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胆龙威(1988年美国动作片)
《虎胆龙威》是由约翰·麦克蒂尔南执导,布鲁斯·威利斯、阿伦·瑞克曼、邦妮·比蒂丽娅等主演的动作影片,该片于1988年7月15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是好莱坞系列电影“虎胆龙威”的第一部,讲述了警探约翰・麦卡伦在洛杉矶与当地以汉斯为首的恶势力进行殊死对决的故事。
2017年12月,入选美国国会图书馆保护片目名单。
基本介绍
- 导演:约翰·麦克蒂尔南
- 编剧:罗德里戈·索普、杰布·斯图尔特
- 主演:布鲁斯·威利斯,阿伦·瑞克曼,邦妮·比蒂丽娅等
- 製片人:乔·西尔沃、查尔斯·高顿、劳伦斯·戈登等
- 出品公司: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Gordon Company,Silver Pictures(美国)
- 中文名:虎胆龙威
- 外文名:Die Hard
- 其它译名:终极警探(台湾)
- 出品时间:1988年
- 发行公司: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美国),20世纪福克斯德国分公司(德国)
- 製片地区:美国
- 製片成本:$28,000,000/estimated
- 拍摄地点:美国洛杉矶
- 拍摄日期:1987年11月2日-1988年3月
- 类型:惊悚,动作
- 片长:131分钟
- 上映时间:1988年07月15日(美国)
- 对白语言:英语、德语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0095016
- 线上播放平台:爱奇艺,优酷,乐视,腾讯(均付费)
剧情简介
警探约翰・麦卡伦(布鲁斯·威利斯饰)从纽约来到洛杉矶,见他分别已有半年之久的妻子霍莉(邦妮·比蒂丽娅饰)。他被邀请参加在一栋大厦的30层举行的圣诞晚会。然而一群匪徒却打起了大厦金库中存有的六亿多元公债券的主意。他们封锁了大楼,将参加晚会的人扣作人质。麦卡伦侥倖逃脱,只身与匪徒们展开了周旋。他先后用火警铃和无线电向外求救,却都未能成功。情急之下,他将一名匪徒的尸体从楼上扔了下去,砸在前来巡视的黑人警员鲍威尔车上,才算是报警成功。
麦卡伦通过无线电与鲍威尔保持着联繫。然而赶到的警方负责人的官僚作风却给他添了不少麻烦。他一面与匪徒作战,一面还要帮助警方消灭匪徒的飞弹发射器。匪首汉斯与麦卡伦之间展开了一场斗智斗勇的较量。而赶到的联邦调查局官员的愚蠢自大的行动更帮助匪徒们开启了金库,达到了目的。这一切都使麦卡伦的处境更加困难。
汉斯(阿伦·瑞克曼饰)在屋顶上装了炸药,企图把人质和联邦调查局的营救直升机一同炸掉。麦卡伦与搜寻他的匪徒之间进行了一场苦斗。而此时新闻记者的卑鄙行为更使霍莉暴露了身份,处境更加危险。
麦卡伦打败了匪徒,冲上屋顶将人质赶回了大楼。但他却受到联邦官员的攻击,苦不堪言,麦卡伦以一条水龙带逃离了屋顶。在巨大的爆炸中,屋顶被化为火海,直升机也被炸毁,麦卡伦这才总算没有死在自己人的枪口下。进入楼中的麦卡伦遇见了正要携款逃离的汉斯。在一番较量之后,麦卡伦救出了霍莉。汉斯从楼中摔落,得到了应有的下场。在满天飞舞的公债券中,麦卡伦带着妻子乘车离去。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
约翰・麦卡伦 | 布鲁斯·威利斯 | 滕奎兴(电影频道版) |
汉斯 | 阿伦·瑞克曼 | ---- |
霍莉 | 邦妮·比蒂丽娅 | ---- |
Sgt. Al Powell (as Reginald Veljohnson) | Reginald VelJohnson | ---- |
Karl | 亚历山大·乔杜诺夫 | ---- |
Deputy Police Chief Dwayne T. Robinson | Paul Gleason | ---- |
Richard Thornburg | 威廉·阿瑟东 | ---- |
Argyle | De'voreaux White | ---- |
Harry Ellis | Hart Bochner | ---- |
Eddie | Dennis Hayden | ---- |
Theo | 小克拉伦斯·吉尔亚德 | ---- |
Franco | Bruno Doyon | ---- |
Tony | Andreas Wisniewski | ---- |
Joseph Yoshinobu Takagi | James Shigeta | ---- |
FBI Special Agent Johnson | 罗伯特·戴维 | ---- |
FBI Agent Johnson | Grand L. Bush | ---- |
Capt. Mitchell | Matt Landers | ---- |
Young Cop | Anthony Peck | ---- |
Marco | Lorenzo Caccialanza | ---- |
Alexander | Joey Plewa | ---- |
Uli | Al Leong | ---- |
Heinrich | Gary Roberts | ---- |
Fritz | Hans Buhringer | ---- |
James | 威赫姆·冯·霍姆伯格 | ---- |
Kristoff (as Gerard Bonn) | Gérard Bonn | ---- |
Harvey Johnson | David Ursin | ---- |
Gail Wallens | Mary Ellen Trainor | ---- |
