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寒夜》_精选读书笔记_800字

《寒夜》_精选读书笔记800字

《寒夜》完稿于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一九四四年冬到一九四五年底一个重庆小职员的悲惨遭遇为线索,成功地塑造了汪文宣(夫)、曾树生(妻)、汪母这三个人物形象,展现了社会底层小人物在抗战即将胜利前的迷茫和艰难困苦的生活,特别揭示了勤恳、忠厚、善良的小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

活着,活着,真不容易啊!

主人公汪文宣和曾树生是一对大学教育系毕业的年轻夫妇。他们昔日曾经编织过许多美丽的梦想,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办一所“乡村化、家庭化”的学堂,为国家为人民做点有益的事情。但抗战爆发后,他们从上海逃难到重庆,汪文宣在一家半官半商的图书文具公司当校对,曾树生在大川银行当“花瓶”。汪文宣的母亲为了减轻儿子的生活负担,赶来操持家务,但汪母与曾树生婆媳关系不和,汪文宣夹在中间两头受气,且又患上肺病,家庭经济非常拮据。最后曾树生跟随银行年轻的经理乘飞机去了兰州,汪文宣在抗战胜利的鞭炮声中病死,汪母带着孙子小宣回了昆明老家。两个月后,曾树生从兰州回到重庆,但已物是人非,伤感不已。

在这部小说中,我似乎看到了《伤逝》中涓生和子君的影子,一“伤”一“逝”结局,不同的是男女主人公对换了位置。小说以人物的悲剧性格刻画的悲剧故事,从侧面体现了一个时代,在黑暗腐朽的统治之下所折射出来的小人物的悲哀。在整部小说中,我们每个人仿佛能够从中发现自己的面容,从而感触也就会来得更加深刻。《寒夜》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粉饰过的语句,但是读起来字字诛心。仿佛有人揪住了你的心脏一般,让人觉得呼吸困难,异常压抑。

我没有在小说的最后照“批评家”的吩咐加一句“哎哟哟,黎明!”,并不是害怕说了就会被人“捉来吊死”,唯一的原因是:那些被不合理的制度摧毁、被生活拖死的人断气时已经没有力气呼叫“黎明”了。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