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和力》_精选读书笔记1100字
当婚姻遇到亲和力
—我读歌德的《亲和力》
在本书的前言中,译者说:第一次婚姻总免不了带有偶然性乃至一定层度的盲目性;第一次的选择很难就是最隹的选择,更不可能有绝对的和永远的最佳选择。所以,人的终身大事,实际上是由不受或者不完全受他的意志和感情所支配的偶然性也即“命运”所决定。同时,人受着同样不由他支配的亲和力推动,常常又不能顺从自己的“命运”,于是就生出了无数“千古知音难觅”和“恨不相逢未嫁时”的慨叹,酿成了无数的恋爱、婚姻和家庭的悲剧。
这本书探讨的是一个巨大的命题,仅靠一本小册子就讲清楚自己的观点,也只有歌德这样的大作家才能掌控。
伟大的作家说话就是有水准。人和人之间的吸引力叫亲和力,放到婚姻里,两个人因为亲和力彼此吸引从而产生爱情走到一起,走入婚姻。在这之后,因为亲和力,跟其他异性亲近,再度产生爱情,婚姻解体。歌德在本书里探讨的是纯粹的感情问题,无关责任,无关道德。
他把问题极简化。
对孩子的责任部分,他说:“如果做父母的以为自己的存在真的对子女必不可少,那只是他们的痴妄。”
关于父母,在主人公们出现再次选择的时候父母都不在了。
关于社会舆论,他们是贵族,在当地地位蛮高,那些个风言风语基本上伤害不了他们。
好了,这样就可以讨论纯粹的亲和力问题了。
当城外的爱情遇到城内的婚姻,该怎么办?恰恰好,夫妻双方同时都出现了一个爱人。离婚,各自跟爱人结婚,就像卯榫那样严丝合缝,恰恰好。
歌德塑造了奥蒂莉这个天使一样的女孩。死去的孩子象征着责任。爱昏了头的爱德华可以不考虑。但是奥蒂莉为了责任,面对着爱德华火一般热烈的爱情,自己也怀着对爱人真挚的爱,赎罪一般,苛守着自己,直至放弃了生命来守卫。对天使来说,打破婚姻,放弃责任,是万万不可的,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界限。
做为读者,可能会忍不住一声叹息,为什么不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就一步之遥而已,婚姻又不是一道枷锁嘛。
婚姻是因为爱走在一起,或者因为条件走到一起,或者是糊里糊涂走到一起,不管怎样,在一开始的时候“共白首”总是共同的愿望。
当第一次婚姻失败做二次选择的时候,心里的彷徨和慎重都是前所未有的。爱德华的第二次婚姻奥蒂莉是看在眼里的,当时他的眼里只有夏绿蒂,这个婚姻是有爱情的。因为她的再次出现,无敌的亲和力就这么打破了这个婚姻。回到开头译者这段,不能要求第一次婚姻就是一辈子,那么第二次呢?是不是应该更理性更成熟一些了呢?奥蒂莉一边无法停止去爱爱德华,一边又要克制自己不可以破坏他的第二次婚姻。
遇到一个人,亲和力来了,就在一起。说句大俗话吧,婚姻不是儿戏。是承诺,是责任,是要“在一起”。所以,奥蒂莉是天使。有爱,也会克制爱。
婚姻需要亲和力。婚姻更需要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