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州
彭州是四川省辖县级市,由成都市代管。彭州是成都北向交通门户枢纽,南连新都区、郫都区、西临都江堰市,东壤广汉市、什邡市。全市总面积1421平方公里,辖1街道、19镇。2018年全市户籍总人口80.24万人,常住人口77.79万。
彭州处于成德绵经济区中心、成渝经济区发展轴的西北区域合作中心以及成都半小时经济圈核心区,是成都市规划发展的四个新型中等工业城市之一和龙门山大熊猫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带的重要组成区域。
彭州先后荣获“国家生态市”、“中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潜力百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市”、“西部百强县”、“四川省十强县”、“中国家纺名城”、“中国休闲服装名城”、“四川最具投资价值潜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
彭州打造“11236”(一轴一带双核三心六镇)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依託成都航空动力与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天府中药城、龙门山湔江河谷生态旅游区、天府蔬香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重要载体,以产业生态圈理念大力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山地旅游和现代都市农业等优势产业。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彭州市
- 外文名称:Pengzhou City
- 别名:彭县
-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 所属地区:中国 西南地区
- 下辖地区:天彭街道、致和镇、濛阳镇等20个镇(街)
- 政府驻地:天彭街道办金彭东路81号
- 电话区号:028
- 邮政区码:611930
- 地理位置:成都平原
- 面积:1421平方公里
- 人口:80.24万人(2018年户籍人口)
- 方言:西南官话-灌赤片-彭州话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着名景点:丹景山、葛仙山、银厂沟、白鹿镇、蜀水荷乡、宝山太阳湾、龙兴寺
- 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
- 火车站:成都站、成都东站、彭州站、彭州南站
- 车牌代码:川A、川G
- 行政代码:510182
- 地区生产总值:412.6亿元(2017年)
- 市委书记:徐刚
- 市长:王锋君
历史沿革
名称由来
彭州历史悠久,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即有彭人在此生息繁衍,之后立业兴国,建都瞿上(今彭州新兴镇)。唐武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置彭州。彭州称谓《元和郡县誌》释为“彭州以岷山导江,江出山处,两山相对,古谓之天彭门,因取以名”。此为今彭州名称的由来。
彭州市区

建制沿革
相传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即有彭人在此劳动生息繁衍。之后立业兴国,建都程上,成为古巴蜀族立国的原始核心部分。《华阳国志》说:“蜀工鱼凫于湔山 ,后有王日杜字,教民务农,移治郫邑”。今考“程上”即为彭州新兴镇,“湔山”即起于新兴镇附近之阳平山,“郭邑”即桂花镇、隆丰镇、丽春镇、庆兴乡相毗连的“九陇”黄土丘陵。
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推行郡县制度,始于境内置县,今境内为繁、郫、湔氐三县地,束手蜀郡。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权割据,更迭频繁,彭州的建置沿革也变化纷繁,境内先后置为繁县、南普寿县、南晋寿郡、天水郡、九陇郡、东益州等等。隋统一全国后,推行州县二级制,公元583年罢九陇郡为九陇县,公元602年置蒙州,领九陇、清城、郭县。唐高宗仪风二年(公元677年)又在九陇界南置蒙阳县。
唐武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置彭州。《元和郡县誌》说:“彭州以岷山导江,江出山处,两山相对,古谓之天彭门,因取以名”,此为今彭州名称的由来。彭州历唐宋元三代,均以天彭镇西北故繁城为州治,先后领九陇、导江(今都江堰市地)、唐昌(今郫县地)、蒙阳等县。这个时期彭州商贾云集,市场繁荣,为川西重要的商贸中心。
明代在地方行政建置上推行府州县三级制,在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降彭州为彭县,蒙阳县亦废州为镇。明、清两代,彭县皆隶于成都府。
