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孤独的旅程》_精选读书笔记1000字
一直不明白这本随笔为什么要叫“生命是孤独的旅程”只到读到《六棵树》才有点明白,我原先以为就是他认为生命短暂,大部分人生活皆苦,很多苦难最终要自己承担之类的,也是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下去的,而且,在文中,他也写出了许多孤独者的苦难。这些孤独者可能有自己的家庭、亲人,看似并不孤独,但是他们的事迹,或者不是他们的事迹,而是与他们亲人相关的事迹,能够让人了解那种孤独。
在读那些故事的时候,隐隐约约感受到作者在写人、写事、写物、写景之时好像写出了点不一样的东西,他仿佛在向我们透露些他真正思索的事情,像是他对于人生、生活、生命、岁月、灵魂的思索,他在看到、听到、或者是想象到的这些事情中的思索。
读到后来,也开始想起自己生活中的一些旧事。也开始思索。无论是经历过的,还是听别人说的,亦或是自己想象该如此的。而我也忽然觉得,每个人都会像是一个过客一般,默默记录些生活中的人、事、景。再从中品味,就像是以一个平稳的速度走过了这些,越走越孤独。
所以每个人不管他做什么工作,不管他地位显赫还是平淡无奇,哪怕他有母亲陪伴,哪怕他有妻子相随,哪怕他身边聚集着一大批恰如其是的友人,我也知道,或许有一个噪音不显的夜晚,亦或是某个普通的白日,他会坐在那里,回忆起走过的路遇过的事,那些普普通通的事,然后就像是游历一般,思绪飘向远方,而后化身为转述者,向别人诉说着那些存在或不存在的故事。而他,也会细细品味那些事吧,可能至少有一刹那,他是孤独的。他可能会像作者那样仿佛能看到那颗白桦;仿佛就在那六颗树的身旁;仿佛就是松云寺里的那颗松,不见寺庙唯有屹松;仿佛看见了小白菜的命运;他会回想遇过的那些人那些事。他或许有一刻很想要表达些什么,却发现自己的日子一如即往,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或者桌子上,亦或是已经走到了门边,他无法绕过这些,只能将孤独藏在沉默中,他的孤独或许并不希望有人能够发现,因为他接受了这份孤独,并且选择了继续。因为生活就是这个样子。平凡且美好,就像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那些石油人,就像棣花村里的那些农民。生命是段孤独的旅程,这份孤独永远是份短暂的孤独,在心头闪过的刹那像是崖边略过的一道光,不长久。孤独过后,生活依旧。接受它,每个人都一样,有喜悦,有苦恼。不变的只是某一瞬间萦绕而来的孤独,还有坚韧。
为什么活着,怎样去活,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也不去理会,但日子就是这样有秩或无秩地过着,如草一样,逢春生绿,冬来变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