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企鹅欧洲史·地狱之行:1914—1949》_读书笔记_800字

《企鹅欧洲史·地狱之行:1914—1949》_读书笔记800字

这本书双十一读完的,严格说来也是超期了。一直不知道要说些什么,疑惑太多太多了…
几天后又和朋友去看了《他们不再老去》,英军老兵口述一战。
有位老兵的大意是:“战争突然就宣布结束了,没有觉得很悲壮,也没有觉得酣畅淋漓,一切然而止”,当时我就想,20年后,“酣畅淋漓”的那场战争就来了。这是否意味着一战的结束,实际上是二战的开端?
战争将让人类的兽性越走越远。回到英国家乡的老兵们,受到了“冷遇”,一下火车,换上了常服,下火车的那一瞬间伴随着他们失业了,火车站大批退伍军人,茫然而不解的眼神,还有家长人民对他们的仇恨。
英国人民不知道他们参战的意义,甚至怀疑战争是否真实存在。一位在酒店工作的军人退役后重新回去工作,他的同伴问他:“你干什么去了?去值夜班了吗?”看吧,这就是人类的忘性,人类的残忍,和人类的自我排解。
何为民主,何为专制,共产主义怎么就在苏俄和中国产生,却只在中国扎根,为什么共产主义被民主的欧洲排斥。计划经济就认为是共产主义的标配?为什么天然仇视犹太人?说实话,这本书没有给我完全的答案,困惑反倒越来越多…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有一段文字,倒是让我更有兴趣:“俄罗斯人永远也不会真正开化的,因为他们开化得太早了。彼得有模仿的天才;但他并没有真正的天才,没有那种创造性的、白手起家的天才。他做的事有些是好的,但大部分却是不合时宜的。他看到了他的人民是野蛮的,但他一点也没有看到他们还没有成熟到可以开化的地步;他想要使他们文明,而当时所需要的却只是锻炼他们。彼得首先是想造就出来德国人或者英国人,而当时却应该是先着手造就俄国人;由于说服他的臣民们相信他们自己乃是他们本来所不是的那种样子,从而彼得也就永远妨碍了他的臣民们变成为他们所可能变成的那种样子。”
每个国家的人民有属于他的样子,而成为了他那种样子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