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读后感_1400字

《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读后感1400字

读《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纯属巧合,因为在翻开之前我既不了解书本内容,也不知道周国平教授,只是单纯的“标题党”,被书名吸引。而翻开之后却被深深震撼,朴实无华而又触动人心的文字。句句文字探究生命本该属于的样子:
人活在世上,必须做选择和决定,也会遭遇疑惑、困难、挫折、 都需要力量的支持。在一切力量中,最不可缺少一种内在的力量,就是觉醒。周国平老师把这份觉醒分为三部分:生命的觉醒,自我的觉醒,灵魂的觉醒。
每个人来到世上,首先是一个生命,也终归是一个生命。生命的需要由自然规定,包括与自然和谐相处、健康、安全等,也包括爱情、亲情、家庭等自然情感的满足。这些需要平凡而永恒,但它们的满足是人生最甘美的享受之一,是生命本身单纯的快乐。财富、权利、低位、名声这些复杂的快乐当然可以去追求,可是,倘若这些追求损害了生命那份单纯的快乐,其价值便是可疑的。
每个人不但是一个生命,而且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一个自我。世上只有一个你,这个自我是不可重复的,你只有一个人生,因此,对你的人生负责,实现你为之你的价值,是你的根本责任。自我的觉醒,就是做你自己的主人,真正成为你自己。人们往往受环境、舆论、习俗、职业、身份支配,作为他人眼中的一个角色活着,很少作为自己活着。人生中有真信念,事业上有真兴趣,这二者证明了你有一个真自我。
每个人无论多么看重这个“我”,它终有一死,在人世间的存在是有限而短暂的。当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和自我的价值,就需要灵魂的觉醒,超越小我,把它与某种意义上的大我沟通,透过肉身自我去发现身上更高的自我,认清它才是本质,这便是灵魂的觉醒。实现它有两个途径,一是信仰,而是智慧。实现它的意义:一是人生的重心会向内转化,从外部世界转向内心世界,重视精神生活;二是你会和身外遭遇保持距离,在精神上尽量不受无常的人间祸福得失支配。
书中对生命中的众多事件本来样子都给出了清晰的模样,比如说爱情、婚姻、父母对于孩子、友谊、工作等等。
或许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所正在经历的事件都会影响我们对书本中营养的汲取比例有所不同,以我个人来说,我对书本中的“知道自己要什么”一节最为深刻,对一个年龄已经不小的女人来说,有家庭,有孩子,有工作,然而却不能兼顾所有,当家庭和工作和个人生活发生碰撞时,那种焦虑与无助让人崩溃……
作者说“一个人在世上生活,必须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一是应该要什么,人生中什么是重要的、宝贵的、真正值得争取的。这就是正确的价值观。二是能够要什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最合适于自己的性情和禀赋。这就是准确的自我认识。有了这两天,内心就会宁静,行动就会从容。相反,一个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的人,必定永远焦躁和拧巴,他东抓一把,西抓一把,到头来仍不满意,怎么会满意呢,因为他更本不知道什么能让自己满意。”……在这个浮躁趋利的社会,似乎连呼吸都很繁忙,静下心来细想,已经记不得上一次和自己对话谈心是什么时候了,甚至怀疑这一生有没有和自己说过话。学习、生活、工作一切都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从来不是主题,属于我们的主题只有我正在做什么,不管这个事情是不是愉快,是不是时候反正我在做,像一部机器,被按下那个叫“启动”的按钮而后又被按下那个叫“停止”的按钮,周而复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感谢这份偶然,让我遇见《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让我知道我是谁?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