1933毫米。矿产资源已发现的有23种,81个矿点,部分已探明具有一定的工业储量。深圳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2.4℃,一年四季,绿草如茵,鲜花盛开。
深圳市辖6个县级建制区,即特区内的罗湖、福田、南山、盐田区和特区外的宝安、龙岗区,市政府驻福田区。特区内已于1992年完成了农村向城市、农民向居民的"两个转变"。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2003年末,总人口557.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50万人,暂住人口407.4万人。深圳市市花为簕杜鹃。
深圳物产丰富,盛产龙岗"三黄鸡"、南头荔枝、南山桃、石岩沙梨、金龟桔、龙华方柿等农副产品。栖息、繁衍的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有虎纹蛙、蟒蛇、猕猴、大灵猫、金钱豹、穿山甲等。深圳海岸线长230公里,海域产品丰富,沙井蚝是深圳特产。
深圳市已形成一个具有地方特色、自然特色、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体系,主要景点(景区)有深圳西部海上田园旅游区、野生动物园、华侨城旅游度假区、观澜湖高尔夫球会、明思克航母世界等50多处。其中华侨城旅游度假区和观澜湖高尔夫球会是中国首批最高等级的AAAA级旅游景。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