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的逻辑(增订本)》_读书笔记1100字
市场的基本逻辑是:如果一个人想得到幸福,他(或她)必须首先使别人幸福。更通俗地讲,利己先利人。比如说,生产者要获得利润,就必须提供消费者满意的产品或服务,为消费者创造价值;企业家想要有雇员追随,成为他人的老板,就必须给雇员提供足够好的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并对后者的行为承担连带责任;工人要得到能维持家庭生计和改善生活的工作机会,就必须生产出客户愿意购买的产品。市场竞争,本质上是为他人创造价值的竞争。不能为他人创造价值的企业,必然在竞争中被淘汰。市场的这一逻辑把个人对财富和幸福的追求转化为创造社会财富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由此,才有了西方世界现代化的崛起,也才有了中国过去40年的经济奇迹!
经济学从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开始,有两百多年的时间,取得了很多进步,但也走了好多弯路。也就是说,后来出现的经济学理论不一定比亚当·斯密那个时候的古典经济学更正确、更深刻。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从某些方面看是进步的,但总体看可能是一个倒退。计划经济理论跟古典经济学的市场理论相比较,也是一个极大的倒退。所以,学经济学的人有时候要回过头来重新注意古典的东西,要从这些古典的东西中寻找理解我们现在问题的非常杰出的思想。现在国内经济学仅仅关注一些数据模型,但现在的经济学家里边,真正突破亚当·斯密的人少之又少。亚当·斯密的基本思想是研究国民财富增长的本质与原因的。后来的经济学变成了研究资源配置、研究均衡,变成了一种静态的研究,而不是研究进步和变革,我们把很多注意力转移到了不太重要的地方。
亚当·斯密的理论认为,财富的创造来自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力的提高来自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来自劳动分工,而劳动分工受市场规模的限制。这样,市场规模越大,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就越高;分工和专业化程度越高,技术进步就越快;技术进步越快,国民财富就越多;国民财富的增加又进一步扩大市场的规模,如此循环不断,导致持续的经济增长。这就是社会进步的基本逻辑。
对于企业发展亚当·斯密讲到,市场的范围(规模)很重要,如果市场很小的话,不可能有很细的分工,市场的规模越大,参与交易的人就越多,市场的分工就会越细,技术进步和财富的积累就越快。实践证明,现代世界级企业都完成了全球化规模,它们通过良好的品牌赢得信誉,依靠科技和创新不断提升生产力,利用高效的合作整合全球的人力资源和生产资料,最终他们让他人幸福也获得了自己的幸福。
张维迎教授的《市场的逻辑》一书言简意赅,深入浅出,特此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