City Engineer | Bill Marcus | ---- |
Walt, City Worker | Rick Ducommun | ---- |
Rivers | Carmine Zozzora | ---- |
Ginny | Dustyn Taylor | ---- |
Dr. Hasseldorf | George Christy | ---- |
Woman | Cheryl Baker | ---- |
Man | Richard Parker | ---- |
Police Supervisor | Diana James | ---- |
Dispatcher | Shelley Pogoda | ---- |
Hostage | Selma Archerd | ---- |
Lucy McClane | Taylor Fry | ---- |
John McClane, Jr. | Noah Land | ---- |
Paulina | Betty Carvalho | ---- |
Convenience Store Clerk | Kip Waldo | ---- |
Station Manager | Mark Goldstein | ---- |
Thornburg's Assistant | Tracy Reiner | ---- |
Guard | Rick Cicetti;Fred Lerner; | ---- |
Producer | Bill Margolin | ---- |
Cameraman | Bob Jennings;Bruce P. Schultz; | ---- |
Soundman | David Katz | ---- |
Businessman | 罗伯特·莱萨Robert Lesser | ---- |
Stewardess | Stella Hall | ---- |
Girl at Airport | Terri Lynn Doss | ---- |
Boy at Airport | Jon E. Greene | ---- |
Kissing Man | P. Randall Bowers | ---- |
Girl in Window | Michele Laybourn | ---- |
Cameraman (uncredited) | Rick Bross | ---- |
Dwayne T. Robinson's Driver (uncredited) | Charlie Picerni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选角导演 | 配音导演 | 艺术指导 | 美术设计 | 服装设计 | 视觉特效 | 布景师 |
---|---|---|---|---|---|---|---|---|---|---|---|---|---|
Charles Gordon 劳伦斯·戈登 Beau Marks 乔·西尔沃 | 约翰·麦克蒂尔南 | Paula Foster Michael Alan Kahn Beau Marks Terry Miller Benjamin Rosenberg | Roderick Thorp Jeb Stuart Steven E. de Souza | 简·德·邦特 | 麦可·凯曼 | John F. Link Frank J. Urioste | Jackie Burch | 滕奎兴(电影频道版) | Jackson De Govia | John R. Jensen | Marilyn Vance | Michael J. McAlister | Philip Leonard |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来源
角色演员介绍
- 约翰・麦卡伦演员:布鲁斯·威利斯纽约警探,来到洛杉矶拜访妻子霍莉,被邀请参加在一栋大厦的30层举行的圣诞晚会,和其他宾客一起被恐怖分子扣作人质,侥倖逃脱后与匪徒们展开了周旋,最终在和洛杉矶警察的共同努力下抓住了恐怖分子,解除了危机。
- 汉斯演员:阿伦·瑞克曼恐怖分子的首领,计画打劫大厦金库中存有的六亿多元公债券,在行动过程中被约翰・麦卡伦阻扰,他装扮成一名人质,企图获取约翰的信任,甚至还取得了约翰的一支手枪。他虽是德国人,但是尽力伪装成美国口音,还给自己编了一个美国名字,但是约翰早就听出了破绽。并被约翰识破。最终他被约翰・麦卡伦和洛杉矶警察制服。
- 霍莉演员:邦妮·比蒂丽娅约翰・麦卡伦的妻子,和约翰的关係并不好,在这次洛杉矶见面之前,他们已经分别了半年之久,在恐怖攻击事件中被恐怖分子劫持为人质,最后被约翰救出,并与约翰重归于好。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来源、
幕后花絮
- 汉斯和麦克莱恩会面的场景是后来被加入的情节,因为扮演汉斯的阿伦·瑞克曼可以很逼真的模仿美国口音。
- 该片海报上最初没有布鲁斯·威利斯,因为製片方考虑到会对非威利斯影迷产生负面影响,在发现票房取得成功之后,製片方才改动了海报。
- 片中提到的Nakatomi广场的地址和电话号码是影片拍摄地福克斯广场的真实号码。
- 片中恐怖份子所说的德语出现了多处语法错误并且毫无意义,后来在德语版本中,恐怖份子的身份被改为来自欧洲。
- 布鲁斯·威利斯接拍该片的片酬达到了500万美元。
- “Yipee-ki-yay,motherfucker!”这句台词在三部《虎胆龙威》系列影片中都曾出现。
- 片中恐怖份子乘坐的绿色车身白色车顶的卡车喷涂有“太平洋快递”的字样,这辆卡车还出现在《纽约大劫案》当中,车身上的字样改为“大西洋快递”。1994年的《生死时速》中也出现了这辆车,车体标记依然为“太平洋快递”,这是曾参与拍摄这三部影片的美工设计师Jackson De Govia开的小玩笑。