中华民国(1912年),废除清朝帝制,设省、道、府、州、等行政区,彭县隶属大汉四川军政府,改知县作为知事公果,知县改称知事。
中华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北洋政府通令在成都设定西川道,彭县属成都管辖。
中华民国十三年(1924年),川政统一,全川划为十八个行政督察区,彭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区,直至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年(公元1949年),同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后,隶属川西行署区的温江专区。
1970年,温江专区改称温江地区,隶属之。
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温江地区,彭县划归成都市管辖。
1993年1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彭县,设立县级彭州市,以原彭县的行政区域为彭州市的行政区域,彭州市人民政府驻天彭镇。彭州市由四川省直辖,成都市代管。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0年,彭县下辖8区、30乡、4镇。
1997年,彭州市面积1419.6平方千米,人口75.9万,辖16镇12乡。市政府驻天彭镇。
1999年,彭州市辖16个镇、12个乡:天彭镇、通济镇、丹景山镇(前名九陇镇)、隆丰镇、敖平镇、磁峰镇、桂花镇、楠杨镇(现一划分至葛仙山镇)、军乐镇、三界镇、大宝镇、新兴镇、丽春镇、九尺镇、濛阳镇、三邑镇;白鹿乡、庆兴乡、万年乡、红岩乡、利安乡、西郊乡、致和乡、太清乡、昇平乡、竹瓦乡、小渔洞乡、北君平乡。
2003年11月21日,彭州市蒙阳镇政府驻地由蒙阳镇北街20号迁至外南蒙江路,天彭镇政府驻地由北大街中段迁至东郊村杨叉路。同年11月21日,彭州市九陇镇更名为丹景山镇。
2004年2月23日,民政府机关办公驻地由天彭镇政府街迁至天彭镇金彭东路8号。
2004年9月8日,撤销西郊、利安、北君平、庆兴、竹瓦、三邑、太清、楠杨8个镇。将原西郊、利安2个镇所属行政区域併入天彭镇;天彭镇政府驻东胡路,并挂牌天彭街道办。将原北君平、庆兴2个镇所属行政区域併入丽春镇;丽春镇政府驻花街子。将原竹瓦、三邑2个镇所属行政区域併入濛阳镇;濛阳镇政府驻濛阳新城。将原太清镇所属行政区域併入致和镇;致和镇政府驻北京堂;将原楠杨镇所属行政区域併入葛仙山镇,葛仙山镇政府驻万年场。
2004年底,彭州市辖20个镇(天彭、隆丰、敖平、九尺、濛阳、新兴、通济、丽春、磁峰、桂花、军乐、三界、昇平、红岩、致和、白鹿、龙门山、丹景山、小鱼洞、葛仙山),95个社区委员会、260个村委会;面积1419平方千米,人口密度548人/平方千米。
2006年1月6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6]6号)批准,同意彭州市将丹景山镇万安村划归隆丰镇管辖。
彭州市行政区划图

2012年11月9日,彭州市人民政府向成都市人民政府报送了《关于撤销彭州市天彭镇设立天彭镇街道办事处的请示》(彭府〔2012〕66号),并逐级上报。2015年2月6日,依据上级审批后的意见,彭州市人民政府向成都市民政局报送了《关于撤销天彭镇建制设立天彭街道办事处补充材料的函》(彭府函〔2015〕15号)。
2015年4月21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彭州市撤销天彭镇设立天彭街道办事处,以原天彭镇的行政区域为天彭街道办事处的行政区域。天彭街道办事处驻彭州市东湖大道399号。按照行政区划管理规定,由彭州市民政局牵头,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等部门解决人员编制和组织架构设定。2016年5月27日正式挂牌设立天彭街道办事处。
区划详情
镇 | 村委会 | 社区居委会 | ||
名称 | 数量 | 名称 | 数量 | 名称 |
天彭街道办 | 2 | 银木村、双星村 | 43 | 北大街、东大街、南大街、西大街、翠湖路、星光、延秀街、金彭西路、外北街、天府中路、天府西路、金彭中路、壁山、龙塔、金彭东路、雷音、朝阳中路、东湖、旌旗、光明、白马、檀木、谢家、周家、陈家、顾福桥、二龙、繁江南路、繁江北路、滨河路、杜家、寂光、先锋、利安、隆兴、安澜、花龙、锦阳、白庙、牌坊、七里、八一、三星 |
龙门山镇 | 1 | 九峰村 | 5 | 街道、宝山、国坪、三沟、团山 |
新兴镇 | 3 | 龙怀村、石梯村、狮山村 | 6 | 海窝子、阳平、花坪、君山、断山、止马 |
丽春镇 | 8 | 黄竹村、天顺村、土溪村、东风村、合江村、黄龙村、花草村、长廊村 | 22 | 花街子、谭家场、君平街、花棚、石匣、官渠、白鹤、清河、元义、白果、利和、青光、黄鹤、跃进、塔子、红旗、联合、碧鸡、景林、蒲阳、天鹅、保平 |
九尺镇 | 4 | 金鼓村、永兴村、高林村、天宝村 | 7 | 第一社区、第二社区、玉源、金沙、宝马、双土、鹿鹤 |
濛阳镇 濛阳街道办 合署办公 | 15 | 天王村、电光村、戊寅村、文山村、清卓村、佛踏村、宝祝村、南佛村、泉沟村、三王村、白土河村、双林村、普华村、彩林村、大汉村 | 13 | 第一社区、第二社区、伏龙、东星、园石、东塔、清江、杨湾、柏桥、永桥、凤霞、三湾、桂桥 |
