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嘉荫大豆

嘉荫大豆

嘉荫大豆

嘉荫大豆,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誌。

嘉荫县地处北温带季风大陆气候区,积温10≥1600℃左右,无霜期90天左右、降雨量530毫米左右;土壤多为黑钙土、沙壤土,pH值在6.5-7.5左右,适宜种植大豆。嘉荫大豆,籽粒为椭圆形,籽粒大小在0.5-0.8毫米之间的黄色籽粒。 嘉荫大豆品质优越,蛋白质含量为40.57%,脂肪含量为20.20%。

2008年8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嘉荫大豆”实施农产品地理标誌登记保护。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嘉荫大豆
  • 产地名称: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
  • 品质特点:颗粒圆润饱满,皮薄色黄
  • 地理标誌: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誌
  • 批准文号:国家农业部2008年第1080号公告
  • 批准时间:2008年8月22日

产品特点

品质特性

嘉荫大豆,荚果肥大,长圆形,稍弯,下垂,黄绿色,长4-7.5厘米,宽8-15毫米,密被褐黄色长毛;种子2-5颗,椭圆形、近球形,卵圆形至长圆形,长约1厘米,宽约5-8毫米,种皮光滑,淡绿、黄、褐和黑色等多样,因品种而异,种脐明显,椭圆形。花期6-7月,果期7-9月。

食用价值

大豆可以加工豆腐、豆浆、腐竹等豆製品,还可以提炼大豆异黄酮。其中,发酵豆製品包括腐乳、臭豆腐、豆瓣酱、酱油、豆豉、纳豆等。而非发酵豆製品包括水豆腐、乾豆腐(百页)、豆芽、滷製豆製品、油炸豆製品、熏制豆製品、炸滷豆製品、冷冻豆製品、乾燥豆製品等。另外,豆粉则是代替肉类的高蛋白食物,可製成多种食品,包括婴儿食品。
嘉荫大豆嘉荫大豆

产地环境

土壤地貌

嘉荫县多为黑钙土、沙壤土,pH值在6.5-7.5左右,土壤肥沃、耕性良好,嘉荫县地势走向西南高、东北低,小兴安岭余脉呈鸡爪状向黑龙江边延申,沟壑纵横、丘陵起伏、漫岗平原相间,西南部守虎山。

水文情况

嘉荫县水资源丰富,除黑龙江流经该县245公里之外,直接流入黑龙江大小河流有26条。以黑龙江水、地下水为主要水源,水质分别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GB3838的一级标準和生活饮用水GB5749的标準。嘉荫县是农业县以种植业为主,没有大型工业污染企业,几乎没有污染,因此,水资源保持良好。

气候情况

嘉荫县地处北温带季风大陆气候区,由于地势和地形的变化,使嘉荫县气候差异很大,致可分为二个小气候区。一是位于小兴岭北坡的青山乡、沪嘉乡西南部、常胜乡西部、乌啦嘎镇大部、红光乡西部、保兴乡西南部属山地小气候区。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多雨。积温10≥1600℃左右,无霜期90天左右、降雨量530毫米左右。二是常胜乡东北部、乌云镇、向阳乡、红光乡东部、朝阳镇、保兴乡东部地区。冬季,西伯利亚寒流长驱直入,风大、严寒、乾燥。无霜期120天左右、降雨量650毫米左右。全县平均无霜期115天、年降雨量588毫米,年日照时数2377小时。
嘉荫大豆嘉荫大豆

历史渊源

据1992年《嘉荫县誌》记载,嘉荫县农业发展的历史很短。解放前,採金工作用的粮食多数靠外进。
嘉荫大豆嘉荫大豆
民国十六年(1927年),嘉荫县百多户农民仅有3000多亩耕地。
解放后,农业生产发展迅速。耕地面积由1949年41700亩发展到1985年393000亩。
2009年,嘉荫县耕地面积已达1316200亩。粮食主要作物是大豆、水稻等。

生产情况

2008年底,嘉荫县大豆区域保护面积150000公顷,总生产面积50000公顷,年总产量27000吨。
2015年,嘉荫县大豆种植面积56万亩。
2016年,嘉荫县大豆种植面积达到69.7万亩,总产量在7.6万吨左右。
嘉荫大豆嘉荫大豆

