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读完20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Svetlana Alexandravna Alexievich)的作品《二手时间》(Время Second Hand)。
沉重和震惊让我缓了三天才敢落笔写这篇笔记。
1. 什么是二手时间
标题“二手时间”(Время Second Hand)中“时间”是俄文,“二手”则是英文:一来俄语中原本没有“二手”这样的说法,二来此处的“二手”确实含有西方舶来之意。
阿列克谢耶维奇说:“今天的所有想法和所有语言全都来自别人,仿佛是昨天被人穿过的衣服……所有人都在使用别人以前所知、所经历过的东西,所以说是二手时间。”
——曾经的苏联人所梦想和憧憬的未来并没有如愿到来,俄罗斯人与苏联前所属国家的人民如今经历的时代依然充满恐惧和波澜。
她在诺奖颁奖礼上的发言中也说:“充满希望的年代被充满恐惧的年代所取代。这个时代在转身、倒退。我们生活在一个二手时代。”
在1917年革命之前,亚历山大·格林就曾写道:“不知怎么,未来并没有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一百年过去了,未来又一次没有到位。出现了一个二手时代。
2. 这是一本纪实文学,全书由若干个讲述者的录音采访整理而成,他们有87岁的老共产党,35岁的广告经理,有41岁的亚美尼亚难民,有作家,建筑师,艺术家,学生,军人,企业家,民工,侍应生……每个人都只讲述了巨人转身的一个片段,却在阿克列谢耶维奇出色的复调式写作中,还原了巨人转身的全部。
巨人的转身疯狂而沉重,却又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无限放大,漫长又笨拙。一百年间,经历了红色革命,苏联肃反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解体和车臣战争的俄罗斯人民,用血液描摹巨人转身的轨迹。
197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同为苏联作家的索尔仁尼琴曾说“人类的二十世纪比之前的任何一个世纪都更血腥残忍,而且二十世纪的前五十年根本没有丝毫减少任何恐怖。”,这本书,真切的让我体会了这一百年。
3. 作为90后,在我心中,苏联解体只是历史书上存在的,几行单薄的文字。这本书却带给我巨大的震撼。
我的震撼来自于从苏联肃反运动期间的亲人朋友邻居的相互举报,到劳改营里无所不用其极的残忍:“工作未及时完成而被浇上冷水,在零下四十度的室外活活冻死”,“门把手和棍子捅劳改犯的肛门”……简直一次又一次刷新我的底线……我真的……想不到出现在冰与火之歌里小剥皮的手段,能在苏联上演。
他们写到在劳改营里的犯人怎么样被脱光衣服绑在树上,让蚊虫慢慢把他们吃掉,直到只剩下一副骨头。冬季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没能完成日常工作的犯人身上怎样被浇上水,就像几十个冰雕立在那里,直到春天……(停顿)至今还没有任何人被审判过!没有任何人!
心疼 这也是我们的二手时间。
在劳改营的头两年,谁都不相信能活着出来;刑期五六年的人还会回忆家庭,刑期十至十五年的人从来不提家庭。他们谁都不敢想,不管是妻子,还是孩子,或者父母,都从来不提及。“如果你想家的话,那你是活不下去的。”
我的震撼来自于,二战期间,凡是被德军俘虏过的苏联士兵,回到家乡会当做叛徒对待,或死或劳改,或遭受无尽的政治迫害,一位讲述者不禁发问:
当时我就问道:“是谁把我们丢给德国人的啊?”
——我记得,我们在德军俘虏中抓出两个俄国人。一个说:“我是为父亲复仇……”他的父亲是被内务部枪毙的。另一个说:“我不想死在德国的集中营里……”两个年轻小伙子,就像我们一样,一个还和我同岁。当你已经和一个人说过话,和他对视过,就很难下手把他打死……第二天特工处审问我们所有人:“为什么要和叛徒说话,为什么不马上枪毙他们?”我为自己辩白……内务委员把手枪放在桌上:“你……还想动摇原则?!还一个劲地说废话……”谁都无法赦免投敌者。坦克手把他们绑在坦克履带上,开动马达,前后来回碾,把他们的身体碾成碎片……这些叛国者!但是,他们真的都是叛国者吗?
斯大林于1953年去世,后社会主义时代,民众的怀疑与讨论开始滋生,人民要面包 要香肠 要丝袜,赫鲁晓夫的时代,“厨房文化”兴起,苏联解体前夕,这种知识生活变得十分活跃,充满激情。苏联人民一面批判着体制,一面憧憬着自由。
然而随着苏联解体,大厦崩塌,人民所求的自由如洪水般扑向俄罗斯,随之而来的,还有百姓生活的困顿 金钱的贬值和信仰的崩塌。
七十多年来的历史告诉人们:金钱买不来快乐,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是人人都能免费获得的,比如爱情。但是讲台上却在这样大声说:做生意吧,致富吧!把一切都遗忘吧。所有苏联书籍都被遗忘了。这些人已经完全不像曾经与我一起弹奏吉他直到凌晨的人了。
人的一生,也就是吐一口痰,再用脚蹭去。
伴随解体,随之而来的是民族对抗,曾经友好的民族互相残杀 驱逐,让苏联解体的钝刀在人民心上刻划的更深更痛。
书中对于车臣战争亲历者的陈述 以及对抗议“新沙皇”普京的广场集会的描述 也是我在过往未曾接触和了解的。
因此,这种因与我们的历史高度重合而似曾相识+新知刷新+沉重历史带给我的三重感受,令我记忆深刻,并使我迫切的想了解关于那段历史的更多。
4.
