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高老头》读后感_1400字

《高老头》读后感1400字

在医院里看完了高老头,简单说几句吧。

高老头是当时巴黎上层浮躁,奢靡之风盛行下的牺牲者。他的老伴早早去世,以至于他对幼年丧母的两个女儿娜齐和但斐纳百依百顺,有求必应。

小时候这两个姑娘也许只是向她们的父亲,她们的好爸爸面条商高老头索要一条精美的花裙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欲望的胃口越来越大。高老头各陪嫁了八十万法郎给两位他的好女儿,一个嫁给了伯爵(权),一个嫁给了银行家(财)。这似乎是灰姑娘逆袭的故事,这两个灰姑娘还有一个肯为女儿掏心掏肺的好爸爸。那么是不是从此就过起了幸福的生活呢?

上流社会的行规高老头是搞不懂的,觉得老父亲给自己丢人现眼的伯爵夫妇把可怜的高老头赶出了家门。我觉得不懂规矩只是一个借口,恐怕他们觉得高老头没有钱了才是他被扫地出门的罪魁祸首吧。

被赶出来的高老头这时候还有足够的养老金让他体体面面的在伏盖公寓过活。我们且来看看作者的原话吧。

高里奥搬来的时候箱笼充实,里外服装,被褥行头,都很讲究,表示这位告老的商人很会享福。十八件二号荷兰细布衬衫,教伏盖太太叹赏不止,面条商还在纱颈围上扣着两支大金刚钻别针,中间系一条小链子,愈加显出衬衣料子的细洁。他平时穿一套宝蓝衣服,每天换一件雪白的细格布背心,下面鼓起一个滚圆的大肚子在那儿翕动,把一条挂有各色坠子的粗金链子,震动得一蹦一跳。

如果彻底抛弃不理睬,高老头也许还能富足的过完他的晚年。可是哪有那么简单呐。高老头那些镶金的盘子呀,纯银的刀叉呀,统统拿去了当铺,变成了一个个法郎,然后或是变成两千法郎的开司米披在了他女儿的肩上,或是变成了他女儿情人的赌资,挥霍在了赌桌上。只有当她们缺钱的时候,才会悄悄的来到寒酸的伏盖公寓,来找可怜的高老头索要钱财。美丽妖娆的娜齐,但斐纳姐妹两个,像是榨汁机一样,反反复复榨干了她们老父亲的所有钱财。以至于死的时候,这个可怜的面条商,所有的丧葬费用都是两个医学院的大学生邻居拼凑出来的。他为两个女儿倾尽所有,临终之前都没能再看上她们一眼,下葬的时候这两个乖女儿也都没有露面。

文章借助一个想挤进上流社会,良心未泯的医学院大学生欧也纳(很多次误读作维也纳)的行事过程和心理活动,深刻的刻画了那个时代巴黎上层社会虚伪的社交活动,奢靡的生活作风,急功近利的风气,以及下层社会穷苦百姓的生活百态。欧也纳安葬完可怜的高老头,最后为了挤进上层社会也不得不到特•纽沁根太太(高老头的小女儿)家吃饭去了。

这篇文章的对比手法运用的含蓄又深刻。一个是上流社会和下层人民所居住的环境描写,对比醒目。另外一个是高老头对女儿们无私奉献的爱和女儿们在他临终之前都不来看他一眼的自私无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放下手机揉揉眼睛,有些感慨。现代社会上也不乏这种事例。当父亲的辛辛苦苦搬砖挣钱,做子女的却要求买最新款的苹果机。这跟高老头何其相似。我在思索难道儿女生来就是讨债的吗?高老头的两个女儿这么对他,不否认人性的自私在作祟,难道高老头就没错吗?疼爱不等于溺爱。你让它从小在你身上盘绕,就别指望它能长成参天大树。对于孩子,告诉他钓鱼的方法,不要给他鱼竿,更不要给他们钓上来的鱼,否则的话,终有一天你不得不烧好了鱼剔干净了刺还要再喂到他嘴里。

最后一句,世界名著都有其共同点,那就是蕴含的意义经久适用,永不褪色。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