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美的故事
(木生林 随笔)
不知道什么原由我一直喜欢文科,在读初高中时尤其喜欢上语文课。照道理语文的成绩是不错的,事实并非如此。喜欢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也不一定是最优秀的,喜欢的只可以说是最合适的。我的语文成绩远远不如数理化,应验了这样一句话,得不到的往往是最好的。
成都新都一中(四川省级重点中学)普通的语文老师夏昆(1970--)创作的教育专著《中国最美的语文》(鹭江出版社),一眼便可以看出来《中国最美的语文》充满了自信与自豪,牛逼哄哄的。不知道是不是作者本人取其书名,还是编辑取其吸引读者眼球所需,可以说应验了这样一句话,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不一定非得这般高调地取这个书名,我会委婉含蓄地取名为“最美的故事”。翻开《中国最美的语文》的第一页,瞬时,夏昆的言语让我们的眼睛一亮。当读到最后一个章节时,果不其然,编辑建议定的书名,夏昆并不赞同宁愿叫它最真实的语文。
夏昆身穿格子衬衫、牛仔裤,留着卷曲的胡须,抱着一把木吉他,晃荡着双手走进教室,口袋里揣着U盘,咋一见感觉一时还适应不了呢,哪里像一个高中老师的模样,不用说吃瓜我们,学校的领导、同事,甚至于家长难免不会待见他为另类。夏昆看起来貌似高晓松一类不务正业的艺术家、不修边幅的诗人。没有夏昆充满自信的胆识不会教学别具一格,我们也看不到他独特的言行,可以说难得一见浑身洋溢着诗意的高中语文老师,差不多应验了这样一句话,人不可貌相。
夏昆是史上独一无二最忙活的语文老师,他在课堂的背后对于诗词、历史、文化、人生、教学的探索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我们从《中国最美的语文》《率性教学》《在唐诗中孤独漫步》《温和地走进宋词的凉夜》的作品里可以品味出点蛛丝马迹的。有趣的是,他教的语文,讲述的是美的故事,尤其体现在晚自习的诗词鉴赏课上,他给同学们讲述诗词、诗人、音乐、音乐家、绘画、画家、舞蹈、历史、人文、人生、哲学、美学的故事,意象万千、包罗万象。他还讲给儿女们听。不但他讲,而且鼓励同学们讲、孩子们讲,他是课堂里老师,还鼓励他的学生走上讲台成为老师、他的孩子也可以成为老师。训练他们以后能够独立勇敢地走上社会的舞台。鉴赏课题愈来愈广泛、愈来愈深刻,讲故事的创意愈来愈令人耳目一新,讲故事的内容愈来愈丰富多彩。他讲得精彩纷呈,同学们、孩子们同样讲得神采飞扬。我们读得津津有味、惊奇不已。还真应验了这样一句话,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夏昆说:“我笑了,现在我的晚自习已经成了一块肥肉,很多想在鉴赏上做“大动作”的学生都盯上了它。”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深受感染,跟着夏昆师生一起沉浸在欣赏美的诗情画意中。夏昆并没有意淫在美的享受里,他清醒地告诫同学们,不要抄袭别人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假如利用网络的内容要注明来源。
我的艺术鉴赏能力没有经过夏昆老师的训练,还真没有读出来《中国最美的语文》是一部教学专著,它明明是一部最美的故事。它让我们重新回到高中时代,语文与历史、哲学、美学密不可分,夏昆老师带领我们一起领略语文之美、艺术之美、文化之美。我摇身一变从遥远的上海飘落到成都,俨然成为了新都一中的一个高中生,我喜欢的语文成绩不尽如人意,在有生之年想补上一堂充满想象、最美的故事的课程,受教一堂为了应试而被忽略的人生素养的美学课程,应验了这样一句话,缺什么补什么。
《中国最美的语文》是一部美的小说,它的主线是诗词鉴赏,故事情节慢慢扩展开来、层层沉入下去。音乐鉴赏、绘画鉴赏、电影鉴赏、动漫鉴赏、舞蹈鉴赏、文学鉴赏、哲学鉴赏、人生鉴赏等审美的鉴赏。它的主题是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样的重要,言教不如身教。通过身传言教,孩子们自觉用绘画来表达父亲讲述的诗的意境,在美的描绘过程中茁壮成长。围绕着主题渗透着美学的鉴赏教育,貌似与应试教育若隐若现、忽合忽离,其实,培育审美的涵养是为应试教育,也是为健康成长打下扎实的根基。本书的语言韵味氤氲,时不时穿插点幽默诙谐,理念独特,学识广博,情感细腻,细节敏感与创意的地方往往令人深受感动。在艺术鉴赏方面,尤其是同学们的自觉而且富于创意的鉴赏,用讲故事的形式来表述,伴随着乐曲与相配的画面,赏心悦目、独具匠心。本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各种奖”这个章节,如何鼓励或者说如何激励同学的自觉阅读与独立个性是一门教育艺术,也许会影响某个同学的人生甚或一生。作者夏昆用讲述故事的形式共享给我们的审美情趣,引发我们对文学、历史、哲学、文化、人生、教育的深情思考。特别不容忽视的重要的一点,他启迪我们不妨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述生活的色彩、人生的哲理、生命的敬畏、生死的意义。