通济镇 | 17 | 崇德村、羊叉村、童西村、春芽村、龙定村、红山村、大坪村、黄村、桥楼村、官田村、姚家村、梓柏村、双场村、涧安村、麻柳村、花溪村、天生桥村 | 3 | 通济场、思文场、景山 |
丹景山镇 | 12 | 前方村、杉柏村、东方村、双松村、丹景村、马桑村、石河村、东河村、将军村、新春村、五柏村、武备村 | 6 | 关口、石洞埝、东前、石牛、白塔、集埝 |
隆丰镇 | 18 | 文家村、金山村、同德村、九九村、太尉村、公林村、大宝村、高皇村、富集村、回龙村、团结村、岚锦村、桂花林村、九龙村、红光村、双河村、万安村 | 2 | 双埝、新润、西北 |
敖平镇 | 9 | 平安村、石音村、兴泉村、凤泉村、鹤泉村、友谊村、紫泉村、星河村、罗林村 | 3 | 敖平场社区一居委会、敖平场社区二居委会、楠桥 |
磁峰镇 | 7 | 潘龙村、石门村、花塔村、涌华村、皇城村、滴水村、西一村 | 5 | 磁峰场、莲花湖、庙坪、潘龙、鹿坪 |
桂花镇 | 14 | 高峰村、利济村、衡州村、一龙村、龙头村、灯塔村、双林村、清桥村、三圣村、双红村、石花村、插旗村、红石桥村、沂水村 | 2 | 桂花场、丰乐 |
军乐镇 | 7 | 石埂村、玉皇村、香水村、朝阳村、军屯村、华光村、红星村 | 5 | 军乐场、乐兴、黑龙、银定、迎春 |
三界镇 | 13 | 白衣村、祗园村、观圣村、清凉村、新埝村、春山村、凌泉村、北泉村、方义村、东平村、元胜村、高寿村、红家村 | 3 | 三界场、罗家场、丰碑 |
小鱼洞镇 | 7 | 大弯村、杨坪村、中坝村、董坪村、渔洞村、江桥村、草坝村 | 3 | 复兴场、大楠村、太子村 |
红岩镇 | 7 | 虎形村、幸福村、八角村、白石沟村、龙九村、塔桥村、灵石村 | 3 | 红岩场、梨花、窝店 |
昇平镇 | 11 | 玉泉村、龙吟村、青春村、墓山村、广圣村、积泉村、莲泉村、龙福村、银雀村、昌衡村 | 1 | 昇平场 |
白鹿镇 | 8 | 白鹿村、水观村、关沟村、塘坝村、回水村、天台村、三河村、红华村 | 1 | 白鹿场 |
葛仙山镇 | 18 | 蒲沟村、八井村、百顺村、华南村、东虎村、官仓村、永乐村、文林村、杨柳村、群柏村、山泉村、红庙村、普胜村、建新村、大曲村、乐江村、张泉村、楠新村 | 4 | 场镇社区居委会、楠杨场、花园、熙玉 |
致和镇 致和街道办 合署办公 | 19 | 高泉村、梅花村、晓阳村、百苍村、仁义村、复兴村、观泉村、红瓦村、中平村、明台村、龙泉村、连封村、东远村、京果村、大林村、元通村、青林村、古云村、花土村 | 17 | 双龙、太平、北京、五里、万家、高山、九江、四方、独柏、护国、贤德、清泉、斑竹、百祥、青石、清洋、棋盘 |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彭州,位于成都北郊,介于东经103°10ˊ~103°40ˊ、北纬30°54ˊ~31°26ˊ之间, 全市幅员面积1421平方公里。距成都市区22公里,地处成都平原与龙门山过渡地带,山、丘、坝俱全,形成了“五山、一水、四分坝”的自然格局。
地形地貌
彭州市地形比较複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北长、东西窄,有山地、丘陵和平原三种地貌。北部为山地,中部为丘陵,南部为沖积平原。山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50%,丘陵约占11%,平原约占39%。彭州水资源丰富,彭州境内河川纵横,有大小河流39条。分属沱江、岷江两个水系。关口以北山区和市境东南部边界地区属沱江流域,市境以南和南部边界地区属岷江流域。属沱江流域的河流,主要有湔江及其支流,属岷江流域的有蒲阳河—青白江。全市还有常年蓄水的塘、库、堰水面163.47公顷。彭州境内“龙门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山地度假区”是成都市重点旅游门户。
彭州境内地质构造经历了长期、複杂、多阶段的发育过程,从元古代(6-10亿年)、古生代(2.8-4亿年)、中生代(0.67-2.3亿年)到新生代(1万-1000万年)的地层,多有出露,且有岩浆分布。境内地貌从白水河至关口之间,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地区,有一系列大大小小拔地而起的山峰,如尖峰顶、天台山、白鹿顶、葛仙山等数十座,称为“飞来峰群”,是青藏大冰盖冰流的搬运和堆积作用而产生,现称为“巨型冰川漂砾”,为世界所罕见,已列为“世界级遗产”保护。由花岗岩、石灰石岩组成的突兀山峰或“冰川漂砾”都峻峭挺拔而秀丽多姿,溶洞清泉隐约其间,集山景、林景、水景、气景为一体,无不显出壮、险、奇、幽之特色。
水文
彭州市有大小河流90条,分属沱江、岷江水系。丹景山镇以北山区和市境东南部的大片面积属沱江流域,市境西南和南部边界地区属岷江流域。属沱江流域的河流,主要有湔江及其分支流的白水河、白鹿河、鸭子河、小石河、马牧河和濛阳河等;属岷江流域的有蒲阳河等。
湔江,古称湔水、濛水、玉村河,是沱江上游的三大支流之一,也是一条在彭州市境内流域面积最广、流程最长、影响最大的自然河流,其流域面积为2057平方公里。它的主源在龙门山镇北部红龙池和乾龙池,全长128公里,在彭州市境内长约90公里。
