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苏州上三班

苏州上三班

苏州上三班是万曆年间官僚办的家庭昆班,分别为申时行家班、范长白家班、徐仲元家班。

在当时官僚所办的家庭昆班最为着名,申时行家班看家戏为《鲛绡记》范长白家班看家戏为《祝髮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苏州上三班
  • 开创时间:万曆年间

申时行家班

或称申班,明代万曆年间苏州最负盛名的昆班。申时行是苏州吴县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第一(状元),万曆十一年(1583)至十九年(1591)任内阁首辅。卸职后南归家居,广蓄声伎,遍征梨园。其府第在苏州城内百花巷,家班中的名伶有周铁墩(白面兼老生角色)、沈娘娘和顾伶等。郑桐庵《周铁墩传》说:“吴中故相国申文定公家,所习梨园为江南称首。”杨绳武《书顾伶事》说:“相国家声伎,明季为吴下甲,每一度曲,举座倾倒。”沈娘娘早年是申班名旦,后来被常熟钱岱家班聘为教师。由于申班角色齐全,演出水平极高,曾被推许为“上三班”之首。而且还排出了《鲛绡记》这样一本拿手的看家戏,获得了“申鲛绡”的美誉。据焦循《剧说》记载,戏曲大家李玉早年曾是申府的家人,在申府家乐极盛的环境里得到薰陶。申时行之子用懋、用嘉,孙绍芳,也都爱好崑曲。故申家不仅有大班,还有中班和小班。中班名伶有金君佐等人,擅演剧目是《葛衣记》和《七国记》。潘之恆《鸾啸小品》卷二《吴剧》记载:“申之小班管舍为杰出”,“今小管作申衙领班”,演《西楼记》最擅长。明亡后,申班仍继续演剧。清顺治十二年(1655)曾应王巢松之邀,到太仓演出《七国记》;十八年(1661),又到王巢松府中演《万里圆》。据吴江毛莹《晚宜楼集》赠周铁墩诗所记,申班到康熙初年尚有演剧活动。

范长白家班

明代万曆年间苏州的上三班之一,与申时行家班齐名。范氏名允临,字长白。万曆二十三年(1595)进士。张岱《陶庵梦忆》卷五专门写了《范长白》一节,说他爱好苏州的园林,在吴县天平山下开闢了一座花园。性喜崑曲,其家班得自扬州汪季玄的转让,艺术水平较高。据《曲海总目提要》卷十三记载:“闻明中叶间,苏州上三班,相传曰‘申《鲛绡》’、‘范《祝髮》’。”由此可见,范班的看家戏是《祝髮记》。

徐仲元家班

潘之恆《鸾啸小品吴剧》记载,上三班中“范、徐班为亚旅。”又说“徐仲元有小班,生、旦差胜。”可知徐班在申班、范班之后。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