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边际成本社会》_读书笔记1000字
纯阳书评一百一十七之《零边际成本社会》
本书讲的是大问题,事关未来人类的社会制度,事关资本主义的前途和命运。100百多年前马克思提前给资本主义判了死刑,1993年苏联解体后,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中却断言资本主义万寿无疆,而本书试图再次敲响资本主义的丧钟。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灭亡的逻辑是私有产权和社会化大生产的深刻矛盾,以及这种矛盾所催生的对有产者和无产者的奴役,对人的异化终将被人自己打破。而本书的逻辑是两方面,一是资本主义追求极致生产力,而极至生产力的结果是产品边际成本为零,所以资本利润为零,也就是说资本终将成为自己的掘墓人。二是人类经济范式包括三个要素:信息、能源、物流,信息已经边际成本为零,而在可预期的未来随着物联网、AI技术的发展,可以确定能源、物流成本也接近于零,私有产权将像资本主义诞生以前一样失去价值,没有意义。(转微信)
那么问题来了,资本主义终结以后新的社会结构是什么,马克思的回答斩钉截铁,是共产主义,而本书作者却欲说还羞地称之为协同共享社会。不管两者差异有多大,至少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是乐观派,都认为未来天下太平。但是我们按照本书作者的逻辑再深入思考一下,会发现事情绝非那么简单,出现人类悲观结果的可能一直存在,甚至更符合逻辑。未来生产力高度发达,边际成本为零,人类无需生产,那么人类干什么,人类如果无所事事的,个体的价值如何体现,这样的话人类还需要协作吗?作者没有谈这么深,交了白卷。按照马克思的说法,物质极大丰富以后,人可以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但是人的全面发展又如何定义?这些都看不清楚,不过有个问题倒是能看地明明白白,科技是人类的工具,人脑的外化,历史地来看其发展速度呈指数级曲线,而人类大脑进化速度缓慢得多,而且两者之间速度差还在不断扩大。这种局面就可能导致两个风险,一是未来技术能力极大,而人类进化过程中积累下来的非理性属性在可见的未来无法消除,所以可以想象未来前所未有的能力掌握在大量无所事事且经常处于非理性状态的人手中,是何其危险地一件事啊。另一个风险来自于技术,就在今天谷歌AI研发的AI首次超过人类的AI,相信几十年以后回看今日,绝对会把这一事件当作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理程碑式事件,照此发展,现实版的终结者不是没有可能。
按照马克思和本书作者的观点,资本主义是其自身的掘墓人,那么这个逻辑是否适用于人类社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