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东平镇(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东平镇)

东平镇(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东平镇)

东平镇(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东平镇)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东平镇现为山东省泰安市东平街道办事处,是山东泰安市东平县政府驻地。泰安市东平街道办整体位于泰安市东平县中部偏东,现辖58个行政村、10个社区委员会,总面积15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3.8万人。境内有白佛山、戴村坝、稻屯洼国家湿地公园、东平博物馆、文秀大剧院等景点。

2010年6月,东平镇被撤销、设立东平街道办事处。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东平镇
  • 行政区类别:镇
  •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地区山东省泰安市
  • 下辖地区:后屯村、唐坊村、稻屯村等
  • 政府驻地:山东泰安市东平县稻香街和宿昌路交叉口
  • 电话区号:0538
  • 邮政区码:271500
  • 地理位置: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县城驻地
  • 面积:150平方公里
  • 人口:13.8万
  • 方言:东平方言
  •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白佛山、戴村坝、罗贯中纪念馆、稻屯洼国家湿地公园等
  • 车牌代码:鲁J
  • 汽车站:东平县济菏高速东平收费口对过
  • 撤销时间:2010年6月
  • 电话区号:0538

简介

东平街道办事处位于山东省东平县县城驻地,总面积1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6万亩,山区、平原、涝洼三分天下。境内稻屯湖位于东平镇西部,与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东平湖相连,资源丰富,环境优美。 东平镇历史悠久,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白佛山石窟造像群、戴村坝和着名古蹟罗成庙。千百年来,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使东平街道办成为鲁西南大地上的一颗明珠。
东平镇
东平街道办位于泰山西麓,东平湖畔,南靠悠悠大清河,北依佛教圣地白佛山,境西是风光秀丽的国家级湿地公园稻屯洼。境内交通便利,通迅畅达。济菏高速公路、105国道和331省道贯穿其中,移动、联通、网通信息网路覆盖率100%。东平街道办地大物博,人杰地灵,版图总面积月150平方公里,辖10个社区居委会,58个行政村,总人口约13.8万人,境内山区、平原、涝洼三分天下,矿产资源丰富。
东平镇东平镇

历史悠久

东平街道办历史悠久,古蹟众多,古称须城,秦朝时设无盐县,西汉时设无盐国,迄今2000余年。千百年来,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在街道办党工委、办事处的坚强领导下,勤劳朴实的人民民众创造了一个个新的辉煌。先后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泰安市“财税工作先进乡镇”、“教育强乡镇”、“招商引资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2006年5月,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东平镇东平镇

经济概况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东平街道办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招商引资上项目,培植规模企业,目前,街道办已形成造纸、纺织、玻璃、化工、食品加工等五大主导产业的工业格局,规模企业达到29家,其中,东顺纸业集团、九鑫集团、金马帘子布公司、金元亚麻公司已成为中型企业。各类产品远销全国各地。2006年,民营经济实现产值87.2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5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18元。经济实力的增强,为街道办各项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东平镇东平镇

城镇建设

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坚持建设县城、服务县城,有效地管理县城的工作思路,以县城发展为龙头,发挥市场机製作用,开拓多种形式的投融资渠道,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城市建设规模、档次、功能、效益有了新的提高和改善。近年,街道办又利用卜楼居住小区的开工,拉开了声势浩大的旧村改造工程的序幕,先后铺开了社区背街小巷清理硬化、城区村公寓楼建设、文化设施建设等工程,彻底清除了社区背街小巷髒、乱、差的顽疾,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实现了城镇布局合理、设施完善,有线电视入户率,自来水普及率均达到100%,住宅电话普及率100%。
东平镇东平镇

