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一句顶一万句(典藏版)》读后感_1600字

《一句顶一万句(典藏版)》读后感1600字

“话”外“话”

评#2018NO.20#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一直以为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是碗职场鸡汤,结果是本小说。小说以杨百顺(后改名杨摩西、吴摩西)和牛爱国的生活为主线,说的是人和人之间“说得着”“说不着”的问题,细究就是关于孤独那点事儿——矮油,一不小心还蹭了个近期的热点。

小说上半部写的是过去:半生坎坷孤独无助的吴摩西丢了唯一能够“说得着”的养女巧玲,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下半部写的是现在:巧玲(曹青娥)的儿子牛爱国,因“说不着”的妻子出轨,为了寻找,走向延津。一出一走,延宕百年。而连接这百年的,就是话。

话,就一个字。说起来简单,说起来也不简单。

话,分为说得着和说不着。

书中说得着的人很多,如吴摩西和养女巧玲,宋解放和继女百惠等等。这人要说得着呢,身份地位距离都不是问题,县长老史与戏子苏小宝相拥而泣,牛爱国为找战友杜青海说话辗转千里;更有甚者,吴香香和姘头老高以及庞丽娜和姘头小蒋,因为说得着,撇家舍业也要私奔。

当然,说不着的人也很多。譬如吴摩西和吴香香,牛爱国和庞丽娜等等,正因为这说不着,才有了前面说的私奔。(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此,最亲近的人是离灵魂最远的人。。。)

这说得着,还分为遇事儿不遇事儿。老丁和老韩本来是说得着的好朋友,结果因为老韩女儿拾了67块大洋,二人反目成仇,说得着变成了说不着;而失主老曹和老韩又成了说得着的好朋友,说不着变成说得着;可是没成想,最后因为老曹为了帮老牛儿子说婚事又骗了老韩,说得着一遇事儿又变成了说不着。

这说不着呢,也分不爱说话和没话说。不爱说话是心里还有话,没话说是干脆什么都没有了。牛爱国为了挽回庞丽娜的心,千方百计找话说,说好话,老婆爱吃鱼,就学着做鱼,可是鱼做得再好,也是照样没话,最后该跑还是跑了——心不在了,又哪有那么多话好说?

这话呢,还分好听的话和不好听的话。杨百顺的杀猪师父老曾的老婆,与人说话,没开口先笑;同样一句话,两种说法,她拣的是好听的那一面,坏话也让她说成了好话。可是话好听就真的饭好吃吗?因为师娘,杨百顺最后灰溜溜地从老曾那跑了。当然,不好听的话有时也是好话,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可是世上有几个人愿意听不好听的话呢?

话,还分好话坏话。好话不多说了,说说这坏话。平时说一千句坏话无碍,关键时候说人一句坏话,就把一个人变成了另一个人。还有,有些自己说过的话,话走了几道形,以讹传讹,最后都成了刀子,扎向自己。这些话自己说过吗?说过;是这个意思吗?是这个意思。但又不是这个意思。但这个意思已无法解释。因为时候变了,场合变了,人也变了。这话毒就毒在这个地方。所以还是得慎言。

话还分废话和有用的话。啥叫废话?说些已经过去的没用的事;啥叫有用的话?张罗些前面的有用的事。牛爱国他妈对他说:“我还看穿一件事,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何玉芬也对牛爱国说:“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是啊,纠结于前有何用,不如活在当下。

拉拉杂杂,又闲话了这许多“话”。因为话,人和人之间就有了沟通和联系;又因为这话,说得是一个事儿,可又不是一个事儿,是那背后的八件事儿,拔茅连茹(取其本意)绘制了芸芸众生相。又由那众生道出了: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

“世上的人遍地都是,说得着的人千里难寻。”

还好,我有你们。


Ps:书友@阿木木推荐。他是这么说的:“《一句顶一万句》,我看了好几遍了,每次在我压力大,心情不好等被负面情绪影响时,就会读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力量。”很好奇什么样的书会给人这么大的力量,遂读之。其实书最后也没太明说到底是哪句顶一万句,我的理解是,说得着,一句顶一万句;或是那句“过日子是过以后”。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微读2018推荐书目打卡#04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