建国后,湔江等自然河流得到了积极治理。1953年春正式动工兴修了大型水利灌溉渠——人民渠。人民渠,原名“官渠堰”,渠首在丽春镇,由蒲阳河引水,灌溉成都、德阳、绵阳、遂宁四市480多万亩耕地,且灌面在不断发展中。彭州市境内乾渠长39.7公里,流经丽春、天彭、军乐、敖平、葛仙山、红岩六镇,灌溉面积达31万多亩。
蒲阳河,是彭州市灌溉、输水和排洪的主要河流之一,也是人民渠的输水乾渠,全长107公里。蒲阳河道既引都江堰的岷江水,又集彭州、都江堰市属沱江流域的区间水,故属于“双生水源”河道。
气候环境
彭州市地处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的盆地北部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日照偏少,高温期与多雨期同季。灾害性天气主要表现为乾旱、暴雨、秋绵雨、低温冷害、大风和冰雹。受纬度和地形地势影响,彭州市境内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日照逐渐递减,无霜期逐渐缩短,降水量逐渐增多,平坝、丘陵、低山区、高山区的气候差异明显。年平均气温为15.9℃,最热的7月月均气温为25.1℃,最冷的1月月均气温为5.3℃。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67毫米,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在七、八、九月份,夏季降水的强度大,秋季绵雨多。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131.0小时。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市境内矿藏丰富,主要有煤、石灰石、蛇纹石、花岗石、沙石和铜、铁、金等。在众多的矿产资源中,尤以煤的储量丰富,且煤质好,多数为气煤、气肥煤,主要分布在新兴、磁峰、通济、白鹿、小鱼洞和龙门山等镇。石灰石含钙量高,品质优良,主要分布在小鱼洞、磁峰、白鹿、通济等镇。在金属矿中,铜的储量高,主要分布在龙门山镇的马松岭、铜厂坡、花梯子和核桃坪等处。
水资源
截至2011年,彭州水资源总量为18.98亿立方米∕年,地下水水量为3.97亿立方米∕年,年均降水量17.466亿立方米,有效降水量(地表降水量减去流走径流水量)3.83亿立方米∕年。水能蕴藏量十分丰富,达33万千瓦,可开发量占蕴藏量约32.1%。
生物资源
彭州市树木种类有350多种,优势树种有杉木、柳杉、栎树、槭树、桤木、桦木等;特别是银杏、鹅掌楸、领春木、红豆杉、珙桐等属古老孑遗植物,被称为“活化石”。经济林木有茶、漆、棕、桑、果、猕猴桃、竹、藤、花卉以及油桐、女贞树等,其採集、栽种有着悠久的历史。彭州是四川的棕片主产区之一和全国黄柏、杜仲、厚朴“三木”药材生产基地。有植物药630余种、动物药40余种、矿物药7种。比较大宗的植物药有大黄、羌活、木通、雪莲花、厚朴、丹皮、黄柏、杜仲、黄连、川芎等22种。彭州市动物种类繁多,仅脊椎动物就有147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牛羚;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有小熊猫、红腹角雉;国家三类保护动物有林麝、斑羚、大灵猫、水獭、猕猴、短尾猴等。
城市空间发展格局
彭州打造“11236”(一轴一带双核三心六镇)城市空间发展格局。
第一个“1”是“一轴”,即城镇发展轴,从丽春到濛阳这一东西走向轴线,将聚集彭州市9成的产业、人口和经济,既代表了彭州城市建设的整体形象和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彭州加快建设展现立体山水画卷的公园城市、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载体。
第二个“1”是“一带”,就是彭州的湔江河谷生态带,是彭州优良自然资源富集区。
“2”是“两核”,即中心城区和濛阳新城。
“3”是“三个区域中心”,即丹景山镇、通济镇和敖平镇。
“6”是葛仙山、军乐、磁峰、桂花、龙门山、白鹿“六个特色小镇”。
彭州打造“11236”(一轴一带双核三心六镇)城市空间发展格局
第二个“1”是“一带”,就是彭州的湔江河谷生态带,是彭州优良自然资源富集区。
“2”是“两核”,即中心城区和濛阳新城。
“3”是“三个区域中心”,即丹景山镇、通济镇和敖平镇。
“6”是葛仙山、军乐、磁峰、桂花、龙门山、白鹿“六个特色小镇”。

人口
2018年年末全市总户数29.75万户,户籍总人口80.24万人,户均人口数2.7人。总人口中:城镇人口25.74万人,乡村人口54.5万人。男性人口39.87万人,女性人口40.37万人,男女性别比例为1:1.01。18岁以下、18-34岁、35-60岁、60岁以上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13.84%、20.87%、40.2%、25.09%。全市出生人口为7414人,死亡人口数为4603人,自然增长率1.34‰。年末常住人口77.8万人,城镇化率47%。
经济
综述
