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日本寺庙巡礼(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097)》_读书笔记_1000字

《日本寺庙巡礼(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097)》_读书笔记1000字

作为一篇出于未留学或游学过日本的、非涉及日本人文学科专业出身的作者所写的游记来说,这本类似旅游指南的小书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比如说把日本有代表性的寺院挑出来,结合中国古代佛教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以及日本史上的一些小故事来介绍,再加上作者流露的(或者是表现的?)“随意”式写法,能带给读者临境感并加深印象。这是好游记的基础。
不过平心而论,这本小书如果作为博客或者免费发放的旅行指南手册还可以,如果是需要读者去花钱购买的读物,还有以下几点令人困惑或者说遗憾的地方。
首先,关于作品定位。标题是“日本寺庙巡礼”,可是文中只有“寺”而无“庙”。无论中文还是日文,“寺”和“庙”的定义是不同的。
其次,是对寺院巡礼目的之认知。这也是对作者认知程度的最终疑问。我们为什么要礼佛,为什么要去寺院?难道只是为了一段“我看了,我去了,我写了”的文章吗?所以,在文中不采用电影论的方法,却总用近代电影来解释一些美学(包括佛教美学)的写法,这些即使可以忽略不计,也无法忍受作者“要了解天台山本山,最好先复习一遍电影场景”的认知。毕竟,寺院巡礼不需要现代电影来升华。如果需要寻找电影中的场景复原,就不要把电影细节和史实揉在一起写。①寺院缘起②和寺院有关的史实③和寺院有关的传说④电影片段的四个要素中,前三个和第四个的差距太远,在类型和手法上不属于一层。
第三点,关于一些基础知识上的错误。中止遣唐使的派遣有很多原因,在中日两国很多书籍和论文上都有提及。绝对不是“因为圆仁的经历,停止遣唐使”的派遣。另外,除了日本自己创作的佛经(伪经)外,佛经基本上是“汉译佛典”,不存在“日本翻译的心经”。玄奘版心经与奈良版心经的两个字差异,是缘于佛经抄写时的错误,无论哪个版本都是“汉译”。作者连这么基础的知识都没有吸收就去抄佛经,令我很吃惊类似种种,就不一一提了。
我在想,作为一个知乎日本旅游版的作者,为什么会犯这么多错误?为什么作品会让人感觉“高入低出”呢?哦,我又想,可能是专业不对口。哦,我再想,那么可不可以走走心把好的素材仔细打磨一下,让它不流于表面功夫呢?至少要让我这样的一般人士也不要发现这么多破绽。
另,现在日本很多有名寺院都有中文简介,甚至有中文网站。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