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教育读本:永远的丰碑
《红色教育读本:永远的丰碑》从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市、区)四级,分级逐一对全市76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地理位置、建设情况、历史渊源、陈展内容展开介绍,配以或轻鬆有趣,或详尽解析,或寓意深远的深度连结内容,思路清晰,图片丰富,框架鲜明。编者用讲故事的方式,向读者如数家珍地述说,透过纸张,都能深深地感受到那份良苦用心和独到匠心。
基本介绍
- 书名:红色教育读本:永远的丰碑
-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 页数:227页
- 开本:16
- 作者:李庐琦
- 出版日期:2013年7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红色教育读本:永远的丰碑》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目录
井冈山革命纪念地
1_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深度连结:井冈星火
2_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
深度连结:黄洋界保卫战
3_黄洋界哨口营房
深度连结:朱德的扁担
4_大井毛泽东旧居
5_小井红军医院
深度连结:曾志和她的儿子
6_小井红军伤病员殉难处
深度连结:视死如归
7_龙江书院
深度连结:井冈山会师
8_龙江红四军建军广场旧址
9_八角楼
深度连结:《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幺能够存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0_中共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
11_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
深度连结:《井冈山的斗争》
12_茨坪中国红军第四军军官教导队旧址
13_茨坪中国红军第四军军械处旧址
深度连结。袁文才、王佐两老庚
14_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三湾改编旧址
深度连结:三湾改编
雷打石——红军的“三大纪律”诞生地遗址
东固革命根据地旧址群(含东固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1_东固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深度连结:李文林与“东井冈”
丰面红旗
2_东固平民银行旧址
3_东固消费合作社旧址
4_东固区委及赣西第一次党代会旧址
5_东固古街
6_东固油墨蜡纸厂
7_东固螺坑云汉堂会议旧址
8_东固瑶下红军印刷厂旧址
9_东固敖上红一方面军无线电训练班旧址
……
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县(市、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后记
1_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深度连结:井冈星火
2_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
深度连结:黄洋界保卫战
3_黄洋界哨口营房
深度连结:朱德的扁担
4_大井毛泽东旧居
5_小井红军医院
深度连结:曾志和她的儿子
6_小井红军伤病员殉难处
深度连结:视死如归
7_龙江书院
深度连结:井冈山会师
8_龙江红四军建军广场旧址
9_八角楼
深度连结:《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幺能够存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0_中共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
11_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
深度连结:《井冈山的斗争》
12_茨坪中国红军第四军军官教导队旧址
13_茨坪中国红军第四军军械处旧址
深度连结。袁文才、王佐两老庚
14_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三湾改编旧址
深度连结:三湾改编
雷打石——红军的“三大纪律”诞生地遗址
东固革命根据地旧址群(含东固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1_东固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深度连结:李文林与“东井冈”
丰面红旗
2_东固平民银行旧址
3_东固消费合作社旧址
4_东固区委及赣西第一次党代会旧址
5_东固古街
6_东固油墨蜡纸厂
7_东固螺坑云汉堂会议旧址
8_东固瑶下红军印刷厂旧址
9_东固敖上红一方面军无线电训练班旧址
……
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县(市、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后记
后记
无论在江西,还是在中国,吉安,都可谓是一处典藏的历史文化宝库,在幽幽岁月里,缔造出了无数传奇。巍峨井冈上诞生的革命星火,蜿蜒河水灌溉出的秀美山川,富饶红土催生的古老文明,鼎盛文风孕育的文人墨客,给这片土地留下了生动而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此基础上衍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承载着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责,遍布吉安的各个角落,熠熠生辉。
