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_精选读书笔记500字
华叔近60岁依旧那么谦虚,像我这种20来岁的小伙子还在努力的寻找自己声音。
这本杂文集给我的感触是详尽的说出了余华这在中国的一生是如何形成自己的思想,以及他的文学道路。每次看他的书都有着鲁迅的既视感,但是他喜欢用一些隐喻。
他说的话很容易就引人深思,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国有句俗话叫‘抱着孩子找孩子’,一个母亲抱着自己的孩子焦急的再找自己的孩子,却忘了孩子就在自己的怀里。”,有位老哥评论的极为讽刺,评论如下:
“只生一个好,国家来养老->养老不能靠国家。
短短不过三十年,真当全社会失忆了呢。”
在中国,像我们这种老百姓议论朝政属于造谣是非。华叔对中国很多现象比如媒体、面子工程、社会病态,都做了极为深刻的剖析。华叔看种法律,举了国外抗议者都烧法院大楼的事,我认为中国实际是儒皮法骨,法律不外乎人情,确实让人无法分清哪个更为重要。
觉得后期华叔的书偏向魔幻现实主义,一直无法理解《第七天》中华叔描述人死后对于声音的描写,在这本杂记中找到了答案。这本杂记是比较散乱,但是我觉得很为深刻。就写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