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物语》_精选读书笔记700字
《故宫物语》的第三部分,对于很多考据党来说是一个大彩蛋了,野岛刚亲自采访两地故宫院长和知名文化人士的记录中可以发现,台北故宫即使在和平时期,依然因为台湾政局的变化而试图自我改变,比如有的院长认为,故宫不应该只局限于展示中国文化,更应该如同大英博物馆一样,去展示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
不出意外的是,这样的论调受到了很多反驳,且不论可操作性,这样的论调不仅仅是为了博物馆的转型,更在于部分政党试图在台湾岛内实行去中国化。
这本书试图通过多个层面去解读台北故宫的故事,但是这些故事都绕不开政治因素,不论读者喜欢还是不喜欢,故宫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都绕不开政治的影响,与其装聋作哑,倒不如坦然面对,也正是有着直面问题的勇气,才能够让人们了解到真实的历史以及对历史的反思。
其实作者台北故宫的产生就是政治变革的产物,而且将继续受到政治的左右。且不说和大陆的政治关系,就是台湾,在两个政党的轮替下,故宫的命运就很不同,我对于林曼丽主张博物馆对社会的服务贡献为第一优先还是赞同的,她下功夫去引起社会关注,从改变组织架构去吸引大家来到博物馆,进而喜欢博物馆,这个方向是没有错的,传统的以“保管”为第一要务的故宫观念已不适于当代的故宫存在价值了。
随着大陆经济的飞速增长,国力增强,流失到海外的文物越来越多的回流到国内,这是一个必然现象,国家经济是文化的根基,故宫文物代表我中华最璀璨的文化,两岸故宫文物本是同根,希望有一天这些分离的宝贝能再聚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