爱国主义的资源等待着进一步发掘,爱国主义的崇高情怀等待着被传承和发扬,于是,《永远的丰碑》应运而生。本书精心收集了全市76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情,图文并茂,为增添全书的趣味性,穿插了极具故事性的深度连结,力图通过对历史的描绘、对遗蹟遗址的寻蹤、对大好河山的发掘,给繁荣安定大背景下的人们以爱国主义的薰陶,激发起沉睡在每个人心申的那份澎湃的情感。希望本书传承到每个读者手中时,能让我们一偿所愿,实现初衷。
为了儘可能客观真实地描述和还原各基地的状况,本书的原始文字、图片材料均由各县(市、区)委宣传部及各基地工作人员提供,经由编委会补充。并反覆讨论修改。编写本书涉及的文字、图片内容量大而繁琐,途中几易其稿,不断充实完善,终于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成书,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庐琦担任了本书的主编并作序。
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许多着作、文章和有关资料,编写人员从全书角度出发,有的作了直接引用,有的略作了整理和修改。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致以衷心的感谢。同时,还要感谢江西人民出版社的同志,为本书的顺利出版付出半勤的劳作。
由于时间仓促,经验不足,水平有限,疏漏之处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3年4月
爱国主义的资源等待着进一步发掘,爱国主义的崇高情怀等待着被传承和发扬,于是,《永远的丰碑》应运而生。本书精心收集了全市76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情,图文并茂,为增添全书的趣味性,穿插了极具故事性的深度连结,力图通过对历史的描绘、对遗蹟遗址的寻蹤、对大好河山的发掘,给繁荣安定大背景下的人们以爱国主义的薰陶,激发起沉睡在每个人心申的那份澎湃的情感。希望本书传承到每个读者手中时,能让我们一偿所愿,实现初衷。
为了儘可能客观真实地描述和还原各基地的状况,本书的原始文字、图片材料均由各县(市、区)委宣传部及各基地工作人员提供,经由编委会补充。并反覆讨论修改。编写本书涉及的文字、图片内容量大而繁琐,途中几易其稿,不断充实完善,终于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成书,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庐琦担任了本书的主编并作序。
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许多着作、文章和有关资料,编写人员从全书角度出发,有的作了直接引用,有的略作了整理和修改。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致以衷心的感谢。同时,还要感谢江西人民出版社的同志,为本书的顺利出版付出半勤的劳作。
由于时间仓促,经验不足,水平有限,疏漏之处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3年4月
序言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所以悠久和伟大,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精神支柱和精神财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总有人说,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淡漠,健忘。
在现如今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里, 自身价值的实现和柴米油盐的人间烟火,更多地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爱国主义这四个字,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视线,被束之高阁。那些所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仿佛只有在某些特殊的节日里,才会被人们想起,蜂拥而至,走走看看,然后,不带走一片云彩,留下的依旧是一室冷清。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吶喊,在经济社会大步向前发展的滚滚浪潮中,难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于是,爱国主义,沉默了。
可是,历史怎会忘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抗击外敌,保家卫国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忠贞不屈,慷慨赴死的文天祥;炮轰侵略者。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勤练水兵,抵御倭寇的戚继光;誓死抗敌,长眠汪洋的邓世昌……
历史更不会忘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那段屈辱的岁月。列强的铁蹄踏来,中国大地四分五裂,民不聊生。《南京条约》、《辛丑条约》,丧权辱国的条款,让祖国母亲备受蹂躏;火烧圆明园、“九一八事变”,烧杀抢掠的残暴,让中华民族隐隐哭泣。所幸的是。无数仁人志士站了起来,前有梁啓超、康有为,后有孙中山、李大钊,前仆后继地投入了保家卫国的洪流。因为他们深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丢了国家的民族,家园厚土都是奢望,剩下的只有流浪。于是,他们振臂高呼,他们四处奔走,他们积聚力量。他们不惜用生命和鲜血的代价,去唤醒民族的斗志,去争取国家的独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在压迫中反抗,在摸索中前进,突破重重封锁,燃起了“工农武装割据”的井冈星火,用“井冈山精神”照亮粉碎三座大山、建立人民政权的康庄大道,将黑暗落后的中国引向一个光明进步的未来。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从农民斗争到无产阶级革命,,从资本家到知识分子,一切的尝试和抗争,一切的付出和牺牲,都只为了那简单的两个字——祖国。