社会事业

社会事业扎实推进。东平街道办党工委、办事处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理念,全力解决民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列入每年的实事建设当中,向民众公开,接受民众监督。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免费为70岁以上老年人和残疾人办理合作医疗和卫生一体化管理,解决了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投资800多万元对街道办中国小进行了危房改造,并率先落实了中国小义务教育免杂费政策,解决了学生上学难问题;通过村村通公路、村村通自水来建设,行政村通公路率100%,通客车率95%,自来水覆盖率98%以上,解决了民众行路难,吃水难的问题;为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问题,街道办多方筹资300多万元,扩建了敬老院,完善了基础设施,达到宾馆化服务的要求,目前,有入住意愿的213位老人全部实现了集中供养。目前,全镇呈现出协调、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东平镇东平镇

医疗卫生

东平县宿城卫生院位于县城西首,辖36个行政村,人口4.9万,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00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2900平方米,卫生技术人员58人,中级职称l4人,初级职称44人,设内、外、妇、急诊等16个科室,拥有300毫安X光机、B超、心电图等大型仪器设备10余台件,开放床位30张。98年实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设24个卫生所,聘用乡村医生87人,下派职工l2人,全部实行“三制”、“四统一”的管理模式。99年起卫生院自筹资金新建门诊楼、病房及辅助用房,总建筑面积2900平方米,打了岩深井,建了高标準水沖式厕所,地面全部进行硬化、绿化,更新了医疗设备、家具,总投资达150万元,总资产达300万元。是省级示範预防接种门诊;荣获市卫生工作、计画免疫、一体化管理等先进单位;市花园式卫生院、爱婴医院,在市卫生工作年终考评中连续两年为东平县第一名,连续十年荣获县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县级精神文明单位。2006年各项卫生工作有了较快的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村l00%,参合率93%,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得到巩固发展。卫生院注重于精神文明建设和业务技术水平的提高,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以精湛医技、优质服务一、合理收费服务于民众,2006年门诊人次1.6万人次,住院554人次,手术102人次,业务收入l25.8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5.12%;社会卫生、妇幼保健成绩显着提高,各种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贯彻“一法两纲”保障母婴安全,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低于全国水平,儿童预防接种率达95%以上,建证建卡率达l00%。卫生事业的发展要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用发展的战略眼光创建服务优质名牌单位。
白佛山庙会白佛山庙会
白佛山白佛山