2017年,彭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2.5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9%。其中:一产业增加值51.21亿元,比上年增长4.9%;二产业增加值238.28亿元,比上年增长9.2%;三产业增加值123.08亿元,比上年增长10.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53051元,比上年增长8.5%。三次产业对经济成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2%、59.1%、33.8%;三次产业比重为12.4:57.8:29.8。
2017年全市非公经济累计实现增加值200.06亿元,比上年增长9.1%,占GDP比重48.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7.6%。
全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3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地方财政收入33.9亿元,比上年增长30.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25亿元,比上年增长23.5%;税收收入21.6亿元,比上年增长30.9%。地方财政支出51.7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6亿元,比上年增长5.5%。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51.3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85.9亿元,比上年增长12.0%。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5.1亿元,比上年增长15.2%。
第一产业
2017年, 彭州市共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1.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9%。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32.9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1.9万亩,总产量28.45万吨,平均单产460公斤/亩,创历年新高;蔬菜播种面积50.9万亩,产量130.7万吨;药材播种面积5.6万亩,总产量1.5万吨。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33.8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5%。
全年生猪出栏54万头,比上年下降5.3%;牛出栏5418头,比上年增长53.4%;羊出栏8961头,比上年增长22.7%;家禽出栏941万只,比上年下降8.1%;兔出栏69万只,比上年下降11.5%;牛奶产量8682吨,比上年下降2.7%;禽蛋产量1.3万吨,比上年下降10.5%;肉类总产量5.6万吨,比上年下降5.6%。全年实现畜牧业增加值16.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0%。
全市林地面积6.1万公顷,森林保有量5.5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5.92%,全年採伐蓄积林木1.54万立方米,活立木蓄积量达430.25万立方米。新增立体绿化面积679.5平方米,湿地绿化面积600亩,木质原料林基地1833亩,笋用竹基地290亩;春秋季义务植树152万株。全年实现林业增加值0.7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3%。
第二产业
2017年,彭州市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30.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8%。其中:全市16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9.9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实现利润总额5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07%;实现利税总额162.6亿元,比上年增长15.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97.7%,资产负债率39.5%,总资产贡献率25.2%。
2017年规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情况
名称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减(%) |
汽油 | 万吨 | 187.3 | -0.2 |
柴油 | 万吨 | 207.98 | -4.0 |
中成药 | 万吨 | 0.4 | 持平 |
服装 | 万件 | 46 | 0.7 |
家具 | 万件 | 19.8 | 0.5 |
