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温水后箐村

温水后箐村

米甸镇三家村委会温水后箐村隶属于米甸镇三家村委会行政村,位于米甸镇西北边,距离 三家 村委会4.00 公里,距离 米甸镇6.00公里。国土面积0.08平方公里,海拔1,880.00米,年平均气温15.50 ℃,年降水量820.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6.00亩,其中人均耕地0.67亩;有林地107.00亩。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温水后箐村
  • 国土面积:0.08平方公里 
  • 海拔:1,880.00米
  • 年平均气温:15.50 ℃

村情概况

全村辖0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户,有乡村人口9人,其中农业人口9人,劳动力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0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330.0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6.00亩(其中:地6.00亩),人均耕地0.67亩,主要种植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107.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2.6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40亩,主要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其他面积10.00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路、通电、通电视。全村有2户饮用井水。有2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2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和 100%)。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6.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6.00公里。全有村机车1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廄)的农户2户。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2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5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10万元,占总收入的73%;畜牧业收入0.40万元,占总收入的27%(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头);农民人均纯收入1,330.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烤菸,主要销售往本县。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2户,共乡村人口9人,其中男性4人,女性5人。其中农业人口9人,劳动力4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4公里,距离镇卫生院6公里。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新庄完小,中学生就读到米甸中学。该村距离国小校2.00公里,距离中学6.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 人,其中小学生2人,中学生1人。
温水后箐位于村委会西部,距离三家村委会4公里,地处山区,居于温水村后的山箐地带,故名:温水后箐,现有总户数二户,总人口9人。世居刘姓汉族。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居住历史。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契约1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5.3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贴上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结构发展单一。
2.村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科技意识不强。
3.村民经济来源单一,收入较低,科技意识不强。
4.传统生产观念制约,生产效益较低。
5.村民集体观念削弱,集体公益事业建设困难。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
1.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开展多种经营的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2.加强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提高科技意识水平。
3.继续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注重发展烤菸、蚕桑、泡核桃等产业。
4.发展以生猪、山羊、家禽为主的畜牧养殖产业。
5.克服传统的生产观念,提高科技兴农,推进生产发展。
6.加强集体观念,大力开展集体公益事业建设。
7.加大宣传力度,大量输出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