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新版)》_读书笔记500字
这本书连续看了三周了,在大学时看到了室友一本纸质的厚实的《文化苦旅》,当时只是简单翻看了几页就把刚立起的多读书的flag推倒了,没有兴趣或者说没有脑力看下去了。这次重见新读这本书,终于看完。散文的形式以及作者的写作深度、广度,思考的角度都是自身阅读的困难。本以为散文可以如朱自清,语言优美而深刻,本书确让人觉得处处是简洁可又深奥难懂。开始的几篇写甘肃道士塔的悲愤、敦煌莫高窟的奥秘与惊叹;鸣沙山的软沙温柔至极却又可恨至极;月牙泉突然而至的惊喜与静谧;阳关雪的悲壮与寂寥。这些凡是读了的人都会在心中定下一念:去敦煌。
关于中国文化的落寞与被忽视,被现代所挤占,作者深感惋惜,读者会有同感,作者的文化苦旅也就是去探寻最原始最单纯的文化,从这些最初中找到生命的意义。
但在和西方的文明对比时还是觉得有点片面,作为传承最久的中华文化有其坚韧,隐忍而延续至今,这是其他文明所不能企及的。
读这本书还是有很多的不理解。
“不为那越来越高的山顶,只为这已经画下的曲线,爬。不管能抵达哪儿,只为已耗下的生命,爬。无论怎么说,我始终站在自己走过的路的顶端——永久的顶端,未曾后退的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