初级形态塑胶 | 万吨 | 108.5 | -3.6 |
机製纸及纸板 | 万吨 | 19.1 | 4.9 |
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28家,实现建筑业增加值7.4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下降8.8%。
第三产业
2017年,彭州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31亿元,比上年增长13.0%。按销售所在地分: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72.03亿元,比上年增长13.2%;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17.29亿元,比上年增长11.8%。按经营行业分,批发业零售额9.51亿元,比上年增长4.0%;零售业零售额57.86亿元,比上年增长14.4%;住宿业零售额0.42亿元,比上年增长15.5%;餐饮业零售额21.51亿元,比上年增长13.2%。
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9.66亿元,比上年增长16.8%。按产业划分:农业投资16.64亿元,比上年增长38.6%;工业投资156.41亿元,比上年增长30.4%;服务业投资95.97亿元,同比下降0.2%。按经济分类划分:国有经济投资47.54亿元,比上年增长198.3%;集体经济投资0.8亿元,同比下降67.3%;民间投资221.33亿元,比上年增长4.3%。按投资种类划分:技改投资138.52亿元,比上年增长25.0%;房地产开发投资8.52亿元,同比下降39.6%;基本建设及其他投资122.62亿元,比上年增长16.1%。
全年房屋施工面积254.9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70.33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33.9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28.78万平方米;商品房新开工面积18.9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7.47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68.5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4.4%;商品房销售额24.17亿元。
交通
彭州构建“四高、七快、六轨”的多维交通体系。截至2018年底, 彭州市境内公路总里程为2746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为1882公里,等级公路里程为2718公里,高速公路里程为31.76公里。全年完成公路货运周转量16539万吨˙公里、公路客运周转量43666万人˙公里,完成货运量1034万吨、客运量2108.7万人˙次。
铁路
成兰铁路(在建,途经濛阳镇、三界镇)
成汶铁路(货运,规划改造升级为成格铁路)
成石铁路(成都——石化基地)专线铁路
成彭快铁已经投入运营,境内设有彭州站、步行街站、彭州南站。从彭州站乘车不到半小时便能抵达成都市区、成都高新区西区、成都现代工业港、犀浦、红光、郫县等地。(沿途可在郫县西站换乘都江堰、青城山的动车。可在犀浦站同台换乘成都捷运2号线,可在成都站换乘成都捷运1号线、成都捷运7号线)
成都市域铁路S10(规划已公示),起点:成彭快铁彭州站——止于青白江文化体育馆站。可与成彭线(成彭快铁)、5号线、27号线、3号线、11号线换乘。
公路
彭州境内高等级公路:成彭高速公路、成绵高速公路複线、成都第二绕城高速、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又称成都第三绕城高速公路,在建)、北星干线(也称成德大道,成都城市北中轴线)、沙西线彭州段、国道G350、省道S106、三环路、石化大道、牡丹大道、天桂路、湔江路、花源路、汉彭路,彭温路、蔬香路、彭白路等高等级快速路。以彭州市区(天彭街道办)为中心,向南距省会成都市25公里,从全长19公里的成彭高速公路到成都,仅需15分钟车程。
成都经彭州至汶川的成阿高速公路、成彭快速路、彭青淮快速路、成德快速路、彭郫快速路都已纳入规划。成阿高速公路将打破彭州北向交通断头现状。
截止2013年底,彭州市拥有民用私家汽车90865辆,平均每8.5人拥有一辆私家车。
水路
水路运输方面:彭州距成都港、泸州港和重庆港等港口约3-5小时车程,为货物从水路进出提供便利。
航空
彭州城区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38公里,驱车50分钟即可到达。该机场已与70个国内城市和26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建立了空中航线。(彭州客运中心每天有多趟直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班车方便市民乘坐)
公交
公共汽车
