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说此生的座右铭是:“数学家从对象和关系(精确来讲是定义和映射)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法学家和法律思想家从构造的角度考虑问题,逻辑学家用抽象的运算符号考虑问题,而愚蠢的人……则用语言思考问题。”非数学家、法学家、逻辑学家用什么思考问题?也许很多会被归类为愚蠢的人。这类书就似朋友圈内有人头像是黑白,发图是黑白,多年未见一丝一毫除黑白之外的其他色彩;发文基本是负面,发言全是问号及感叹号,不奉迎不附议,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实非眼光而是由不同的思维行为模式导致。作者叙事宏大,谈古论今,思维发散,浮想联翩,批判性思想随处可见。全书共8卷19章,每一卷每一章红线下的主旨,皆三言两语,且大都以句号或问号终结,似乎相关又非相关,有时一语中的有时离题万里,你要仔细去寻找他的关联性。全球金融市场的特立独行者,“黑天鹅之父”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写的这本《非对称风险》是其“不确定性”系列四部曲之四,从华尔街的期权交易员到“不确定性”理论界专家,他是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典范,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非常丰富。本书的核心为:理性与担当。人生就是一出戏,首先要入局,进而风险共担,而收益和风险对称的共担才是王道。但现实世界中,不入局不入戏的非对称风险比比皆是。作者说政客们夸夸其谈、理论家高谈阔论、银行家坐收渔利,他们所承担的风险远远不能与另一种人相比,如敢于牺牲的革命者、兢兢业业的实践者、投入成本的创业者。所以,一个人的价值、真正受到尊重的程度,取决于他愿意为他人承受多少损失。那些不愿意承担风险,还将他人置于风险之中的人,应该被置于人类金字塔的底部,被鄙视。我喜欢第一卷及第五卷中第7,8章,充满了全人类古老的共同的相通的智慧,遍布金玉良言。作者不仅仅是投资家还是哲学家。举例说明: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一方面政府用纳税人的钱救助快要破产的大金融机构;另一方面这些机构的高管们继续拿着高额奖金,本应该由这些高管承担的风险,都被转移到了普通人身上,这就是书中所称的“罗伯特·鲁宾的勾当”。“金律”的意思是,以你想被对待的方式去对待他人,而表格中未列出的银律却比金律更牢不可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论语》)n勇气是唯一一种你无法伪造的美德,承担风险的勇气则是最高的美德。第10章内容不太赞同。“正是由于我实在受不了这群对着我弹琴的牛,我被迫提起笔写起了这本书。”作者弹出来的琴果然美妙,似阳春白雪,只是数学公式计算太多了,还好有词汇表及注释,值得多读两遍。
非对称风险读后感 第(2)篇不要没有力量的肌肉;
不要没有信任的友谊;
不要相信不承担责任的观点;
不要缺乏美感的变化;
不要没有价值观的阅历;
不要未拼尽全力的人生;
不要把资源和精力浪费在自己不渴望的事情上;
不要吃没有营养的食物;
不要没有相互奉献的爱情;
不要拥有了权力却抛弃了公平;
不要缺乏严谨调查的事实;
不要没有逻辑的统计;
不要没有证明的数学;
不要没有实践经验的老师;
不要冷若冰霜的礼貌;
不要无法付诸实施的理论;
不要没有真才实学的文凭;
不要没有打击能力的军事行动;
不要没有文明的进步;
不要没有相互投入的友谊;
不要遵奉美德却又不敢担当;
不要忽略概率的遍历性;
不要相信没有风险的财富机会;
不要辞藻华丽却又言之无物;
不要把问题搞得很复杂却又没有思想深度;
不要忽略决策的非对称性;
不要以为质疑会阻碍科学进步;
不要缺乏宽容的宗教。
非对称风险读后感 第(3)篇塔勒布的书是一定要看的,因为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一个追求知行合一的人。看他的书总会重新审视自己,但是很不幸,每次都发现很多选择落在了被严肃批判甚至冷嘲热讽的象限里面。。这本书应该是在反脆弱的伦理那一卷上发挥出来的。风险共担,其实就是说知行合一 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集合体。自己担风险赢来的成功是值得尊敬的,而自己牟利却将风险转嫁给别人应该被惩罚,但是很不幸现代社会充满了这种人,比如作者列举的CXO 政府高官 分析建议师,以及种种干涉主义行为。遍历性的概念在之前的书也强调过,尤其是全集概率和个体时间概率的区别,应该说是天壤之别。对个人而言,爆仓就是百分百的风险,这提醒我们注意肥尾风险,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对历史的看法,重点在分清事情的频度和强度;历史学家容易被强度大的事件吸引,所以看历史书就是帝王将相的战争史;但是实际上和平远远多于战争,交易和学习远远多于对立,老百姓的产米油盐远重要与改朝换代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