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牵牛花开暗蛮浦,雨后怒泷如瀑布。——来复《送吴知府之官雷州》
2、主人摇指青烟里,瀑布悬崖剪雪花。——白玉蟾《九曲櫂歌十首·仙掌峰前仙子家》
3、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范仲淹《和运使舍人观潮·把酒问东溟》
4、两崖叠叠水中分,瀑布飞流漱石根。——金履祥《洞山十咏·小龙门》
5、欲向匡庐观瀑布,便从鼓蠡骤楼船。——吕定《游匡庐山》
6、少泊石门观瀑布,明知是水却疑非。——戴复古《括苍石门瀑布》
7、知道君家当瀑布,菖蒲潭在草堂前。——王建《送顾非熊秀才归丹阳》
8、百丈自天垂瀑布,五云佳气接蓬莱。——李攀龙《顾中翰祭告德衡二藩兼有事沂山东海》
9、舣舟却指灵溪岸,烹茗还资瀑布泉。——冯元《送僧归护国寺》
10、昙华映日千峰晓,瀑布凌风万壑哀。——彭应寿《石桥寺》
11、万籁鸣时仍瀑布,数鸦起处忽林烟。——王迈《山居即事》
12、碧山红树乱萦回,瀑布声喧万壑雷。——朱诚泳《题杂画赐门正相傧·其三》
13、谁知独夜相思处,曾看庵西瀑布冰。——李龏《寄西山僧》
14、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15、赤城绣出绮霞色,瀑布界破瑶山青。——喻良能《天台歌》
16、瀑布当寺门,迸落衣裳秋。——王建《酬柏侍御闻与韦处士同游灵台寺见寄》
17、尘心古难洗,瀑布垂秋虹。——梅尧臣《送昙颖上人往庐山》
18、月明一啸惊鸾鹤,飞入青冥瀑布南。——屈大均《西樵歌》
19、石磴悬崖翻瀑布,海门碾日上高峰。——柴元彪《登衡山宿上封寺祝融峰》
20、沧浪歌罢浑无事,抱膝閒听瀑布声。——成鹫《题画·其四》
21、岳僧近报匡庐事,瀑布房边药蕊新。——释行海《偶作·楚甸荒荒杂戍尘》
22、却因一夜芭蕉雨,疑是岩前瀑布声。——刘鳌《赠李营丘》
23、更须瀑布峰前种,云里阑干过子猷。——陈陶《竹十一首》
24、庐山之奇在瀑布,飞流千道穿云树。——屈大均《送客上庐山》
25、转忆天台松树下,倚看瀑布石桥东。——栯堂《山居四十首·其五》
26、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边。——贾岛《送田卓入华山》
27、若过石桥看瀑布,不妨高处便题名。——朱庆馀《送元处士游天台》
28、未拟炉峰看瀑布,直疑剑阁上青天。——刘崧《题关山秋霁图》
29、化工事事无复笔,一瀑布耳形万千。——袁枚《观大龙湫作歌》
30、古寺石桥风雨响,泻下半天瀑布。——史鉴《贺新郎·天台》
31、青天倒泻瀑布寒,五百大士皆顽汉。——王冕《送元本忠北上》
32、珠喷千回如瀑布,帘悬一幅似磨晶。——蔡见先《苑里八景诗·在山不浊出山清》
33、香炉倒影凌银阙,瀑布无声落紫烟。——练子宁《泛湖》
34、杏林金作坞,瀑布玉为楼。——戚继光《夏日浮麓山人方君邀同诸客游山庄》
35、飞来瀑布破青山,遂作寒流水一湾。——黄仲《瀑布湾》
36、峨峨双髻山,瀑布泻云间。——周朴《赠双峰山和尚》
37、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乔吉《水仙子·重观瀑布》
38、怪来烟雨落晴天,元是海风吹瀑布。——皮日休《寄题天台国清寺齐梁体》
39、华严瀑布高千尺,不及卿卿爱我情。——苏曼殊《本事诗·春水难量旧恨盈》
40、千寻瀑布侵肌冷,四季间花扑鼻香。——梁白《题徐氏金湖书院》
41、朝阳照瀑水,楼阁虹霓中。——刘禹锡《送僧方及南谒柳员外》
42、长松瀑布饶奇状,曾有仙人驻鹤看。——朱庆馀《题仙游寺》
43、绝顶峰攒雪剑,悬崖水挂冰帘,倚树哀猿弄云尖。——张可久《红绣鞋·次韵剑击西》
44、砅崖瀑布泻明月,惊溜触石调焦桐。——廖则逢《青龙岩》
45、或时策杖瀑布间,或时坐远临高岵。——康海《寄滕子冲》
46、翠微关上近,瀑布林梢悬。——刘长卿《关门望华山》
47、瀑布洒面吹凉风,乱山一线通人踪。——周长发《过缙云县》
48、眼无庐山瀑布泉,暗滴石上时淙淙。——杭淮《张洞纪游用万弘德上舍韵》
49、瀑布从高看,匹练更长矣。——袁枚《至黄厓再登文殊塔观瀑》
50、洞峻猕猴入,天晴瀑布悭。——徐照《游雁荡山八首·灵岩》
51、花龛瀑布侧,青壁石林杪。——崔颢《游天竺寺》
52、云中瀑布冰期雪,月下瑶池雨后山。——于右任《三十五年八月十二日,夜宿天池上灵山道院,不寐有作》
53、灵源双瀑布,千古得清音。——汤乂《白鹤禅寺》
54、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55、瀑布飞千尺,芙蓉插九州。——张子翼《明远楼宴文学李半沙博士王雪溪用楼字韵》
56、雾色香垆上,秋声瀑布中。——皇甫汸《鄱阳》
57、夕阳岸上行枯叶,瀑布岩前听拆冰。——赵师秀《送奭上人抄化》
58、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59、匡庐瀑布推三叠,一匡移来烟雾间。——屈大均《药地禅师于青原得一瀑布名曰小三叠泉请予题长句》
