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十日谈 读书笔记(3)篇

十日谈
作者:乔万尼·薄伽丘
《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它讲述了10个青年男女在1348年佛罗伦萨瘟疫流行时,避难于别墅里发生的事情。他们在10天时间里讲了100个故事,故名《十日谈》,所讲故事包罗万象,有历史事件、民间故事也有传说。透过这些故事,作者歌颂了现实生活,赞美爱情,谴责禁欲主义和封建贵族、天主教会的荒淫无耻。整本书散发人性自由之光。意大利评论界把薄伽丘的《十日谈》和但丁的《神曲》相媲美,称之为《人曲》。
十日谈 读书笔记 第(1)篇

世界史教员说《十日谈》值得慢慢细读

当你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充实的生活经验,历尽众多所谓的磨难苦痛之后,你会有不一样的体会与感悟。

我说《十日谈》故事情节简单,远不如冯梦龙的“三言”精彩,无论是人物形象塑造,还是背景的介绍都远远不如。

文字看似平淡无奇,但其蕴含的人生哲理却极为深刻,所揭露的社会现实入骨三分,对中世纪黑暗现状的揭露,对教会腐朽的抨击,薄伽丘做出了他那个时代人都不敢为的事。

听到这里,我沉默了。我想到了自由意志,想到了在黑暗的中世纪里点起明灯的薄伽丘,他到底用怎样过人的勇气完成了这个跨时代的壮举。

你打破了中世纪沉重的枷锁

你对无所不能的教会说出了不

你告诉了世人我们的自由意志

不受侵犯

而我想说的是

谢谢你

让世人终于终结了漫长的,黑暗的中世纪

迎来了新的曙光

谢谢你。


想来想去,这么晚就为写这书评,我好像有病[皱眉]。

十日谈 读书笔记 第(2)篇

从王小波的书里看到这个书名,这个书名就一直没忘掉。在看之前纠结了一下,因为王小波说它有点色情。

人要是在性这方面表现得比其他人多了解一点,总要被认为是不怀好意。可能是觉得看多了色情场景的人,总有一天会不怀好意地去做出这种色情的事情。大家好像私下里商量好了一样,在这件事上往往众口一词。我一直不能等到有人找我商量,有时竟也能自行领悟。色情和暴力好像有点不一样,看电影的时候主角经常打架,现实里大家却文明得很,看完了电影排着队出去,踩到了还会说对不起没关系。

《十日谈》里给读者准备了100个故事,可能是担心读者看得不轻松,就自行分成10天让读者看。但是作者要是知道我第一天直接看到第三日,到了半个月后还在看第九日,不知道他会不会改变一下划分方法。前面看着还挺兴奋的,到了后面就觉得不太有意思了。

但是要说从中学习到了什么人生哲学或者科学技术,大概就是不要在喝水的时候看手机,不然手机很可能被打湿。虽然书上说了很多追女人的例子,但是别人早就学会而且用过了,这些方法太过于轻易了,所以被写进了刑法。至于里面提及很多次的夫妻关系,于我其实也没多大启发,毕竟我还没妻子。

而且书里面男人总把女人支使来使唤去的,非常得意,女人也绝无怨言。作者大概没想到过了很多年之后,男人和女人的位置倒了过来。他要是想到了,这本书就应该倒过来写。所以说这本书曾经是一本好书。不过现在它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把自由恋爱给争取到了,教会人员也不再能够靠着神职招摇撞骗了。它现在已经是一本很纯粹的色情故事集了。而且里面写出了很多种不同的场景,想象力是很好的。

要是有谁跟我一样,从头到尾都看完了,就会发现这本书一开始写得真是非常色情,而且只有色情。肯定能大卖。然后中间就开始讲道理了,毕竟讲过道理的话,它就不纯粹了。于是没人可以很肯定地说它是一本低俗的色情小说了,除非这个人买一本回来,而且看完它。

最后还讲了几个美好结局的故事。不过我觉得和“最后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区别不大了。也许这本书的本质就是一本色情的童话吧。

嗯就这样吧。我本来以为能够多谈点什么的,但是没想出来那么多能说的。下午觉睡醒以后迷迷糊糊的,也写了好几段。新年快乐!

十日谈 读书笔记 第(3)篇

《十日谈》是乔万尼·薄伽丘所著。情节的开头是这样的,1348年,意大利一城市瘟疫流行,10名原本住在城市的男女,经过一阵的讨论,最后决定在乡村一所别墅里避难。在暑气逼人的夏季里,他们坐在绿草茵茵的树荫下,大家商定每人每天讲一个优秀动听的故事,以此来愉快地度过一天中最难熬的时光,他们一共讲了10天,10天合计讲了100故事,这些故事收集成集子就叫《十日谈》。

拿起书的时候,就感觉到书的厚重。然而,在书中,作者则是以轻松的方式来描写着他心中的故事。在讲故事的开头,薄伽丘就写了很多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我总结是这样的,作者看到女性的地位在社会上没有得到平等的待遇,从小就没有得到公平的教育,而且成长过程中,会被家人关在家里,或是被社会的种种关系下,而不敢出门。所以,在书中有很多女性角色是主角的故事,写这本书是在强调女性的社会地位。

然而,书中也有一些这样的情节:教会的教徒或是教主在做些违反教义的事情。这些故事批判天主教会,嘲笑教传授黑暗和罪恶,赞美爱情是才华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无情暴露和鞭挞封建贵族的堕落和腐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