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周恩来传 读书笔记(3)篇

周恩来传
作者:迪克·威尔逊
本书是由外国知名学者迪克·威尔逊撰写的周恩来传记,是周恩来传记中全面、生动和畅销的版本之一。本书作者自1960年第一次与周恩来见面后,便开始收集该书的写作材料,其中包括周恩来的同事们的广泛回忆及国内外可供查寻的文献资料。他以详实的资料为基础,再现了周恩来具有传奇性的一生,分析了他的性格、气质和他的工作作风,以及他给新中国成立和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是一部全面、深刻又不失独特见解的著作。
周恩来传 读书笔记 第(1)篇

读《周恩来传》怀念周总理nn每年的一月八日,都是人们怀念敬爱的周总理的日子,周总理伟大的人格魅力、历史的丰功伟绩、深沉的爱国爱民和廉洁奉公,使他永远铭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周总理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学习!nn最近阅读了迪克‧威尔逊的《周恩来传》,从一个外国人的眼中,换一种认知方式看待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其中的一些点滴让我们耳目一新,让我们看到他的个人魅力和鲜明特征。n文学书法、表演戏剧、诗词演讲,周总理的一生可以说是多才多艺。年少时“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玩偶世家》中扮演女主角娜拉,14岁开始诗作生涯《春日偶成》的浓浓古典寓意,各种场合的慷慨陈词唤起人民的爱国深情,建国后恢弘史诗巨作《东方红》,周总理的才华横溢服务着中国人民,他经历过的每一件事情上都倾注着他的巨大才华和深深情义。n遇事冷静、沉着隐忍、包容沉稳,周总理的经历教给我们处世为人。不管是面对叛徒的叛变出卖组织,南昌起义中的振臂一呼,还是遵义会议中的主动承担责任,又或是后来与江青骑马出行摔断手臂,面对各个事情都是风淡云轻、泾渭分明,不管有多么的困难、多么的紧迫、多么的压力重重,总是能够不急不躁勇担重任。n面对艰难困苦的不屈不挠永不低头,攻坚克难心中永远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主义。过雪山草地的物质的极度匮乏和环境的极度恶劣,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重重,所有的困难都不能打倒坚强的意志,“为人民服务”和革命理想为革命者巨大的力量和坚强的勇气。n科技技术和专家治国,周总理用自己的工作教导我们如何突破如何提升。建国后的专家治国团队、科技发展规划、尊重知识分子,在当年迅速改变了中国积贫积弱的样子。国家的发展需要通过科技、通过创新,需要通过专业的知识分子和科学管理。专业人才会驱动经济的发展提升国家的实力。n周总理已经离开我们43年,再读一次《周恩来传》学习他的的生活点滴。才华横溢、包容坚毅、坚持理想、专业科技,从这四个方面强大我们自己,用实际行动向敬爱的周总理学习,共同面对未来可能的经济的困难和磨砺!nn最后用他最爱的一首歌词缅怀这位伟人:n雪皑皑,野茫茫, 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 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 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n是为记。n2019年1月8日星期二n

周恩来传 读书笔记 第(2)篇

第一次读完周总理的传记,让我很多模糊的或者模棱两可的认知得到了梳理。西方人写传记相对客观中肯,读起来顺畅舒适,尤其行文特别讲究逻辑,就使得许多证据更具有说服力。我们本土传记作家所天然不具备这个。但是同时,为了力求真实客观,作者就没办法更进一步的去挖掘和推断重大事件的背后动因,而用他童年时期性格的形成去解释,让人不免产生一种疑惑,that is all?n科学真可怕,多么纷繁复杂的事情,用科学的方法一分析就不过尔尔……另外本书也有意无意的绕开了一些核心的事情比如地下工作,大概太过机密或者有损伟人形象吧,对于资深八卦党来说有些遗憾。然而谁也无法掩盖周总理的伟大,在那样局限和逼仄的历史条件下,他居然能维持不可思议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热情和能力,做了那么多对抗和努力,真不是我们一般人所能想象的。不过要论评价与选择,我依然不认为这类伟人能与爱因斯坦相提并论,他们对于人类生活的贡献不能同日而语,但是对于人类的破坏,就更是无法相提并论了,也许某些工作的性质就是如此吧,名义上是为人民服务,实际上并非如此。

周恩来传 读书笔记 第(3)篇

最喜欢周总理的一句名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他没有遗产,他没有嗣息,他没有坟墓,他也没有留下骨灰,他的骨灰撒在祖国的山河中。他似乎什么也没有留下,没有子女也没有财产,却有百万群众泪洒十里长街送别……但是,他拥有全中国,他儿孙好几亿,遍地黄土都是他的坟。43年过去了,您仍是人民心中的好总理!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