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赏析》_精选读书笔记1000字
季羡林先生推荐读苏轼诗词,推荐原因:苏轼是当时不可多得的人才—诗词、书法、水墨画、政绩皆颇有建树。遂拜读。
苏轼这样描绘自己的一生:“心如已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生为官,三起三落,被派往杭州、黄州、惠州、儋州等地,一生如浮萍般漂泊。在40多岁时,还卷入“乌台诗案”这样历史性冤假错案,贬至偏远地区十余年。最后索性想开了,在惠州开垦了一块“东坡”之地,逐渐变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与世无争佛系心态。
读苏轼的词,一方面感叹他的学问之渊博,可以句句用典却又有所变化;另一方面读着也很揪心和堵心。作者写作时堵心,一定会把心境传递给读者。诗词集中,大部分描写他郁郁不得志的情景。从景写到人,从人写到事,从事写到情志,是苏轼很多词作的一大特点。比如:这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用变化无常的天气形容自己仕途的漂泊动荡,然后托物言志—“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无论变化多端的天气还是漂泊无定的仕途和人生,苏轼都以超然姿态处之。这样的词不胜枚举,读着妙,却也堵心。
有少数词读着还是很畅快的,是作者想开了之后,完全无所谓的态度对待命运时,笔下的词也跟着欢快起来。比如:
《江城子》
“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
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
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
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
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余龄。”
作者自比陶渊明,俯身躬耕,自己的地里雨水充沛,喜鹊报喜,望着美景想我现在老了,就凭这番景色寄托残年吧。人要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学会自洽。否则只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发现苏轼的词,每每结尾都简洁有力,意味深长。挑选几个慢慢品: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临江仙》
“几时归去,做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行香子》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定风波》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鹧鸪天》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洞仙歌》
苦难生超然,超然生文思。很多伟大的作品都是作者在郁郁不得志情况下做的。可能不完美才能成就完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