60、晴雨云空飞瀑布,春风五叶长人参。——胡俨《题画》
61、瀑布想匡庐,香山葺茅屋。——俞瑊《孙氏池亭》
62、急淙瀑布千丈,飞云冒絮百重。——王世贞《飞云涧瀑布涧》
63、瀑布天上声,芙蓉眼中色。——郑学醇《初夏至城同梁明霖吴紫楼卫象亭方耀台冯允嘉集罗光徵馆得四字》
64、绝顶有悬泉,喧喧出烟杪。不知几时岁,但见无昏晓。——张九龄《入庐山仰望瀑布水》
65、赤城虚瀑布,彭蠡更波澜。——徐祯卿《庐山》
66、石豅瀑布飞秋雨,彷佛龙吟井江暮。——杨士奇《题丘氏平原十景图》
67、瀑布西行过石桥,黄精采根还采苗。——护国《题醴陵玉仙观歌》
68、烟萝交密荫,瀑布落飞湍。——孙仅《题潜山》
69、瀑布挂北斗,莫穷此水端。——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
70、归到石桥日,应看瀑布吟。——王镃《送默然上人归天台》
71、杉萝色里游亭榭,瀑布声中阅簿书。——方干《赠处州段郎中》
72、空龛掩薜荔,瀑布喷蟾蜍。——齐己《荆渚病中,因思匡庐,遂成三百字,寄梁先辈》
73、游丝飘酒席,瀑布溅琴床。——白居易《奉和裴令公新成午桥庄绿野堂即事》
74、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75、飞萝半拂银题影,瀑布环流玉砌阴。——卢藏用《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76、匡庐瀑布不可寻,忽向今朝眼中见。——唐顺之《双寿图歌为叚翁作》
77、天台瀑布寺,传有白头师。——司空曙《寄天台秀师》
78、西岭双枫南瀑布,自言曾识许旌阳。——白玉蟾《栖真观》
79、蚕月人家闭,春山瀑布多。——赵师秀《德安道中·餐馀行数步》
80、瀑布挂江北,望者江南猜。——徐渭《对岸观崖大瀑》
81、迢迢望白云,瀑布声许悍。——张雨《次韵晋卿翰林赠陈秉彝》
82、一峰初上晓松哀,瀑布声闻客绪开。——郭之奇《憩庐山东林寺和王阳明先生壁间韵》
83、振衣瀑布青云湿,倚剑明星白日寒。——李攀龙《杪秋登太华山绝顶·其三》
84、瀑布签寒,涧落水帘,木绕山尖,猿啸虎张髯。——杨景贤《杂剧·西游记·第五本》
85、北面香炉秀,南边瀑布寒。——齐己《寄楚萍上人》
86、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87、山云檐下宿,瀑布空中落。——陈煇《山水图》
88、盘牖先思当瀑布,看云旋拟著桃笙。——汪炎昶《江伯几新覆雪矼草堂》
89、飞瀑正拖千嶂雨,斜阳先放一峰晴。——林则徐《即目》
90、童君高住五老峰,卧看瀑布悬晴空。——郑真《题山水图》
91、昆仑西北星连海,瀑布高低汉倒流。——汪道昆《九龙潭》
92、岩面郡楼前,岩崖瀑布悬。——陈瞻《题朝阳岩》
93、瀑布悬空青,初阳互明灭。——王恭《松林观瀑图》
94、时添瀑布新瓶水,旋换旃檀旧印灰。——齐己《自贻》
95、五月半间看瀑布,青城山里白云中。——贾岛《送灵应上人》
96、风撩瀑布雨喷面,天堕石梯云满裳。——文林《雁荡》
97、殿灯摇佛影,瀑布杂钟声。——薛嵎《雁山纪游七首·能仁寺》
98、蛛网藤萝挂,春霖瀑布垂。——齐己《假山》
99、松杉上接瀑布落,藤萝下拂云光低。——姚鼐《望庐山》
100、但见瀑泉落,如潈云汉来。——李白《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
101、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李梦阳《开先寺》
102、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李白《望庐山瀑布二首》
103、渴后遥观瀑布飞,游人烟火绕青藜。——徐渭《至东天目之第四亭观瀑布》
104、匡庐瀑布故有名,几回坐饮龙池清。——邵宝《开先僧送泉水》
105、赤城道远明霞画,瀑布声寒月照冰。——张师德《送僧归护国寺》
106、灵岩瀑布日夜悬,下有野雉雊远田。——张时彻《还山行赠林屋山人》
107、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108、香炉瀑布微如线,欲决天河泻上池。——王守仁《望庐山》
109、万丈岩头瀑布垂,玉泉拖地雪霏霏。——黄非熊《瀑布泉》
110、若余姚之瀑布兮,尤茶经之所夸。——孙因《越问·越茶》
111、瀑布悬珠溅紫芝,山猿恐我呼杖屦。——白玉蟾《周唐辅仙居庄作》
112、急雨檐喧瀑布,密雪瓴敲碎玉,幽阒兴尤长。——林正大《水调歌·听说竹楼好》
113、倒挂银河分一脉,擘开玉峡出双龙。——杨万里《又跋东坡、太白瀑布诗,示开先序禅师》
114、庐山瀑布天下闻,白河倒泻千丈云。——来复《题庐山瀑布图》
115、瀑布依真境,何曾与世同。——释文珦《石桥瀑布》
116、西峰残照东,瀑布洒冥鸿。——齐己《寄阳岐西峰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