产品荣誉

2008年8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嘉荫大豆”实施农产品地理标誌登记保护。
嘉荫大豆嘉荫大豆

地理标誌

地域保护範围

嘉荫大豆的地理标誌保护的区域範围为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县所辖3镇6乡:乌云镇、朝阳镇、乌拉嘎镇、常胜乡、沪嘉乡、向阳乡、红光乡、青山乡、保兴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29°09′-130°45′,北纬48°07′-49°25′。
嘉荫大豆嘉荫大豆

质量技术要求

  •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在全县各乡镇选择土壤肥沃、耕性良好的土壤,耕层土壤细碎、疏鬆、地面平整。
(2)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且经审定推广的优质、抗逆性强的高产品种,并进行专品种生产。高脂肪品种:黑河38号、黑河30号、东农44号。种子播前要进行精选,种子纯度和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
(3)生产过程管理:
A、选茬、整地
选茬:实行科学轮作,前茬以玉米、马铃薯、白瓜为主、儘量避免重迎茬。整地:实行伏、秋翻起壠或秋深鬆起壠。有深松基础的玉米茬可原壠种;整地质量,耕层土壤细碎、疏鬆、地面平整,10米宽幅内高低不超过3厘米,平方米耕层内直径5厘米的土块不超过5个,达到适宜播种状态。
B、施肥
底肥:根据土壤肥力确定施肥量,结合整地一次施入。种肥:化肥做种肥,根据土壤诊断结果确定化肥用量、限量最高值。公顷施磷酸二铵75公斤,深施于种下4-5厘米,切忌种肥同位,以免烧种。叶面追肥:大豆前期长势较差时,在大豆初花期,叶面追肥。公顷施尿素10公斤,加磷酸二氢钾1.5公斤,溶于500公斤水中喷施。
C、播种
播期:在保证播种质量前提下,适期早播。5月10日至5月28日。播法:採用66.7厘米大壠,壠上双条精量播种。播种量:根据地势土壤肥水条件和品种特性确定密度,计算播种量,播量误差不超过3%。播种质量:总播量误差不超过2%,单口排量误差不超过3%、播种均匀(20米内无籽为断条);行距开沟器间误差小于1厘米,往复综合壠误差小于5厘米。播深3-5厘米,覆土一致,播后及时镇压。
D、田间管理
铲趟管理:播后铲前壠沟深松或趟一犁;铲趟进行三次,人工拿一次大草。第一次趟深15厘米;第二次不晚于分枝期,趟深10-12厘米;第三次在封壠前进行,培土达到第一複叶节。防治病虫害:6月中旬,公顷用50%抗蚜威粉剂150克-250克,对水450公斤-750公斤喷雾,防治蚜虫。在8月10日前后,用30厘米长的秸秆在80%敌敌畏乳油中浸泡3分钟製成毒棒,公顷插450个-750个防治大豆食心虫。灌溉:在大豆开花、鼓粒期要适时浇灌,採取喷灌,每次灌水公顷定额以20-30毫米为宜。农药喷洒器具:可採用符合国家标準要求的器械,保证农药施用效果和使用安全。
(4)产品收穫:大豆收穫期茎叶及豆荚变黄,豆粒归圆及落叶达80%以上时收穫,採用机械联合收割机进行收穫。
(5)生产记录:对无公害农产品大豆生产的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技术档案,全面记载,以备查阅。
  •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徵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徵:大豆籽粒为椭圆形,籽粒大小在0.5-0.8毫米之间的黄色籽粒。
(2)内在品质指标:嘉荫大豆品质优越,蛋白质含量为40.57%,脂肪含量为20.20%。
(3)安全要求:嘉荫大豆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大豆》NY5310-2005进行操作,严格执行无公害农产品农药使用的标準GB1304/050-2001,严格执行无公害农产品肥料施用的标誌GB1304/051-2001,严格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
  •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嘉荫县大豆收穫后,採取统一包装,贮藏,贮藏过程中注意保持库、防潮、防鼠、防虫、防鼠。产品使用“嘉荫大豆”农产品地理标誌。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