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的朋友2016,看这本书,对罗胖的思维表示钦佩,然而我只是个吃瓜群众,所以可能很难发表出来任何建设性的体会。第四颗星给文中提及的吴军、村上春树以及李笑来。
听过罗胖的罗辑思维,他的表达方式是深入深出,用另一种语言/表达,点出当下的热点,而我恰好比较喜欢深入浅出的表达,包括大部分人都是如此,不喜欢字面表达上的深奥费劲。
听他的节目,我会走神,印象深刻的一次是走神、然后缓过来再回放一次,又再次走神,反复三次,最后也没有听出所以然来——这个现象是我在听“罗辑思维”中讲到“王阳明心学”那一期的文章察觉到的,其实因为我悟不透王阳明的心学理论,但偏偏十分渴望了解,所以看到那一期节目,异常激动,但是罗胖,估计觉得他的听众都是高知识份子,或者他的定位就是那些博学的人,所以所有的表达都是深刻,一点也不浅显,得不到我想要的东西,那么失望这回事,是不是应该怪自己了?
嗯?
时间的朋友2016读书笔记1000字 第(2)篇其实想打三星半,想想16年确实没有很热闹的事情值得跨年演讲演绎的,自然不够有足够的干货,也冲着罗胖也算一个自律有趣的人,还是给四星的。
最大的感受就是16年算是比较冷静的一年,原本以为大数据会大放异彩,事实证明现在都不叫概念的,玩得起大数据的还是那些真正做实事的人,毕竟资本寒冬的大背景下“概念经济”很难获得青睐,反而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培训机构、网站大发时代财,太火了。这一年过得很快,很多现象还没来得及品味红利就过去了,比如直播行业、网红经济,移动互联网也即将到达终点,进入下一个时代。
在这个快速变化又难于预测的世界里,认知迭代是我最认可的观点。认知永远都会是你区别于其他人的本质表现,是能不能触碰到未来的边缘的核心能力,也是能不能快速理解一个新事物的关键。保持这样的敏感,我想在莫测的未来里至少不至于太落后。至于其他的,随你来吧~
几个金句:“凡为过去,皆为序章”,“毁灭自己的方式就是不成长”,“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完成自己的认知迭代,用自律的方式到达体面,用有趣的视角去发现美好,这应该是我们修炼的方向和应有的心态。
时间的朋友2016读书笔记1000字 第(3)篇2016 过去了两年至今还火热的大事: 特朗普就职 英国脱欧n关于那5只黑天鹅:优化客户时间 服务升级 人工智能 认知税 共同体危机n这几只黑天鹅涉及的内容也延续到2018 时间是一个战场 世界是破碎的 要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 当初公众号火热的时候 关注几百个 每天都看不过来 看的也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八卦信息 现在已经不习惯点开公众号的文章了 拒绝碎片阅读n人工智能是人的替代 它不同于人的逻辑 我期待人工智能的世界 但如果人工智能只给我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的信息传输 世界会很沮丧吧 毕竟我们跟人工智能比输在了时间上n认知是一颗种子 你浇灌它的方式 决定了它长成的样子 时间越久 价值越高n共同体 文章主要以商人的角度出发 创业者的共同体 可以有恩怨 但基于同一立场 不黑对方 因为他人给你探的路 门道里给你的小惊喜 也垒起了你的小高墙n希望可以看一次罗胖的现场吧[可爱]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