不错,就是祖国,中华民族世代生长的,可爱的祖国。
九曲黄河水,万顷长江浪,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一尺都有文化的痕迹,每一寸都是迷人的风景。从远古文明的周口店遗址,到现代功绩的三峡博物馆;从叹为观止的长城,到令人惊叹的兵马俑, 中华民族演变历程中的各个时期都闪烁着顺应规律、战胜自然的智慧光芒。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到道家的天人合一无为而治,从佛教的无欲无求,到道教的内外兼修,思想和心灵的修行,留下了不朽的成就。北国大气粗犷,南国细腻婉约,群山巍峨,万水奔腾,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祖国母亲总是那样风姿绰约,体态迷人。
一个缺乏爱国情怀的民族是可悲的。它就像一个遗失了灵魂的躯体,忘记了过去,迷失在当下,看不清未来,只能忍受欺压凌辱和残破不堪,在漫天迷雾中跌跌撞撞。一个缺乏爱国情怀的国家是可怕的。它就像失去支撑的建筑,再大的规模,再高的建树也是徒劳,只能在风雨飘摇中日日自危,哪怕一缕微风、一丝细雨,都可能会是致命的打击。
为了忘却的纪念,我们用一个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框住了一瞬记忆。一刻辉煌。吉安,也不例外。
从井冈山黄洋界到龙源口大捷旧址,断壁残垣里,仿佛仍能感受到那段斗争岁月里的烽火狼烟、枪林弹雨,看到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国家和人民,用躯体和热血,自觉地践行着那悲壮而豪迈的信仰:从“峡江会议”会址到陂头联席会议旧址,微弱油灯下,秉烛夜谈,审时度势,苦苦探索革命道路的身影还清晰如昨,那对真理的执着,对光明的渴望,引领着仁人志士们向着更坚定的目标迈进:从工农兵政府旧址到万安暴动行动委员会旧址,一砖一瓦都依稀在诉说,革命斗争成功,政权建立的喜悦,阴霾的中国大地上。亮起点点星火,革命者心中的壮志也熊熊燃烧,红色的光芒终将有一天照耀中华……
从文天祥纪念馆到欧阳修纪念馆,明哲先贤用他们鲜活的人生,向世人阐述了家国大义和浩然正气的真谛,用文思和才智,谱写了经久不衰的诗行,宛若座座不朽丰碑,激励着后辈成人成才;从白鹭洲书院到孔庙,纵然隔着遥远的时空,空气中似手仍有书墨香气瀰漫开来,朗朗书声中夹带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谆谆教诲,崇文尚德,尊师重教,从这里发源,蔚然成风,薪火相传;从漠陂古村到燕坊古村,建筑依山而栖,村民择水而居,草木葱茏,自然环境旖旎秀丽,时间在这里好像静止一般。青砖黛瓦马头墙,古祠书院高牌坊,带着些许骄傲的姿态。展示着那个年代属于庐陵文化的辉煌;从吉水博物馆到大洋洲商代青铜博物馆,那些引以为豪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通过器皿物件、图片文字,一幕幕掠过,古今交错间,激荡出别样的火花,让人不禁为过往的成就拍案击掌……
若不是细细想起,娓娓道来,即便是舍安人自己,恐怕都数不全这些身边的“教科书”,都淡忘了在这些平凡的建筑背后隐藏着的过去。曾经,英雄的吉安人民用行动,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爱国答卷。
所幸,爱国主义,没有泯灭。总有些人在坚持着,总有些事会将它唤醒。
2008年,一场天灾,轻而易举地摧毁了一方安宁,悲伤和绝望瞬间瀰漫开来。汶川在哭泣,世界在观望。中华民族,宛如一夜觉醒,中国,以足以令世界为之讶异的速度,集结了起来。身体力行,慷慨解囊,举国之力。无需召唤,不用感谢,只因民族的重创,之于每一个国人都是切肤之痛。
没有承诺,国人却抱得更紧;没有誓言,中华却心心相系。
还是那一年,奥林匹克的火焰,传到了神州大地。中国,敞开大门,用秀关山河惊艳世人,用瞩目成就惊叹世界。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以前所未有的自豪和骄傲,以主人之姿,笑迎四方客。
无需刻意。这一幕,早已镌刻在民族记忆。
彩云之南,台海之滨,一带之隔,有国之殇。历史的捉弄,时间的错过,空间的交割,却无法改变相融相连的一系血脉。同呼吸,共命运,牵台湾一发,动中国全身。中华民族以从不妥协的坚持,捍卫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底线。
一家,一国,一民族,无以为国,何以为家。
历史需要牢记荣耀,更需要铭记耻辱。为了将瞬间化为永恆,将静态化为动态,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为了唤醒人们心中沉睡的爱国情结。用历史警醒激励现在和未来,将短暂的感触延展为长久的感悟,也为了整理全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给世人以完整的查阅资料,费心收集,几经修改,本书终于崭露头角。
本书从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市、区)四级,分级逐一对全市76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地理位置、建设情况、历史渊源、陈展内容展开介绍,配以或轻鬆有趣,或详尽解析,或寓意深远的深度连结内容,思路清晰,图片丰富,框架鲜明。编者用讲故事的方式。向读者如数家珍地述说,透过纸张,都能深深地感受到那份良苦用心和独到匠心。
