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小团圆》,窥视真实的张爱玲,《小团圆》写于张爱玲的中年,却在她晚年时间才开始修改,这是一部张爱玲的自传式短篇小说,都说盛九莉是张爱玲的化身,的确如此,盛九莉经历了抗日战争、殖民地的战争和畸形家庭的衰败。正是这种经历,让她成长为一名观念开放的现代女性,但也过早地尝到了生活动乱和人生无常的滋味。张爱玲曾说过:“不爱是一生的遗憾,爱是一生的磨难”,小说中九莉的前半生是孤独、凄凉的,而现实中张爱玲的后半生深居简出,与赖雅的朝夕相处,让她享受到了爱情的相濡以沫、也实现了自已的现世安稳。至此,张爱玲的人生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团圆了吧。
小团圆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王小波说他看张的小说心烦,称张的作品为幽闭型小说,把囚笼和噩梦当作一切来写。这本最甚。她看男女之间的情感总是悲观居多,漂亮的女子被作为商品随时被父母“待价而沽之”,男子往往太过精明把情感看的太通透又多是负心郎。邵之雍能够屡屡俘虏女人,最重要的原因有两个:一、邵在女人身上非常舍得花钱。二、邵在男女之事上非常坦率。一个坦率而又肯花钱的男人很容易让女人失去判断。张爱玲呢,年轻时是个悍妇,中年是个弃妇,晚年是个怨妇。几十年,连床头摆设和蚊帐这样的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你说她看得透吗?其实不是,她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女人还要执迷,清醒的执迷,比不清醒的执迷更可怕。张始终是放不下的,何苦又在小说中重复一次呢。胡兰成按今天的眼光来看自然是渣男无疑了,但是张又是那么的爱他。她的一辈子都摆脱不了这个男人的影子,爱上胡也是她最大的悲哀。不过也正是胡兰成了解张,捕捉得到她的弱点,才自如地把玩吧。某些部分偶有代入,比如自卑敏感,比如一爱上就付出全部,也为自己流下两滴眼泪……爱错了就放过自己吧,深感原生家庭的影响还真是可怕,些许扭曲的经历,让人唏嘘。
小团圆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这本书是张爱玲的遗作。不知道是她的思绪有些纷乱,还是作为读书人的我的思绪有些纷乱。常常读着就会走神。在九莉的身上,看到了张爱玲的一生:孤寂、落寞、看透世事、爱而不得的一生。她一生渴望有人疼爱,即使为了爱把自己低到尘埃里,依然没有得到过真正的爱,她的爱里有卑微,有小心翼翼,有一丝丝恨意,却没有原谅与和解。她的文字是清淡的,有的时候甚至有些欢快。可是,只要在读着,心就会越来越疼,越来越疼。有的时候,会痛到窒息,放下书,深深地吸上一口气,才有继续读下去的心境。我们每个人的一生,或许都会像她一样,面对家国的变故,有亲人的背弃,爱人的欺骗,战争的残酷。可是,我们内心深处却依然爱着,那么浓,那么不舍。我们都有可能爱过那样的一个人,以为可以全身而退,谁知最后深陷其中的人却是自己。自君别后,所有的人都有你的影子,所有的风景都是你走过的,人海中,每一个擦肩而过的人都以为会是你。举杯邀明月,对影孤斟,咽下了思念、渴望、遗憾还有千般眷恋,万般无奈。可是,酒过喉,入了心,如一团火在灼烧,那么疼、那么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