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好的时光
“那时候最好的我们,有简单勇敢的天真,有明亮天真的眼神”
说来巧,最初给我推荐《最好的我们》和《你好,旧时光》的就是一个高中同学,鉴于对一个糙男品味的主观嫌弃,一应而过我选择将它们搁浅,这几天在站上做实验,刷微博刷到了些许片段,师兄又再次推荐,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竟有点上瘾。
还真的是勾起了对高中的满满回忆,单纯的,美好的,高中。
我不是耿耿,也没有余淮那样的阳光绚烂的同桌,不过想想最开始的同桌,还是忍不住想笑。刚入学,我是一年十四班,我的同桌是个跟我差不多高胖乎乎的小胖子,所以我们他外号就叫“小胖”,还是个有趣的胖子。许是从小到大未改的劣习,那是依旧是比较咬尖,比较嚣张跋扈,所以熟了之后免不了要受我些欺凌。我从小好像就有爱动手的习惯,没有没挨过我打的男同桌,别我捏碎的面包,被我踹进水桶里的搞笑模样,气急败坏地说“我要给你告老师”,拿小石头把同学额头打破吓得老师找我家长,在同学脸上挠了5cm长的一道血印,分班后偶遇的小学同学举着手跟我说“看,六年级你挠的,现在还有疤呢”···现在想想,不过是那时候的男生都不怎么跟女生计较罢了,所以我还挺感谢小胖的,就算我把他的手背抠的全是指甲印,结了痂,他也没打过我。学生时代,好成绩似乎就是一张护身符,只要你成绩好,同学会多看你一眼,老师的手也会高抬一些,不会太计较小的违纪。没多久就重新排座了,男男,女女,有点类似书中楚天阔说的适合发展同性恋的坐法。因为刚入高一第一次月考考了全班第一,在老师眼里还算是个好学生,所以我和小胖成了当时班里唯一存在的一桌男女搭档,他继续受着我的欺凌,没事拌拌嘴架。那时候我是生物课代表,跟生物老师混的还不错,所以生物课上只要我俩这不安分,挨说的都是我那可怜的同桌,他愤愤地跟我说,“生物老师是不是你爸啊,怎么那么向着你”,我觉得那时候他的表情特别好笑。高一下学期就要分文理了,也面临着重新分班,散伙前班里的同学整理了一份《重点高中一年十四班经典语录》,小胖的经典语录是“啥玩意啊!”,而我的是“啥玩意啥玩意啊!”说了这么久的同桌,我竟记不得了他的全名,因为分完班后就不怎么联络了,刚刚去QQ空间又重新看了遍那份语录,一句句话,一个个人,现在回想一下,那些人的神态、语气似乎还很鲜明,那些嬉笑打闹的画面,被教导主任批,看小巧的班主任跳脚的样子,都这么美好。时尧说,这是十四班一份美好的回忆,十四班的人都会幸福的。嗯,我也觉得,十四班的人都会幸福的。虽然跟大部分人走着走着就散在了时间的隧道里,回头望望,他们还是年轻清纯的模样。
之后分文理,我没有因为谁选择文,只是因为兴趣,可最后还是在家长的劝说下,在开学的前几天,改成了理。就此,我进了十七班,结实了一帮新的小伙伴,陪我走完高中的两年半。我很幸运,遇见老郭,因为进了这个班之后才知道有差不多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都是老郭之前的学生,不少是找了关系继续留在这个班的,不像我,只有两个十四班的同学是相识的。好在,很快的融入了她们,并结识了高中最要好的四个小伙伴,让我不得感慨真是莫名的缘分,让我这个外来人,一下子就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前些天听琪说,明年她就要结婚了,新郎我是认识的。高中的时候,就见证了他俩的爱情,虽然高中毕业前分开了,不过大学毕业后,又重新走到一起,并最终走进婚姻的殿堂,多么浪漫啊。还有另一个姑娘,她明明是我们班最小巧的,却找了一个我们班最壮实的,还有一个是那时候秀恩爱最丧心病狂的,可是那时候的惊天动地,大学却也无疾而终,好在不久前她也喜当未婚妻。明年,那三个都要穿上美丽的婚纱做新娘了,真的是开心的想哭,为她们的幸福想哭,为美好的友情爱情想哭,为我终于要随份子钱想哭,我的姑娘们,你们可要幸福啊。
