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看见》_读书笔记_2000字

《看见》_读书笔记2000字

             柴小静让我《看见》

一个阴雨的秋天,新华书店在学校短暂进驻。因为下雨,体育课被取消了。作为一个被高考死死拽住的人,我从数学试卷中抬起头,看见窗外稀稀拉拉的雨点,感到一股烦闷。我站了起来,从埋头的自习人群中分离开来,头也不回的走了出去。

莫名奇妙,我兜兜转转来到了学校的图书馆,里面有几个学妹靠在书前,在暗淡的灯光下发出沙沙的蚕食声。那股淡淡的书香味——新割的青草加上倾倒的油墨,已经好久没有品尝过了,好久。

一个二十平米见方的书摊,大部分被琳琅满目教辅资料吞噬,只留下一个未知角落瑟瑟发抖。我走过去,像是一叶孤舟被咆哮的长江裹挟,不知前途,没有退路。

我在一个女人的面前停下:她笑得真美啊!那么亲近,有那么深沉,像是度过漫长寒夜的向日葵,被晨光唤醒,笑颜渐开。

就她了,柴小静,才三十元,还八折。

看见了过去

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中华民族,是因为我们铭记民族的历史。我们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书上说得清清楚楚,但我们并不了解自己出生的前夜——这些太近了,近得让人忽视,近得让人不敢评说。

我很好奇,还在娘胎里,妈妈为什么要急匆匆第赶回老家。

我很好奇,在二年级时,有一个同学在全校面前演讲,据说是汶川地震幸存者。

我很好奇,电视上总是有些钉子户伫立在公路中央,它不吵吗?

我还好奇,为什么周围的工厂生长为什么这么迅速,占领了整个天空。

……

我所遗忘的,柴小静帮我重温,她用壮年的经历解脱了青年的我。好像遇到了初恋,每看一次那精妙绝伦的文字,脸上就红彤彤的,梦里也是她的笑与泪。

原来,在这极近极近的过去,民族经历了这么多震撼人心的故事:山西污染,非典肆虐,汶川地震,奥运会……那些痛苦和欢笑涌来,让如今平淡的生活显得苍白,我无比艳羡那个激荡三十年。

柴小静看着过去,我看着她。

她和经历过阵痛的中国一样,放开了自己,任痛苦从她身上碾过,倔强而独自的生长。一个个从前的自己被撕毁,一个个瓷制的世界观被摔碎,不断的观察,不断的愈合。

书前的自己,感到自己和国家的脉搏正在共振,一跳强过一跳,幅度之大,震撼灵魂。每看完一段,我总要合上书,缓一缓。

看见了现在

对于人而言,有些东西是永恒的,譬如科学与人性。于科学,我在学;于人性,我茫然。

柴小静也茫然,对于我们这些资历平庸的存在,也只有切肤之痛才能幡然醒悟。她去采访同性恋,去看望艾滋病患者,去探访吸毒女,去和虐猫人士对话……

那些人性中的黑暗,她摸了一遍;那些生活的苦水,她尝了一遍。为我,为你,为那些尚且懵懂的人,她千千万万遍,体验,对话,理解,阐释。

如今,从前她探寻的,依旧没有一个结果,同性恋在中国还没有合法化;艾滋病依旧受到鄙视;受家暴的女人依旧比比皆是……人性依旧没有丝毫撼动,但是柴小静,起码探寻过了。

一代代人类都是相似的存在,历史的车轮在一直空转,一个又一个轮回。懂得了这一点,内心也不在焦虑了:既然自己欲望的挣扎已经在历史上重复了无数次,它还有什么意义呢?不如随心所欲,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小径。

时间是一条河流,从过去起源,流到现在,奔向未来,流淌的,依旧是水。但是,我要做水中的鱼。

看见了未来

自从看见了封面上柴小静的第一眼起,我就沦陷了。她的经历让我着迷,她的思想让我震撼,我一遍遍摘抄那些充满光芒的句子,把它放在作文中。可是,应试作文始终是应试,没有一个老师会欣赏那么特立独行的思想,也没有几个人可以了解。我的语文成绩从班上的前三,一种滑落到中下,直到高考,我的作文依旧是低分。

像是小鸟被放出了笼子,它看见不一样的世界,思索不一样的人生。尤其是看见卢安克的那一章,我开始对当下的教育深恶痛绝,感觉自己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被一点点剥夺。我开始了一个人的反抗,带着悲壮的色彩。

高考那年,一考一分析,一析一集会,领导阔论,老师驻足,学生低头。

“把你们的手平举胸前,不要动。没喊停,不要放。”

台上在咆哮;台下就照做。

我把手放在两侧,在举与不举之间徘徊。身后就是成排皱眉的老师;身前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手;再往前,是校长那呼之欲出的眼球。

心理老师把我拖到第一排,面对那一双双手臂,千夫所指。

“你为什么不把手举起来?”话筒已经塞到嘴边,像一颗点燃的手榴弹。

“我不举,因为我不想举。没有人能逼迫我做我不想做的事。”引线已经燃烧了一半,发出丝丝丝的呻吟。

“你给我闭嘴。”系主任在一旁冲来,声音止不住的颤抖。

从那之后,成绩优秀的我成为了刺儿头。老师总忍不住说两句,同学避而远之,校长也常常对我特殊关照。

即使我现在没去到理想的大学,我也从未后悔。如果我如同那些埋头苦干的同学一样,那我永远也看不到人世间的真相,以为自己面对的一切是理所当然的。我为我的行为负责,我为我的叛逆买单,因为我已经明确了自己未来的方向:做一个追求真理,体验不同人生的人。

我想,这比循规蹈矩的考一个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要重要得多。

谢谢柴小静让我看见。

更多奇谈怪论,尽在公众号“一我之见”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