彭州自1995年6月首次开通城市公交客运,共两条线路,公交101 路(从原西郊政府至北京堂度假村),公交102 路(从湔水至东门二环路)各投入运营车辆10台,经过多年的发展,2018年12月彭州完成公交体系改革,成为成都首个近郊(市)县实现公交国有化运营的(市)县。完成所有20条公交线路和179辆公车辆的国有化回购,国有化、公司化经营模式初步形成。新增公交线路8条、新购新能源公车150辆。截至2019年6月,彭州拥有公车332辆,营运线路28条,较2018年增加8条,线网覆盖13个乡镇,运营里程达320公里。
彭州公交线路图

2019年1月1日起,彭州公交全部实行“2元通”票制,并开通支付宝/微信/云闪付/工银融e联扫码支付功能。
天府通彭州牡丹卡刷卡乘车

2019年5月28日起,彭州市开始办理天府通公交卡,实行刷卡乘车 。彭州系列的天府通卡(牡丹卡、学生卡、老年卡)均可在成都市範围内的公交、捷运、BRT、有轨电车等公共运输9折乘车。牡丹卡(普通CPU卡)、NFC天府通卡享受1小时免费换乘1次优惠;老年卡享受每月免费乘车75次,但不享受免费换乘;学生卡享受5折优惠,也不享受免费换乘。彭州市内同步推行天府通APP公交二维码扫码乘车功能,同享9折优惠。还可通过天府通APP扫码支付。
加快彭州综合交通枢纽站、南部新城公交枢纽站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客运中心搬迁方案,完善接驳配套设施,提高中转换乘效率。
计程车
彭州于1996年开始启动客运出租汽车市场,共投放了四批次共420辆计程车,由4家出租汽车公司经营,行业从业人员858人,公司经营模式主要为公司化管理、承租式经营。车辆全部採用节能、环保、双燃料三厢轿车,达到“五统一”标準。均按起价4元(里程一公里,夜间5元),之后每一公里1.8元计费。
客运车
彭州客运中心已开通:成都五块石(高速)、成都五块石(老路)、成都茶店子、成都东站、成都新南门旅游集散中心、郫县、温江、双流、双流机场、华阳、龙泉驿、新都、青白江、金堂、都江堰、崇州、大邑、邛崃、新津、简阳、德阳、广汉、什邡、绵竹、绵阳、达州、内江、资阳、乐至、南充、宜宾、泸州、雅安、乐山、磁峰旅游中心、白鹿镇旅游中心、白水河旅游中心等直达客运班线。
其中
彭州——成都茶店子车站(高速)、成都东站汽车客运站、郫县为滚动发班
彭州——成都茶店子车站(老路)、都江堰、白水河、磁峰、白鹿为20——30分钟一班
彭州——温江、什邡为30分钟一班
社会
科技
2017年,彭州市全年新增5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企业创新平台国家级1个、省级4个、成都市级1个。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22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1亿元;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达到3.7亿元;专利申请量132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266件,技术契约交易额增长率达到12.1%。企业申报2017年省、成都市科技创新项目45个;建成9家创新创业载体,孵化面积达到249万平方米。共引进高层次人才87人,新增国家“千人计画”专家1人,“蓉漂计画”专家2人,成都市“市优专家”1人;评选各行业领域拔尖人才10人、“创业新星”7人、引进金彭人才计画44人。
教育
2017年,彭州市教育现代化达成度超过75%;3-5岁幼儿入园率99.65%,公益性幼稚园学位覆盖率达104.4%;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3%以上。完成21所公办幼稚园新(改扩)建项目建设、新增学位3900个,启动中国小新改扩建项目4个。发放各类助学金2841万元,资助学生48500余人次。在47所农村义务学校实施营养餐,投入资金3510万元,受益学生39050名,接收1108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
主要学校:
西华大学套用技术学院 | 成都石室白马中学 | 蒙阳中学 | 彭州中学 |
成都石化工业学校 | 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北城分校 | 敖平中学 | 彭州一中 |
成都博骏公学 |
卫生
2017年,彭州市荣获四川省血吸虫病防治先进集体称号;成功创建国家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範县、国家卫生城市。年末卫生机构总计50个,专业技术人员4143人,其中:医师(助理医师)1434人,注册护士数1484人。开放床位数5419张,门诊人次 528.44万人,入院人数18.66万人,出院人数18.62万人,健康检查人数22.32万人。
文化
