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南飞(电影《归心似箭》插曲)
《雁南飞》,是电影《归心似箭》中的插曲,由李俊填词,李伟才谱曲,我国着名女高音歌唱家单秀荣演唱。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雁南飞
- 歌曲原唱:单秀荣
- 填词:李俊
- 谱曲:李伟才
歌曲介绍
1979年,由斯琴高娃主演的电影《归心似箭》拍摄完成,可是李俊导演总觉得最后几个画面显得有点空,感觉应该加上一首抒情的歌曲。李俊导演反覆琢磨,想出几句词“雁南飞,雁南飞,雁叫声声心欲碎,不等今日去,已盼春来归。”之后又请着名作曲家李伟才谱曲,才形成了这首《雁南飞》。
雁南飞彩谱

为了唱出这首歌的韵味,单秀荣拿着曲谱独自回家揣摩了好几天,还请她的丈夫做第一听众。其实,单秀荣的丈夫可算是一位专业的老听众了。每次单秀荣接到新歌都要先唱给他听一听,这一次也不例外。她丈夫原来也在部队工作过。他就启发单秀荣,你想一下,假设我也要为了部队的工作到很远的地方去,你会是什幺心情呢?是啊,我会是什幺心情呢?单秀荣想着想着就唱出了歌词:“雁南飞……”这一飞就飞得很远,她把这个“飞”字从字头到字尾都做了处理,用以情带声的方式演唱了这首歌。录音结束后,导演非常满意。
这首歌的旋律在整个影片中出现过三次:
第一次在片头:竖琴引出的第一次无词女高音独唱,配合着男主人公在冰天雪地跋涉的画面,显示了歌曲的诵咏风格,是对男主人公坚韧不拔气概的歌颂。
第二次在影片后半部,玉贞闻听老人们谈论自己的婚事,含羞低头,音乐出现,镜头转向红叶、泉水、天空、晚霞等绚丽多彩的自然风景,暗喻着女主人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烘托出她的心情。
第三次在片尾,是带有歌词的歌曲演唱,很好地表达了男女主人公的分别心境。歌曲吸收了东北民歌的风味,又接近现代抒情歌曲的格调,既歌颂了男主人公不屈和坚毅,也表现出对男女主人公对光明和幸福的憧憬。歌曲以情动人,旋律优美。
第一次在片头:竖琴引出的第一次无词女高音独唱,配合着男主人公在冰天雪地跋涉的画面,显示了歌曲的诵咏风格,是对男主人公坚韧不拔气概的歌颂。
第二次在影片后半部,玉贞闻听老人们谈论自己的婚事,含羞低头,音乐出现,镜头转向红叶、泉水、天空、晚霞等绚丽多彩的自然风景,暗喻着女主人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烘托出她的心情。
第三次在片尾,是带有歌词的歌曲演唱,很好地表达了男女主人公的分别心境。歌曲吸收了东北民歌的风味,又接近现代抒情歌曲的格调,既歌颂了男主人公不屈和坚毅,也表现出对男女主人公对光明和幸福的憧憬。歌曲以情动人,旋律优美。
这部影片的配乐是由中央芭蕾舞团乐队完成的,指挥王若忠先生本是一名演奏员,因指挥芭蕾《红色娘子军》配乐而成名。
作为配唱者,单秀荣的演唱恬淡得体,细腻而委婉,很好地贯彻了音乐配合意图。虽然这首歌曲后来有很多人唱过,但人们都认同一点,与电影高度契合的配唱,还要数单秀荣版本。这不是先入为主,是演唱思路所决定的。
歌词歌谱
《雁南飞》
《雁南飞》简谱

作词:李俊
作曲:李伟才
歌词:
雁南飞 雁南飞
雁叫声声心欲碎
不等今日去
已盼春来归 已盼春来归
今日去 愿为春来归
盼归
莫把心揉碎
莫把心揉碎 且等春来归
电影故事
1939年冬,抗日战争处于最艰苦的岁月。东北抗日联军某部连长魏得胜在一次激战中负伤被捕。后伺机打死敌班长,逃出敌手,拖着伤重化脓的右腿,沿路乞讨,寻找部队。次年春天,魏得胜在一山沟里偶遇开小差离队的小徐子和淘金老汉齐大爷。为弄到掩护身份的通行证,他暂时留下淘金,在劳动中与齐大爷结成患难之交。
电影《归心似箭》

不久,他谢绝齐大爷的好意挽留,重新上路。但由于小徐子的出卖,再落敌手。在日寇的毒刑拷打和假枪毙的恐吓下,他坚贞不屈,又被送下煤井当苦力,饱受摧残。后魏得胜冒险找到一个废井口,率众逃出虎口后,又继续南行。
秋季某日,他晕倒在一条小溪边,被齐大爷之女、善良的寡妇玉贞救回家中。在玉贞的精心照料下,魏得胜逐渐康复。在这段不寻常的日子里,二人建立起真挚的感情。但魏得胜怀着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毅然辞别玉贞,朝着南归大雁的方向继续前进,终于找到了部队。
电影获奖
1980年获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青年优秀创作奖(赵尔康、斯琴高娃),第一届文汇电影奖最佳影片奖、最佳摄影奖;1982年获香港第一届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奖;1983年获首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