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不一样:八百年金融危机史》_读书笔记700字
四星推荐!本书可以作为研究全球金融危机的基础书籍,特色在于构建分析框架的数据库不仅宏大深远,而且覆盖66个国家和地区,跨度八百年。第一作者Carmen M. Reinhart,现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欧元之父蒙代尔的弟子。曾供职于贝尔斯登的首席经济学家兼副行长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二作者Kenneth Saul Rogoff不仅是经济学大牛,更是神童。曾任国际货币基金首席经济师,少年时已是美国国际象棋冠军,现在是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教席教授。本书重点关注主权债务危机和银行危机。
“这次不一样”是本书的主线,作者以为这个“综合征的本质很简单,它源自人们心中一种根深蒂固的信条,即认为金融危机是一件在别的时间、别的国家,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金融危机不会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原因在于我们做得比别人好,比别人更聪明,同时我们也从历史错误中吸取了教训。于是我们宣称旧的估值规律已经过时。但是不幸的是,高度杠杆化的经济可能会在金融危机的边缘悄然运行很多年,直到外部环境的变化或者偶然性因素触发信心危机,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本书可与威廉·戈兹曼教授的《千年金融史》、霍华德·马克斯的《周期》和瑞.达利欧的《债务危机》比对阅读。对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演变细节可参阅本·伯南克的《行动的勇气》和艾伦·格林斯潘的《动荡的世界》。要说本书的缺点,那就是没有在数据基础上形成方法论,既没有达利欧对于债务危机的梳理后的路径总结。例如将债务危机分为通缩性债务危机和通胀性债务危机。将典型通缩性债务周期分为七个阶段,后者划分为五个阶段。如此,研究和拆解债务危机会从归纳走向演绎,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