2017年,彭州市荣获 “全国书香城市”、“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组织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全年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4.47亿元,占GDP比重为3.51%,较上年提高0.57个百分点。从事文化创意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共有253个,其中规模(限额)以上企业法人单位30个,标準以上企业单位55个,标準以下小微单位168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量27万余册,接待读者人数18万人次,图书借阅量22万册次;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20个,举办各类民众文化活动80场。
体育
2017年,彭州市荣获“成都市第八届残运会暨第四届特奥会获奖集体(优秀组织奖)”、“2013-2016年度全国民众体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完成新建、改造足球场9片,完成国民体质测试2850人,完成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122名,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90次,体育场馆参加体育锻鍊人数达15万人次。
社保
2017年,彭州市社会福利性收养单位21个,床位数2213张。建成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368个,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4.95万人,基金徵收5.04亿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53.89万人,参保率达99%;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9.59万人,基金徵收19.07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9.72万人,基金徵收8.56亿元。
就业
2017年,彭州市城镇新增就业6569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050人,困难人员再就业553人,农村富余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6517人,新增吸纳大学生就业创业1612人,促进大学生实现创业6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7%。
城乡居民生活
2018年,彭州市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42元,同比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86元,同比增长9.4%。城乡收入比为1.6:1。
环境保护
2017年,彭州市全年空气优良天数219天,较上年增加26天,PM10、PM2.5平均浓度较2016年同期分别下降10.1%和14.5%;整治工业企业、畜禽养殖业、食品生产经营行业、农家乐等六大行业“散乱污”6335家,其中完成关闭1534家,完成整治4236家。
旅游
“牡丹故乡、避暑天堂、五教汇聚、地质奇观”构成彭州四大主体特色旅游资源,同时拥有“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水河国家森林公园”、“龙门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湔江国家湿地公园”五大国家级旅游品牌资源。境内拥有白鹿中法传统风情小镇、宝山太阳湾等AAAA级景区,以及中国三大牡丹观赏基地之一丹景山、田园赏花圣地葛仙山、龙兴寺、三昧水、蜀水荷乡、中华蝴蝶生态城、通济花海等重点旅游区。
美食特产
彭州风味饮食、特产独具特色,既有在明清时代即闻名于世的“九尺板鸭”、“敖平香花醋”、“天彭肥酒”,又有近现代享誉四方的“军屯锅魁”、“鬍子兔”、“九尺鲜鹅肠火锅”等。
友好城市
- 2000年10月24日,与日本石狩市缔结友好城市
- 2002年12月10日,与日本富田林市缔结友好合作关係城市
- 2005年9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缔结友好合作关係城市
- 2010年2月1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龙巖市缔结友好合作关係城市
- 2012年5月8日,与澳大利亚伊普斯维奇市缔结友好合作城市
- 2012年9月3日,与美国德克萨斯州理查逊市缔结友好合作城市
城市荣誉
中国家纺名城
中国蔬菜基地
中国曲艺之乡
国际友好城市战略发展奖
中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潜力百强
四川省十强县
川最具投资价值潜力城市
四川十大最美花卉观赏地
成都十佳婚纱摄影胜景
牡丹之乡
国家级生态城市
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
四川最具投资价值潜力城市
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