一书读完,仿佛将吉安的历史重新翻阅,竟有种遍游吉安、重识吉安的感觉滋生,对这片土地的景仰和热爱不禁增添了几分。沉睡心中的爱国情怀也被悄然唤醒。可以说,本书无疑是一本整理完善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爱国主义教育读本,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手册,更是一窥吉安的独特视角。
希望我们的干部民众,尤其是党员干部和青少年,能从书中汲取力量,在书中把握方向。要与时俱进,始终保持思想的纯洁性与先进性,坚持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方向,为国家富强、民族崛起而奋斗,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遵守事物前进的规律,不让落后腐朽的思想拖后腿,不被改旗易帜的邪念带错路;要保持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勤劳质朴的本色,充分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用顽强的意志去战胜前行道路上的一切困难,用坚定的信念冲破发展过程中的重重阻碍,中华文化期待着在创造发展中刷新高度,期待着在真抓实千里再次辉煌;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自觉践行共同的价值观,将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主权完整的责任担在肩上,记在心中,建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沉溺于贪图享受、骄傲自满的温床,抑或是陷入有勇无谋、妄自菲薄的泥潭。
希望这本书,以星火燎原之势,将这些正能量传递开去,传递到2.53万平方公里吉安大地的各个角落,甚至更远的地方去。
是以序。
车庐琦
2013年4月9日
在现如今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里, 自身价值的实现和柴米油盐的人间烟火,更多地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爱国主义这四个字,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视线,被束之高阁。那些所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仿佛只有在某些特殊的节日里,才会被人们想起,蜂拥而至,走走看看,然后,不带走一片云彩,留下的依旧是一室冷清。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吶喊,在经济社会大步向前发展的滚滚浪潮中,难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于是,爱国主义,沉默了。
可是,历史怎会忘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抗击外敌,保家卫国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忠贞不屈,慷慨赴死的文天祥;炮轰侵略者。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勤练水兵,抵御倭寇的戚继光;誓死抗敌,长眠汪洋的邓世昌……
历史更不会忘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那段屈辱的岁月。列强的铁蹄踏来,中国大地四分五裂,民不聊生。《南京条约》、《辛丑条约》,丧权辱国的条款,让祖国母亲备受蹂躏;火烧圆明园、“九一八事变”,烧杀抢掠的残暴,让中华民族隐隐哭泣。所幸的是。无数仁人志士站了起来,前有梁啓超、康有为,后有孙中山、李大钊,前仆后继地投入了保家卫国的洪流。因为他们深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丢了国家的民族,家园厚土都是奢望,剩下的只有流浪。于是,他们振臂高呼,他们四处奔走,他们积聚力量。他们不惜用生命和鲜血的代价,去唤醒民族的斗志,去争取国家的独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在压迫中反抗,在摸索中前进,突破重重封锁,燃起了“工农武装割据”的井冈星火,用“井冈山精神”照亮粉碎三座大山、建立人民政权的康庄大道,将黑暗落后的中国引向一个光明进步的未来。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从农民斗争到无产阶级革命,,从资本家到知识分子,一切的尝试和抗争,一切的付出和牺牲,都只为了那简单的两个字——祖国。
不错,就是祖国,中华民族世代生长的,可爱的祖国。
九曲黄河水,万顷长江浪,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一尺都有文化的痕迹,每一寸都是迷人的风景。从远古文明的周口店遗址,到现代功绩的三峡博物馆;从叹为观止的长城,到令人惊叹的兵马俑, 中华民族演变历程中的各个时期都闪烁着顺应规律、战胜自然的智慧光芒。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到道家的天人合一无为而治,从佛教的无欲无求,到道教的内外兼修,思想和心灵的修行,留下了不朽的成就。北国大气粗犷,南国细腻婉约,群山巍峨,万水奔腾,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祖国母亲总是那样风姿绰约,体态迷人。
一个缺乏爱国情怀的民族是可悲的。它就像一个遗失了灵魂的躯体,忘记了过去,迷失在当下,看不清未来,只能忍受欺压凌辱和残破不堪,在漫天迷雾中跌跌撞撞。一个缺乏爱国情怀的国家是可怕的。它就像失去支撑的建筑,再大的规模,再高的建树也是徒劳,只能在风雨飘摇中日日自危,哪怕一缕微风、一丝细雨,都可能会是致命的打击。
为了忘却的纪念,我们用一个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框住了一瞬记忆。一刻辉煌。吉安,也不例外。