- 片中卡尔用的是奥地利产Steyr AUG突击步枪。
- 汉斯的姓名出自1966年的影片《谍海飞龙》。
- 片中的“赫尔辛基综合症”实际是指“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该病症又称为人质情结,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
穿帮镜头
- 在麦克莱恩的多段打斗场景中,能明显看出使用了替身。
- 当麦克莱恩到房顶解救人质时,没穿汗衫,而从直升机上看,他却穿着白色汗衫。
- 在DVD版本中,曾称麦克莱恩用的只是一般的制式左轮手枪,但片中麦克莱恩实际拿的是贝雷塔92FS型半自动手枪。
- 在特警试图进入大楼时,可以看到SWAT队员使用的是割炬,而在随后的画面中,却听到钻头的声音。
获奖记录
时间 | 奖项 | 获奖方 | 具体情况 |
---|---|---|---|
1989年 | 第6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音响) | Don J. Bassman、Kevin F. Cleary、Richard Overton、Al Overton Jr. | 提名 |
第6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电影剪辑) | Frank J. Urioste、John F. Link | 提名 | |
第6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音效剪辑) | Stephen Hunter Flick、Richard Shorr | 提名 | |
第6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视觉效果) | 理察·艾德兰德、Al Di Sarro、Brent Boates、Thaine Morris | 提名 | |
1990年 | 第13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 | 《虎胆龙威》 | 获奖 |
2017年 | 美国国会图书馆保护片目 | 入选 |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来源
製作发行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时间 |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时间 |
---|---|---|---|
美国 | 1988年7月15日,20日 | 中国香港 | 1988年10月19日 |
中国台湾 | 1988年9月24日 | 法国 | 1988年9月21日 |
韩国 | 1988年9月24日 | 菲律宾 | 1988年9月27日(达沃) |
西班牙、瑞典 | 1988年9月30日 | 澳大利亚 | 1988年10月6日 |
芬兰 | 1988年10月7日 | 巴西 | 1988年10月27日 |
荷兰 | 1988年11月3日 | 希腊、西德 | 1988年11月10日 |
挪威 | 1988年11月18日 | 英国 | 1988年11月27日(伦敦电影节),1989年2月3日,2013年1月25日(重新发行) |
阿根廷 | 1988年12月15日 | 葡萄牙 | 1988年12月16日 |
乌拉圭、萨尔瓦多 | 1988年12月25日 | 丹麦 | 1989年1月6日 |
波兰 | 1989年1月6日 | 秘鲁 | 1989年2月2日 |
日本 | 1989年2月4日 | 爱尔兰 | 1989年3月3日 |
哥伦比亚 | 1989年4月20日 | 义大利 | 1989年6月23日 |
匈牙利 | 1989年12月14日 | 土耳其 | 1990年1月26日 |
捷克斯洛伐克 | 1991年6月20日 | 法国 | 2010年1月28日(格拉德马国际奇幻电影节) 2014年9月3日(重新发行)(修复版) |
加拿大 | 2010年2月9日(数字电影节) | - | - |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来源
影片评价
该片开创了一群暴徒占据某狭小空间,平凡英雄徒手对抗的动作片新模式。导演发挥出高度专业的动作片处理技巧,无论紧张气氛和爆破场面都拍出了让人出一把冷汗的刺激效果。男主角亦摆脱了打不死大英雄的模式化俗套,转而表现他作为平常人的心力交瘁,因而使故事更添说服力。(网易娱乐评)
该片重现点燃了观众对于警匪动作片的观影兴趣。电影以场面火爆作为卖点,其中夹杂了家庭问题、仇日情绪、伪恐怖主义等众多噱头。每一个剧情冲突安排得都是恰到好处,让观众有一种呼之欲出的紧张感。适当的幽默与调侃,也非常符合美国人在困境中的乐观精神。火爆异常的动作场面,每一次交火,约翰·麦克莱恩都是命悬一线,最后总是能够化险为夷,把观众的一颗心都提到嗓子眼儿里了,编导完全控制住了观众的情绪。(腾讯娱乐评)
该动作片令一个名叫布鲁斯·威利斯的大众英雄脱颖而出,该片也算得上是近年来惊险犯罪电影的典範之作。片中火爆的动作场面和新颖的场景设计令当时的观众大开眼界,同时也令布鲁斯·威利斯一举成为国际瞩目的超级巨星。影片塑造了一位孤胆英雄警探约翰·麦卡伦的形象。他可以说是一位典型的美国式英雄,在封闭的大楼中独自与一帮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且有一位精明首领的匪徒周旋。(时光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