最好的我们里,我很喜欢的是那个羞涩可爱的班主任张平,就像他的学生们一样美好,没有老教师的那种死板,通情达理,很懂学生的小心思。其实,我们的老郭也是很好的班主任。虽然他长得人高马大,说话嗓门很亮,有他独特的调调,很是讨喜,怪不得当初有那么多人要继续留在他的手下任他管辖。他应该是典型的东北爷们,但是不死板,和蔼时跟我们怎么弄怎么是,严厉起来一脚能把那些调皮捣蛋的男生踹出老远,反差萌甚是可爱。我觉得我跟耿耿很像,讨厌理科,尤其是数学,简直是神烦,我一度认为后来我的排名越来越下滑就是因为讨厌的数学,打击我,蹂躏我,使我对它提不起一点兴致,我现在一点都不记得高中的数学课,数学题,倒是对那时总被我们班调皮的同学欺负的憨憨的数学老师记忆犹新,那纷飞的粉笔灰,嘴角的那一点点白,“你们是在学我吗?”,那时的我们还真是没有学生样,好在,他也不跟我们计较。物理我也学不好,初中高中一直都是物理班主任,可是成绩一直都是差强人意,后来高三时老郭总是消遣我在他眼皮子底下睡觉,天知道我是多么的控制不住我自己。我在理科老师那一点点地失了宠,慢慢地总觉得他们对我的目光是恨铁不成钢,除了英语老师,似乎感觉不到一点爱了。
张平说,“你们长大就知道了,高中时候交到的朋友,最贴心,最难得,最真诚,最长久。等到了大学,人都变复杂了,很难再有真心相待的同学,哪像现在,你们是最好的年纪、最好的时光。”虽然每一阶段的老师似乎都会这么说,初中的,大学的,但我而言,我还真的比较怀念高中的生活,我总觉得大学的我像转了性子,对人没那么热情了,和同班的同学自然也不怎么熟络,所以现在还能联系的,处的自在的也是为数不多的高中同学。高中的同学很简单,为人很简单,相处也很简单,那时的我也很简单。所谓打成一片,是真的打成一片,打的顺手的话,相处的也比较融洽。那时候真的是很傻很天真,总是会做些很傻很二的事,久久不能忘记的是那时候班里后面的男生会比谁放屁放的响,那时候真是烦透了那帮傻呵呵的二货屌丝,一天天霹雳普隆地闹个没完,嫌弃的不行,现在再一回想,正是他们那时的缺心眼才让人觉得那时候可真有趣啊。
高中的时候,有手拉手一起去上厕所的小伙伴,体育课偷偷地去商店买了雪糕在小湖边遛弯,聊八卦,聊小说,聊女孩子的那些小心思;那时候,有说不完的悄悄话,传不完的字条;那时候,会帮男生追女生,会帮女生出谋划策怎么对付男生;那时候在自习课上偷偷地和后桌的男生打扑克;那时候会几个人满走廊追着疯跑打闹,被值周老师记名扣分;那时候会找理由翘课,去老师那骗请假条···那时候可以肆无忌惮的开玩笑,那时候不会觉得孤单。那时候,也躺在操场上聊过心事,晚上在篮球场上看过星星,温馨的,调皮的,浪漫的,犯二的,疯狂的··虽然好多都已消散,不过每每回想起这些嘴角是露着笑的,回忆真美啊!同伴,不一定非要一起走到最后。某一段路上对方给自己带来朗朗笑声,那就已经足够。
那时候的我不是最好的,也许那些傻里傻气的同学也不是最好的,虽然那不一定是最好的我们,但那却是我们最好的年纪,最好的时光,无可厚非。嘿嘿,为曾经的自己比心。[爱心][月亮]
最好的我们(刘昊然、谭松韵主演) 读书笔记 第(2)篇《最好的我们》-八月长安。一直听说电视剧拍的不错,那小说应该也是不错的,尤其看到推荐目录里面竟然也有这本书,那就看看吧。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开始看的,没想到刚一开始就不忍停下来了,有我高中时候的样子,有我当时的自卑,内心偷偷的窃喜与小庆幸甚至还有点儿中了大奖之后的飘飘然。每一次在我以为到此为止的时候,都狠心直白的剖开了耿耿的内心,就是想让你看到真实的自己么?那你的目的达到了。觉得这种比较有名气的人和没有名气的人(可能未来会有)还是有一定的优越性的,写的就是好。不想那些乱七八糟的,就知道女主特别美,肤胜白雪,美赛天仙的。而这个就不一样了,就那么细细的,一个字一个字的写进你心里,一点肉都不会遗漏的样子把你剃得干干净净,无处藏身,突然就想起了庖丁解牛。还让我想起了原来有一句话形容美女(好吧,在网上找的):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京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这个小说就是呀,多一句都无用,少一句都可惜。