我曾经写下高中老师的故事分享给同学微信群。教物理的周老师在课堂上讲述《基督山伯爵》与《悲惨世界》的故事。教数学的王老师的板刷头像夏昆老师的胡子一样有名,不拿教科书晃荡着双手,用袖口擦黑板,精神抖擞讲例题。有同学说,当时能够遇上这么好的老师是我们的福分。现在的学生哪有我们那时的幸运。当我阅读完《中国最美的语文》以后,我可以像夏昆老师一样充满信心,当然可以这样说,我牛逼哄哄、洋洋得意地告诉他,夏昆老师改变了我们的时代偏见。
夏昆讲述最美的故事,意愿就是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植下爱的种子。他说:“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应该怀有对弱者的悲悯,可能的情况下,给他们一些帮助,最起码,我们不能欺凌、伤害他们,不能制造更多的窦娥。如果我们能做到这样,这个社会也必将更和谐,更美好。”
夏昆语录:
我的目的是,把你们从男孩教成男人,女孩教成女人。
我的意思是,男人应该是博学、宽容、幽默、有品位、有责任感的,我希望我们班的男孩们三年后能够成为这样的人;女人应该是美丽、温柔、善良、知性的,我也希望我们班的女孩三年后能够成为这样的人。
我一直以为,教师就是摆渡人,将学生从此岸顺利地送到彼岸。
教育是为了生命的美好,而不是相反。
2018.10.04
中国最美的语文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2)篇在这本中国最美的语文里结识了中国最美的语文老师之一的夏昆,一个有坚持有理想有责任有良知的摆渡人。让我们在这个焦燥焦虑的时代中看到一股暖流。“教育是为了生命的美好,而不是相反。把男孩教成男人,把女孩教成女人。男人应该是博学、宽容、幽默、有品位、有责任感的;女人应该是美丽、温柔、善良、知性的。先贤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在分数就是一切的大棒威压下,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已经被压榨得失去了求知的欲望,更耗尽了上进的动力,即使侥幸考入大学,他们的高校生活不过是男生打四年游戏,女生看四年韩剧,然后等着毕业成为蚁族……n对良善的追求、对美好的渴望、对生命的尊重,全没有成绩单上的数字来得重要。而这样的教育,已经背离常识越来越远。如钱理群先生所说,要不培养出一群低智商的粗俗的利己主义者,要不培养出一帮高智商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n教育应该是一盏指引我们的人生向正确方向前进的明灯,而不是只带给我们焦趵,迷茫与失措……n愿教育改革来的更快一些,让教育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和价值。教会我们的孩子,在这个匆忙又短暂的一生中,能够更好的感知到这个世界的美好,懂得感恩和珍惜,懂得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能更透彻的理解生命,拥有一颗博爱、宽容、进取之心,过一个从容一点的人生。
中国最美的语文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3)篇一直很羡慕那些上通天文地理,下知琴棋书画的人,仰慕他们的才华!夏昆老师就是这样的人啊!n这本书里夏昆不仅讲了他如何做老师,也讲了他如何做父亲。想起以前为了诱儿子读书,我也曾煞费苦心,快要有所成的时候,“英雄联盟”和“炉石传说”联手打败了我。何其沮丧!家庭教育是比学校教育更重要的环节,有多少父母能拿到“合格证”呢?n学习不仅是年轻时做的事,也是一生的事业!现在的学校教育是把这“事业”生生毁了。儿子有一次对我说,初中时他觉得学习真是件快乐的事,书里讲的知识他都喜欢,都想知道,可是到了高中,他觉得学习真是好痛苦,每天都有那么多、那么难的作业、考试。听完这话我心里一阵难过,他以后还要上大学,也许还要读研、读博,那么长的学习之路都要在痛苦中度过吗?那如何能做好,如何能持久呢!n读罢此书,相知恨晚!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