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精
土精是指土星或人参。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土精
- 拼音:tǔ jīng
- 注音:ㄊㄨˇ ㄐㄧㄥ
-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词语释义
(1).指土星。《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岁在星纪而淫于玄枵” 唐 孔颖达 疏:“五星者,五行之精也。曆书称木精曰岁星,火精曰荧惑,土精曰镇星,金精曰太白,水精曰辰星。”
(2).人参的异名。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二:“人参一名土精,生 上党 者佳。”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人参》:“其在五参,色黄属土而补脾胃,生阴血,故有黄参血参之名。得地之精灵,故有土精地精之名。”
人参,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湿润的气候,多生长于昼夜温差小的海拔500~1100米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古代人参的雅称为黄精、地精、神草。人参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之一,是驰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贵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