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枉道
枉道,汉语辞彙。
拼音:wǎng dào
释义:1、违背正道。2、邪曲之道。3、绕道。4、.犹漫道、莫说。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枉道
- 外文名:ㄨㄤˇ ㄉㄠˋ
- 定义:邪曲之道
- 拼音:wǎng dào
词目
枉道
拼音
wǎng dào
注音
ㄨㄤˇ ㄉㄠˋ
引证解释
1、违背正道。
《管子·形势》:“小人者,枉道而取容,适主意而偷说,备利而偷得,如此者,其得之虽速,祸患之至亦急。”
春秋·鲁·孔《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安定太守汝南胡伊》:“ 柳下惠 不枉道以事人,故三黜而不去。”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宋 叶适 《故知枢密院事资政殿大学士施公墓志铭》:“进退以义,士之节也;枉道乾进,士之耻也。”
清·顾炎武《日知录·不动心》:枉道事人,曲学阿世,皆从此而始矣。
2、指邪曲之道。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中国 最多的却是枉道,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了。”
3、绕道。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今遣骑到 邺 ,故使枉道相过。”
唐 岑参 《送卢郎中除杭州之任》诗:“知君望乡处,枉道上 姑苏 。”
唐 刘宪《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东山有谢安,枉道降鸣銮。缇骑分初日,霓旌度晓寒。
唐 蔡希寂《同家兄题渭南王公别业》:吾兄许微尚,枉道来相寻。朝庆老莱服,夕闲安道琴。
宋 苏轼 《送海印禅师偈》:“公以三诗赠行,复枉道过某于 齐安 。”
郭沫若 《文艺论集续集·孤鸿--致成仿吾的一封信》:“我枉道过我海边上的旧居,仍然空着没有赁出。”
4、.犹漫道、莫说。
唐 尚颜 《秋夜吟》:“枉道一生无繫着, 湘 南山水别人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