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_读书笔记_800字

《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_读书笔记800字

“中国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是谁?”如何界定“中国”。“我们自己何所归属”?什么是“华夏”?什么是“中国”?本书的各章分别讨论每个时代的变化,将“中国”观念做了比较详细的厘清,从各种现象的交互作用来观察整体的变化。
作者将“中国”看作是一个复杂体系的共同体。这一个共同体的涵盖面,在时代上,从新石器时代的情况开始讨论,最后结束于皇朝体制的终结。也就是1911年满清覆亡,中国建立新的体制。
在每个朝代,“中国”的内容都不一样。经过夏商周三代长期与连续地融合,中原文化将四周的族群和文化吸纳进来。到了春秋战国,更把这一文化拓展到黄淮江汉,形成一个共同体坚实的核心。到秦汉时代,则以“天下”格局不断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终于奠定“中国共同体”。虽然数百年中古时期,中国共同体经历变乱,南北分裂,外族进入,但包括匈奴、鲜卑、氐、羌、羯等各个族群,仍在中古时代的中国共同体中实现了“人种大融合”。
到了隋唐时代,此“中国”已非彼“中国”,但新的大一统王朝吸收了南北两方面的新成分,又一次开启了具有“天下”格局的“中国共同体”……
蒙元时代把中国带入欧亚一体的大世界,成为“早期全球化的前奏”;夹在中间的明王朝,又使得南北经济重心彻底逆转,带动了西南边远地区的开发,强化了中国核心区域的文化同一性。到了清代,台湾并入州县,西南改土归流,回部、西藏、蒙古等族群和区域纳入版图,使得“华夏/中国”真正成为一个疆域广阔、族群众多、文化复杂的大帝国。
可是,恰恰是这一点让许先生非常警觉,因为这个不断变迁的历史给“华夏/中国”论述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这种两元的帝国结构,引发中国疆土究竟该如何界定的困难”。
“有的民族以自己的历史为耻,有的民族简直没有历史可言,有的民族则因为自己的历史核心空无一物而忧心”。可是,“华夏/中国”的历史却不同,它不是缺乏历史,而是历史太多,它不是只有一个历史,而是拥有好多个彼此交错的历史。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