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全集(第一卷)》_读书笔记700字
吾少时,初读先生大作,除却朦胧晦涩之感再无其他。及稍长,再读先生,不禁拍案叫绝,引为奇文。斗转星移,岁月蹉跎,如今早过而立的我,工作生活平淡无奇,常有百无聊奈之感。为着驱除这无聊,偶有闲暇便读些文章,先生之文便是指路之明灯,照我于暗夜中前行。
这篇集子分为三部分,《坟》、《呐喊》和《野草》。其中《呐喊》早已熟读,《坟》与《野草》首次通读。先生的文章总能引我共鸣,读来或义愤、或自惭、或警醒、或顿悟,总之颇有感以至不发不快。今择录部分印象深刻之篇章,浅谈愚见,聊以自慰。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针对封建家庭父子关系,先生提出超越时代局限的论断,即“本位应在幼者”、“置重应在将来”。时光越百年,先生当初的希冀如今终于实现。纵观世纪之变,这算难得之进步。
《未有天才之前》,任何时代都渴盼天才,然而“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天才产生长育的土壤是民众。可悲可叹的是百年之后的今天,教育市场化,民众功利化,愚昧的国民企图以“培训班”生产天才。土壤污染,培育又不得其法,致使国人离诺奖越来越远。
《狗的驳诘》,在势力眼这方面,人永远不要和狗比,那只会自取其辱。《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不要跟人抱怨,聪明人除了暗地嘲讽啥也不帮,傻子会被你连累,最终你成为孤家寡人。
最后,借用书友的观点总结来看,当今社会较之百年以前,除了生产力,国民思想境界并无多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