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卡西利努姆战役

卡西利努姆战役

卡西利努姆战役(英文:Battle of Casilinum),是公元554年,拜占庭击败法兰克的一次重大战役。纳尔西斯率领着1万8千人的东罗马军队在沃尔图诺河的北岸,由布提林率领着3万人的法兰克军队在沃尔图诺河的南岸。最终,法兰克军队全军覆没。

基本介绍

  • 名称:卡西利努姆战役(英文:Battle of Casilinum)
  • 地点:卡西利努姆的沃尔图诺河
  • 时间:554年
  • 参战方兵力:拜占庭军队18,000人(但有3分之2的赫卢利僱佣军叛变)
    法兰克军队30,000人,少量的阿勒曼尼军队,两支赫卢利人僱佣军
  • 伤亡情况:拜占庭军队伤亡极少
    法兰克军队全军覆没
  • 主要指挥官:纳尔西斯(拜占庭帝国);布提林(法兰克王国)
554年,10万法兰克大军在布提林、洛瑟的带领下进攻东罗马帝国控制的义大利。东罗马帝国的名将纳尔西斯知道法兰克蛮族缺乏有效的攻坚手段,就命令各将领紧守城池,不与法兰克人纠缠。
果然,洛瑟的一路法兰克军队骄傲轻敌,误以为敌方怯战,在法诺城的东罗马守将Artabanes的3千驻军猛烈冲击,丢掉大部分抢来的财物,败退回波河北岸,洛瑟公爵也因为战伤而死。另一路由布提林率领的法兰克军队还不知道这个讯息。他们在义大利停留得更久,受到炎热气候和黑死病流行的削弱。等布提林北返经过卡普亚境内卡西利努姆城 (Casilinum)附近的时候,只剩下3万军队。
这时,纳尔西斯率领1万8千人东罗马军队(包括3支赫卢利人僱佣军)出现了。纳尔西斯在沃尔图诺河的北岸扎营,布提林在沃尔图诺河的南岸扎营。布提林若想回到法兰克,必须突破纳尔西斯的防御,所以花费重金收买了3支赫卢利人僱佣军的其中2支。而纳尔西斯则像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那样,坚守不出,还派出游骑劫粮。纳尔西斯还派兵引燃了一车稻草,并顺风烧毁法兰克人在河岸建立的木製高塔桥头堡,占领了桥樑。然后,纳尔西斯授意一名赫卢利人假意叛逃到布提林大营传播假情报,引诱布提林主动进攻。
卡西利努姆战役,纳尔西斯基本沿用塔吉纳战役的战术构思,中央阵线重步兵由新得的降将Aligern指挥(其中,大部分是全身披甲的下马骑兵),还配备了长矛盾牌。第二线是轻装弓箭手,可以用45度角曲射火力越过前排重步兵射击法兰克军。整箇中央阵线成半圆形,又是请君入瓮的姿态。两翼各有3千名骑兵弓箭手,纳尔西斯本人在右翼。在左翼的尖端又埋伏了一支骑兵,可以用来打击敌人背后。布提林使用典型的法兰克战法,除了少量骑兵打头阵,主力两万多步兵排成楔形三角阵,布提林本人和他的亲兵构成最强的三角尖端,大家的盾牌联在一起,密不透风,而且盾牌上还突起矛尖,可以在将敌人向后推的同时杀伤敌人。
凭藉可怕的飞斧和数量优势,法兰克人冲进了罗马中央阵线,三角阵的顶端已经突破罗马防线,纳尔西斯命令手下赫卢利人预备队上去填补防线空洞,将法兰克人顶回去。同时,两翼的大量弓箭手显示出无比的威力:我们知道对于任何方阵或者三角阵来说,阵中士兵的盾牌连成墙,嚮往的正面得到很好保护,但是向自己阵内的后背是没有防护的,而法兰克步兵没有甲冑,除了盾牌就没有第二层防护措施,于是纳尔西斯命令突出的两翼骑兵弓箭手不射击当面之敌,专门射击对翼敌军的背后。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形成交叉火力。又因为法兰克的阵线如此密集,罗马弓箭手箭无虚发。同时,罗马埋伏的骑兵包抄法兰克大三角阵的背后。
最终,3万人的法兰克大军全军覆没。法兰克军队的统帅——布提林,也像此前的洛瑟公爵一样,重伤之后,不久便死去。
至此,东罗马帝国达到了全盛态势。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