遗址

白佛山石窟造像群坐落在山阳海拔300米的幽谷岑寂之处,共分四窟,造像148尊(今存138尊)。年代从大隋开皇七年(587年)至宋开宝年间(968 -975年)。主窟即隋窟。窟口面阳,内正中雕有释迦牟尼圆雕座像。身高6.6米,高坐莲台,面目端庄,双目微合,神态凝重,肃穆伟岸。据专家考证,此像既有我国其它隋代石窟造像共有的特点,更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保存如此完美实属少见。主像两侧,即东西两壁,排列小龛。每龛造像多在1-5尊不等,大者高0.5米,小者仅有十几厘米,或端坐莲台,或合掌而立,神态各异。龛旁刻有像主题记,笔法雄健,字型由从隶到楷过渡阶段的风韵。东壁最下方有一长方形龛,内雕《涅槃图》。主像头南仰卧,肋骨裸露,弟子们围坐身旁,或低首致哀,或仰面嚎啕,或捧头,或抱脚,神态各异。有“大隋开皇七年寺主王子华”等刻字。
唐窟位于隋窟西侧上方20米刻的峭壁上。窟有两口,一向南,一向西,南口下为断崖只有从西口攀缘人工石窠,俗称“抠罐子鼻”方可出入。内有造像3尊,中为一圆雕主像,高2.4米,两膝下垂,面南端坐,高内髦,戴法网,两耳垂肩,面目丰满硕长,嘴似菱形,唇润颐丰,鼻樑略高,整个头部统一和谐,比例匀称,雕刻极精细,通体光亮 形态逼真。主像两侧各有一侍者,踏跏状,头戴宝冠,身着裟、樱珞,亦通体磨光。
宋窟位于最东侧,内有造像12尊,是东壁上雕造的鑒真大师高浮雕像,造型与面目酷似鑒真肖像。雕刻细腻,线条流畅。
与造像同时的有造像题记近千言,以隋窟中最多最完整。清代学者陆增祥曾到此考察,把白佛山隋窟中的部分造像题记及寥外部分题记载入《八琼室金石补正》 一书。
除造像及题记外,摩崖上还有一些讚美白佛山的刻字。其中以明代万曆年间所刻《白佛山赞》最佳,阴刻,字型汉隶,脉出《张迁碑》,笔力雄健,俊秀挺拔,古拙朴实。白佛山石窟造像,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平街道办人文自然资源丰厚。境内有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稻屯洼。东平最早的学府龙山书院。境内有东平国故城、无盐故城、无盐大捷等遗址和赵桥、焦村、石马、王村、虹桥、井仓、古台寺、护驾村、李范村、无盐、一担土、大井及县城内汉墓群。有的汉墓仍有高大的封土。
东平国故城位于东平街道办宿城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址大体呈长方形,东西长1600米,南北宽13 余米。城址的西北角、东南角和东北角还有残存的汉代城墙。西北角的城墙,高度在3米以上,东西长180米3,宽15米现夯土层、柱洞十分明显。城址内残砖碎瓦和石质、陶质建筑构件随处可见。文化层厚度达2米以上,包含物十分丰富。中层为汉代文化层;底层为商周文化层;上层以隋唐文化层为主。汉代文化层包含物最为丰富,主要有灰陶路钉砖、简瓦板瓦、泥质五铢钱範、灰陶豆、罐、缸瓮和铁质的锄、犁等。1972年,遗址的北部也曾出土了大量新莽时期的货泉、布币等。皇城区位于城的西南侧,原高出地面2米多,在1976 年冬季农田基本建设时被推平,当时出土了一些金银器、陶器、瓷器和铁器等。遗址北部曾出土有珍贵文物。如焦园村村民在平整土地时,一次出土虎符竟达十多枚,专家鉴定为晋代遗物。虎符长6.5厘米,高4.5厘米,厚2.5厘米,用铜铸成,伏虎状,通体有虎斑条纹,错金铭文刻于虎颈和背缝处凸起的长条形窄台上,需两半扣合方读。它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动军队时所用的凭证。又称“兵符”。还从附近村民手中徵集到许多汉代铁制生产工具以及花纹不同的瓦当、路钉砖、大型板、筒瓦和瓷器等。有的出土器物已被专家鉴定为国家级重要文物。从文化层和出土物推知,汉东平国之前和之后该城仍为先人居住和生产生活的场所。

风景旅游

白佛山白佛山又名危山、金螺山,俗名“白虎山”,海拔370米,山虽不高,却是十里长山之首。十里长山,自北向南,绵延十二华里,大小数十山头,峦峦相连,峰峰相峙,白佛山为最南首,拔地而起,如巨龙对天长啸,若猛虎横卧东原,危岩绝壁,狮崖熊峰,古人称其“山势奇绝”,一点也不为过。
白佛山庙会
山脚下是白佛山庙会场地,每年的古历二月初二是白佛山庙会,是当地百姓沿袭多年的民俗盛观。每到这个时节,人们总希望年年有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或带着各种疑难困惑,便来到这里进上“一炷香”。老百姓就是以这种最简单也是最虔诚的祈祷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最大心愿。那轻烟缭绕,渐化灰烬的“一炷香”,像耗费他们的血,烤炙着他们的心,总希望以此来感化天帝,实现心中愿望。
戴村坝
戴村坝位于东平县城东部20多华里南城子村附近,大坝横截大汶河,坝下为大清河,该坝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大坝为石结构,巨大的石料镶砌得十分精密,石与石之间採用束腰扣结合法,一个个铁扣把大坝锁为一体,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戴坝虎啸图戴坝虎啸图
戴村坝戴村坝

建制沿革

2001年,撤销宿城镇,原宿城镇行政区域併入东平镇,东平镇人民政府驻地迁至原宿城镇人民政府驻地。
2010年6月,撤销东平镇、设立东平街道办事处。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