对于正在经历二手时间,经历过苏联建设,为苏联奉献一生的人们而言,选择消极对待似乎是不得已的选择。他们接受的是最纯正的社会主义教育,用青春,热血,用对亲友的背叛换取的绝对忠诚,用拒绝任何物质享乐换取的精神纯洁而今被全盘否定。如今的年轻人,他们用生命守护的下一代,否定社会主义,否定苏联,否定斯大林,否定了他们的一生。
我们一起建设了社会主义,可是现在广播上却说社会主义结束了,而我们还停留在这里……
我已经活得太久,其实没有必要活得这么久。不需要……没必要,长寿是危险的。我的时代结束得比我的生命早。
说来可叹,对于那些将生命奉献给苏联的人民来说,究竟什么算是正确呢,只剩下风雨飘摇的残年和无尽的自我否认罢了。
5.最后,一些背景
a. 苏联肃反运动(也称大清洗或大整肃,现今在俄国多被称为“大恐怖”时期),或称“叶若夫时期”,是指在1934年,苏联斯大林执政下,爆发的一场政治镇压和迫害运动。以谢尔盖·基洛夫被刺事件引发,它包括对苏联共产党内部的清洗以及对无辜人员的迫害,这段时期典型的现象包括无处不在的政治审查、到处都存在的怀疑“间谍破坏”、做秀公审、关押和死刑。从1934年底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结束,分前期、中期和后期。
1991年6月,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称200多万人在1937-1938年的“大清洗”中受到镇压。然而具体数字我们不得而知,据西方的观点,大多学者认为在1936至1938年间至少有600万人被捕,300万人被处死,200万人被埋葬在集中营,大约2000万的人受到迫害或流放。
b.苏联解体,是指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及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瓦解的事件。1991年9月6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加盟共和国独立;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国领导人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12月26日,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原苏联在海外的一切财产、存款、外交机构、使领馆等由俄罗斯接收。 苏联解体分裂成15个国家:东斯拉夫三国、波罗的海三国、中亚五国、外高加索三国、摩尔多瓦。
c.车臣战争,是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与谋求分裂的车臣武装军之间的军事冲突。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联邦和其下属的车臣共和国分离分子之间爆发的两次战争。车臣战争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民族因素。
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于1994年12月11日,1996年8月31日停火,车臣获得非正式的独立地位。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于1999年8月,2000年2月28日俄罗斯控制了绝大部分车臣土地,获得胜利。
两次车臣战争共造成俄罗斯9000多人死亡。车臣除了人员伤亡,对战后的重建也造成很大困难,战后车臣的恐怖活动也依然频繁。
二手时间读书笔记1000字 第(2)篇近来很爱读纪实类文学著作,类似阿列克谢维奇这样的访谈类作品,真真切切道出了苏联解体后二十年间老百姓的生活与命运!
尽管看后倍觉心塞和压抑,可是,这就是社会的现实历史的必然,这就是大变迁中个体的生活和无奈!
原来苏联解体是如此突如其来猝不及防,原来解体后,大部分人的生活也并未如预期和承诺的那样逐渐改善和提高,作为曾经的超级大国,今天不得不沦落为二流甚至三流国家,大部分国民的感受肯定充满了失落与绝望!所以不是说现在俄罗斯30-50岁的人群,转而开始怀念斯大林年代了吗?尽管斯大林年代的肃反和大清洗伤害了太多人犯下过多少宗罪,但是,那时的苏联国力强盛,大多数百姓虽不富裕但是可以聊生,而解体后的初期,经济崩溃供应匮乏,除去一些巨富的特权阶层,大部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纷纷失业失去生活来源,男人们酗酒更甚女人们度日更难,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却逍遥法外未承担任何责任,由是感到,确实正应了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所以,从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口述和经历,剥离历史的真相,分析社会的现实,这,才是文学乃至一个文学家所应该和能够尽到的社会责任吧?所以,像阿列克谢耶维奇这样的诺奖得主,我服!
二手时间读书笔记1000字 第(3)篇书里的故事读来都显得匪夷所思,每一个故事都能拿来写一本书。但这些都是真实的故事,都是平凡人的故事,这些都是动荡的年代作用在普通人身上留下的影子。历史书上的一句话,就是平凡人被糟蹋一辈子。
社会秩序井然,撕裂只需要一个晚上
“在我们这里,过去怎样生活,现在还是怎样生活,不管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对我们来说’白军’和’红军’都是一回事。反正要等到春天才能种土豆。
没什么能大得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