从井冈山黄洋界到龙源口大捷旧址,断壁残垣里,仿佛仍能感受到那段斗争岁月里的烽火狼烟、枪林弹雨,看到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国家和人民,用躯体和热血,自觉地践行着那悲壮而豪迈的信仰:从“峡江会议”会址到陂头联席会议旧址,微弱油灯下,秉烛夜谈,审时度势,苦苦探索革命道路的身影还清晰如昨,那对真理的执着,对光明的渴望,引领着仁人志士们向着更坚定的目标迈进:从工农兵政府旧址到万安暴动行动委员会旧址,一砖一瓦都依稀在诉说,革命斗争成功,政权建立的喜悦,阴霾的中国大地上。亮起点点星火,革命者心中的壮志也熊熊燃烧,红色的光芒终将有一天照耀中华……
从文天祥纪念馆到欧阳修纪念馆,明哲先贤用他们鲜活的人生,向世人阐述了家国大义和浩然正气的真谛,用文思和才智,谱写了经久不衰的诗行,宛若座座不朽丰碑,激励着后辈成人成才;从白鹭洲书院到孔庙,纵然隔着遥远的时空,空气中似手仍有书墨香气瀰漫开来,朗朗书声中夹带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谆谆教诲,崇文尚德,尊师重教,从这里发源,蔚然成风,薪火相传;从漠陂古村到燕坊古村,建筑依山而栖,村民择水而居,草木葱茏,自然环境旖旎秀丽,时间在这里好像静止一般。青砖黛瓦马头墙,古祠书院高牌坊,带着些许骄傲的姿态。展示着那个年代属于庐陵文化的辉煌;从吉水博物馆到大洋洲商代青铜博物馆,那些引以为豪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通过器皿物件、图片文字,一幕幕掠过,古今交错间,激荡出别样的火花,让人不禁为过往的成就拍案击掌……
若不是细细想起,娓娓道来,即便是舍安人自己,恐怕都数不全这些身边的“教科书”,都淡忘了在这些平凡的建筑背后隐藏着的过去。曾经,英雄的吉安人民用行动,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爱国答卷。
所幸,爱国主义,没有泯灭。总有些人在坚持着,总有些事会将它唤醒。
2008年,一场天灾,轻而易举地摧毁了一方安宁,悲伤和绝望瞬间瀰漫开来。汶川在哭泣,世界在观望。中华民族,宛如一夜觉醒,中国,以足以令世界为之讶异的速度,集结了起来。身体力行,慷慨解囊,举国之力。无需召唤,不用感谢,只因民族的重创,之于每一个国人都是切肤之痛。
没有承诺,国人却抱得更紧;没有誓言,中华却心心相系。
还是那一年,奥林匹克的火焰,传到了神州大地。中国,敞开大门,用秀关山河惊艳世人,用瞩目成就惊叹世界。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以前所未有的自豪和骄傲,以主人之姿,笑迎四方客。
无需刻意。这一幕,早已镌刻在民族记忆。
彩云之南,台海之滨,一带之隔,有国之殇。历史的捉弄,时间的错过,空间的交割,却无法改变相融相连的一系血脉。同呼吸,共命运,牵台湾一发,动中国全身。中华民族以从不妥协的坚持,捍卫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底线。
一家,一国,一民族,无以为国,何以为家。
历史需要牢记荣耀,更需要铭记耻辱。为了将瞬间化为永恆,将静态化为动态,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为了唤醒人们心中沉睡的爱国情结。用历史警醒激励现在和未来,将短暂的感触延展为长久的感悟,也为了整理全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给世人以完整的查阅资料,费心收集,几经修改,本书终于崭露头角。
本书从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市、区)四级,分级逐一对全市76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地理位置、建设情况、历史渊源、陈展内容展开介绍,配以或轻鬆有趣,或详尽解析,或寓意深远的深度连结内容,思路清晰,图片丰富,框架鲜明。编者用讲故事的方式。向读者如数家珍地述说,透过纸张,都能深深地感受到那份良苦用心和独到匠心。
一书读完,仿佛将吉安的历史重新翻阅,竟有种遍游吉安、重识吉安的感觉滋生,对这片土地的景仰和热爱不禁增添了几分。沉睡心中的爱国情怀也被悄然唤醒。可以说,本书无疑是一本整理完善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爱国主义教育读本,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手册,更是一窥吉安的独特视角。
希望我们的干部民众,尤其是党员干部和青少年,能从书中汲取力量,在书中把握方向。要与时俱进,始终保持思想的纯洁性与先进性,坚持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方向,为国家富强、民族崛起而奋斗,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遵守事物前进的规律,不让落后腐朽的思想拖后腿,不被改旗易帜的邪念带错路;要保持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勤劳质朴的本色,充分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用顽强的意志去战胜前行道路上的一切困难,用坚定的信念冲破发展过程中的重重阻碍,中华文化期待着在创造发展中刷新高度,期待着在真抓实千里再次辉煌;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自觉践行共同的价值观,将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主权完整的责任担在肩上,记在心中,建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沉溺于贪图享受、骄傲自满的温床,抑或是陷入有勇无谋、妄自菲薄的泥潭。
希望这本书,以星火燎原之势,将这些正能量传递开去,传递到2.53万平方公里吉安大地的各个角落,甚至更远的地方去。
是以序。
车庐琦
2013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