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全集)》_读书笔记1700字
由于是硬科幻,对于从未涉足过相关领域的文科生来说还是有一点不友好的,有些物理原理难以理解,但是情节、人物、语言都是满分������。(以下为笔者一点琐碎的想法)
因为是囫囵吞枣式的阅读,所以我对情节设置并未有过多的思考,但是于我印象最深的即是丰富易懂的喻体,对于相关专业知识匮乏的以我为代表的相当一部分受众而言,真的是非常形象,类似雪地、水滴、黑暗森林等等。(下面这些也是)
未来像盛夏的大雨,在我们还不及撑开伞时就扑面而来
“他从未长大,但从未停止成长”
他的声音细若游丝,但却像蛛丝一样柔韧,难以被拉断
使得木星的这一片区域像滴落着荧光雨点的池塘。
个人认为最富深意最有意思的比喻是将人类比喻为虫子蚁群甚至是襁褓婴儿,与高等文明的技术相比,人类即相当于虫子;与三体文明的井然有序相比,人类在缺粮少食时的混乱像极了抢食的蚁群;与外太空过早地参透宇宙规律并利用规律作为武器相比,人类仅仅从外部的宇宙中窥得些许奥秘,但又因惧于外部危险而紧紧关闭大门,极想刚刚离开襁褓的幼儿。
小说名为三体却不直接写三体文明,是作者行文的一大特色。仅就第一部而言,是故事的开端,大量笔墨用于说清前因后果,自然大量提及三体文明;而在第二部第三部中,则以人类故事为主,其间夹杂着些许有关三体的叙述。从大量描写地球文明的文墨中,我们能看出人类对母星的归属感及作者对人类文明的认同。娓娓道来的一个个人物故事,不仅不让读者因琐碎而生厌,反而更增其从地球故事中探索三体奥秘的欲望。
我个人认为《三体》之所以能够写得气势恢宏,给人一种广袤深邃的无穷感觉,与其特殊的人物设定、多线并进的情节设置是密不可分的。
从汪淼到叶文洁,从面壁者到执剑者,从章北海到关一帆,再到进入三体文明的云天明,他们都可以在一瞬间坚定希望,在一瞬间成为救世主,更一瞬间深感地球生命于宇宙的渺小与脆弱。他们身上没有“我想即我能”主角光环,更多的时候我们见证了他们在面对高级文明的无力与绝望。作者并未给每个主人公安排特定的下场方式,只是草草带过,乃至在故事中被遗忘,粗犷的笔法无不诉说着宇宙的肃杀与苍凉。
小说中我比较喜欢的体现科幻的部分即是全新的道德观念与生存方式,在五艘舰队远离地球彻底成为宇宙人类时,诞生了全新的生存方式,“建立极权只需要五分钟”。当程心与关一帆成为最后的人类时,他们的结合虽然出人意料、令人瞠目,但也是最自然的结果。这里摘选一段评论“本以为最不可能相见的人(程心和云天明)可以见面了,可最终还是不可能相见。”
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一段题外话:云天明大概是不少女性的理想男性了。垂死之际虽得一笔财产,他却愿用它换一颗星星送给一个曾给自己驱散阴霾的女性,这样的超脱、这样的重情,已是不易。不宣誓忠于人类,他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判断;冒死向人类传达讯息,他是勇敢机智的代名词;不管是否相见,不管相隔千万年,他还是愿意送给她一个微型宇宙,真的是用情至深、重诺至极。)
最令我惊讶的有两点内容:
一是第二部结尾描绘的生活极其美满,以至于我一霎那产生了小说到了终章的错觉,但转念一想小说以三体为名,必然需给三体文明一个合理的结尾,由此合理地引出第三部(在第三部结尾又证明我错了)。
二是到了第三部结尾时吃惊于小说已经结束了,按照我之前的想法,应该在到达新宇宙后才算是美满结局,而小说偏要在新一个危机开启时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无限遐想。
最令我感慨的是人类世界的爱,不同于其他小说将爱作为人类的特长,相较于残酷老练的其他文明,人类的爱则是软肋。由于对三体文明的友爱,引来了三体危机;由于威慑时代盛行的母爱,第二任执剑者未能成功威慑到三体世界。
大致描述一下阅读感受就是做了一场梦,梦里一览地球文明于宇宙中的存在,偶尔有几个人被历史铭记,但最终无一例外都被时间的风尘掩埋。“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愿地球文明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