眼前不自觉的闪现刘昊然和谭松韵的样子,可能也算是电视剧拍的比较成功的一点佐证吧。这么推崇这本小书还是因为耿耿更像10年前的我啊,初入高中,也是惶恐不安,也是心中窃喜,也因为我有时候不幸是世界上最不快乐的人,没能力,却有上进心;没天赋,却有梦想;还没努力,就开始难过。 更多时候还可能是最快乐的人,因为我可以假装不在乎成绩,可以在学不会数学函数时候就真的放弃大题,可以在化学老师提问全班同学却唯独落下我之后明明心里在哭却还可以强装淡定,可以在大家一页一页做卷子的时候淡定地拿出一本青年文摘。我的15-18岁,在自卑与最后的荣耀中结束,我的高中时代在纠结与不舍中离我远去,最好的不仅是当年,最好的是还有我们。其实,我们都知道,耿耿不过是一个活在纸上的人,真正看到她并带入的却是自己,我也有自己的幸运呀,记忆里体育课上背生物概念的田鑫杨文,自习课上咬手指的样儿,周末睡醒觉的宋佳,刚从来看她的爸爸那里带回来咸菜和好吃的菜的刘娜,很瘦却一直在减肥的刘晓芳、梁傲,超喜欢金希澈的王希铭(完蛋,我不会写名字了),趴在被窝里点着手电用功的刘欢、郭蕾,董文平,已被叫起来回答问题就习惯性回头的刁佳维,周末晚自习上睡觉的刘宝峰(他好像一直在睡觉吧),周日打一下午篮球的张旭,等等。有时候感觉大家在一点点被时光拉远,有时候却觉得一闭眼,那些最好的日子就在昨天,可我却记不清我不会的数学题到底是三角函数还是椭圆双曲线,有机无机化学那么难,物理老师说只要套公式就行的大题我却不知道该要用哪一个,还有后楼三楼楼梯口的蒙语教室,里面有老师分不清出外面是谁的于婳和金环,后桌的张萌和韩磊,右边的罗亚洁,,,那么多名字再想起一个之后被一个接着一个连根拽起,薅出来与之相关的一件一件小事儿,好像触手可及,却永远在你前一步,干瞅着,抓不着。到最后真的是惊得我的小心肝呀,一会儿晴天一会儿阴天的,还好,最后的最后,耿耿决定牵起余淮的手,在晚秋高地和他一起扭转命运的手腕。真好。是真的好。有挣到第一笔钱非要给我买点什么却又觉得一支钢笔太少就来两只的小破孩,在还没开始实习就已经向我询问想要什么礼物的那个一晃已经18岁的小弟,啊,不对,已经20了。那天下雨还突然想到小时候的夏天,我和他在院子里的洗衣盆里玩水,比谁灌满瓶子快,再比谁到干净得快,循环往复,没有蝉鸣,没有知了,就两个小孩在玩儿....n回忆那么多,还好,我有。真好,我身边也有这样一个人,一个可爱的发现微信运动可以占领封面之后竟然跑一天现场之后还要走着回家就为我的照片占领更多封面的智障,一个只有2000+多块钱剩下却要给我2000花的傻子,真好,真的好。
最好的我们(刘昊然、谭松韵主演) 读书笔记 第(3)篇耿耿于怀 耿耿余淮
少年时代的喜欢大都是不知缘起的一厢情愿。小时候你以为你对别人好,别人就会对你好,长大的你发现好多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的。你的付出在别人眼里可能一文不值。你喜欢他,他有权利只喜欢你对他的好,一如简单韩叙,简单多年付出最终只有一句,一厢情愿就要愿赌服输,韩叙又有什么错,只是他喜欢桃,你却是个苹果罢了。余淮耿耿的结局还是在一起了,电视剧中路星河的出现是耿耿的女主光环的展现,当然一个薪金不错的漂亮摄影师,又在北京那样的大城市怎么会没有追求者,路星河只是他们的代表,然而他们的付出终究败给了余淮一句,我来晚了。不能说公平与否,这本来就是如鱼饮水的事。耿耿忘不了高中那个最好的余淮,高中余淮温暖了一个拧巴的耿耿,耿耿用自己青春成长的温暖去这个拧巴的曾经现在未来的男神,似乎很好的结局。我却不是很喜欢,有几个女孩子能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人等待七年,有种东西叫做现实。现实从来不会如想象中那么好,现实中等待只是一场自导自演的喜剧,没有观众。所有的青春剧,言情文都在告诉我们生活那么美好,就算有挫折也会过去,看看就算了,又怎么能当真,最喜欢的耿耿,傻乎乎的耿耿。耿耿等到了余淮,果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