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战神粟裕》_读书笔记_500字

《战神粟裕》_读书笔记500字

一切要靠打胜仗来解决
粟裕是职业军人,没有留洋背景,黄埔经历,靠在根据地游记站的经验成长。粟裕打胜仗的主要原因:
1、集中兵力攻其一点:粟裕兵力除了渡江战役之外,哪怕在淮海战役也是以60万对阵80万,往往处于绝对劣势。然而粟裕却从游击战中坚持于打小仗,虽然总兵力不足,但聚其一点,针尖式插入,再少的总兵力也能形成局部的优势兵力。这正是当前项目管理的敏捷思想,一次只办一件事,不结束之前不办新事。
2、敢于担责:粟裕多次与毛泽东的中央军委意见相左,但粟裕往往先肯定毛的思路,然后不屈不挠但又姿态放低地坚持己见,曾三次电报坚持在开阔地打歼灭战,并且多次在前线先斩后奏。正是这种实事求是一心胜利的态度,让他不像国民党高级将领一样,在战场受到蒋介石的牵制。但这必须有不计较个人得失的“虎劲”,也埋下了不被毛喜欢的祸根,毛一方面爱其才,享受前线胜利的快乐;另一方面厌其独,不事事汇报,切法掌控。而反观国民党军队,在前线听从最高统帅指挥,打仗输了,是因为遵从蒋的指导,所以个人无碍;而若打仗赢了,则埋下拒不执行命令的祸根。
3、粟裕的成功,也有国民党太弱的因素。装备精良、人数众多,但将领各怀心事,主帅顾虑重重,焉能不败?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