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读后感(3)篇

瓦尔登湖
作者:亨利·戴维·梭罗
梭罗远离尘嚣,他想在自然的安谧中寻找一种本真的生存状态,寻求一种更诗意的生活。《瓦尔登湖》一书,详细地记录了作家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所思所想,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春种秋收,自给自足。他是一个自然之子,他崇尚自然,与自然交朋友,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林中观察动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追求精神生活,关注灵魂的成长,他骄傲地宣称:“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1)篇

我拿着锄头,在豆田里继续翻着土,突然掘到了历史没有记载然而古代曾在这片天空下生活的民族留下的遗迹,于是他们的武器与打猎的工具得以在这个现代的日子里重见天日。它们埋藏在其他天然的石块之间,有些烙着曾被印第安人用火烤过的印记,有些带着太阳晒黑的痕迹,此外还有陶瓷与玻璃的碎片,那是这片土地上较为晚近的文明留下的。我的锄头叮叮地敲打着石块,奏响的音乐声响彻树林和天空;有了这种音乐的陪伴,我的劳动立刻收获了无价的成果。它让我浑然忘了自己在种豆,甚至浑然忘了自身的存在;想到有些熟人曾特地赶到城里去听清唱剧,我不禁感到很自豪,同时也很同情他们。有时候,我会整天在田里劳动,到了阳光灿烂的午后,便有夜鹰在头顶盘旋,宛如眼睛里的微尘,或者天空的眼睛里的黑点,他时不时俯冲而下,发出裂帛般的尖叫声,仿佛把天空撕成了破布,然而放眼望去,却又看不见裂痕;这些小精灵在天空中飞舞,把蛋下到很少有人踏足的不毛沙地、岩石或者山巅之上;他们的身姿优雅而修长,像湖里荡漾的波纹,又像随风飘扬的落叶;自然界的万物真是血脉相连啊!那翱翔回旋的夜鹰仿佛是波浪会飞的兄弟,他完美的双翼上下挥动着,像极了高低起伏的海浪,只是海浪没有羽毛而已。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2)篇

我不养狗、猫、牛和猪,不养母鸡,所以你可以说我这里缺乏居家的声音;我这里也没有搅拌奶油的声音、纺车的声音,甚至没有锅碗瓢盆的叮当声,没有水烧开的嘶嘶声,就连孩子的哭喊声也没有。老派的人会认为这种生活没有意义,或者觉得无聊到死。墙里也没有老鼠,因为它们被饿走了,又或者压根就未曾钻进去。我这里只有屋顶上或者地板下的松树,屋脊上的夜鹰,在窗下欢唱的冠蓝鸦[463],木屋底下的野兔或者土拨鼠,屋后的鸣角鸮或者雕鸮,湖里的一群大雁或者一只欢笑的潜鸟,还有在夜间叫唤的狐狸。像百灵和黄鹂这些常在种植园出没的温驯鸟类,从来不曾出现在我的林地。院子里没有公鸡打鸣或者母鸡乱叫。甚至连院子都没有!只有未曾被篱笆隔开的大自然爬上你的每个窗台。几株幼苗在你的窗下成长,漆树和黑莓的藤蔓钻入你的地窖,粗壮的刚松[464]紧紧挤着小木屋,想要争取更多的生长空间,它们的根深深地扎入木屋下的泥土。如果要烧火,你不用费心去拿煤斗或者那块被大风吹掉的窗板,只要到屋后折断松枝,或者干脆将其连根拔起即可。纷飞的大雪不会盖住通往前院大门的小径,因为根本就没有大门,没有前院,也没有通往文明世界的道路!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3)篇

我想不起来在我住的地方是否曾经听到过鸡啼,我觉得养只小公鸡,就当它是鸣禽,听听它的音乐,其实也是很不错的。公鸡就是原来的印第安野鸡,它们的音符肯定比其他任何鸟类都要独特;假如它们虽然遭到蓄养,却没有被圈在院子里,那么它们的啼叫很快就会变成森林里最著名的声音,超过大雁的叫唤和猫头鹰的哀嚎;就算公鸡休息了,还有母鸡会咯咯叫个不停呢!怪不得人们要将这种鸟驯养为家禽——何况它们还能向人提供鸡蛋和鸡腿!若是在冬日的早晨走进树林,看到许多家鸡在它们的故乡漫步,听见野公鸡在树上啼唤,那声音清越而嘹亮,几英里之外都清晰可闻,完全盖住了其他飞鸟孱弱的啁啾——想想就觉得很美妙!这声音能让许多国家警醒。要是终其一生都能及早起床,人们怎么可能不变得难以言喻地健康、富裕和聪明呢?[462]全世界的诗人在赞扬了本国鸣禽的曲调之余,也都称颂这种外来鸟类的音符。雄鸡能够适应各地的气候。它的适应性甚至胜过许多本地的飞鸟。它的身体总是很结实,它的肺总是很健康,它的精神从不沮丧。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