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心得体会(3)篇

为何家会伤人
作者:武志红
本书为经典畅销书《为何家会伤人》的全新升级版。该书出版七年来,在读者中引起持久的震荡,好评如潮。在本书中,作者作了全新的修订,并新增六万字内容,细致入微地揭示出中国家庭的运行机理。作者用最温暖有力的文字贴着当下读者的心,凭借十年行业经验,带领为家庭关系所困的万千读者一起踏上自我治愈与寻求幸福和自由的旅程。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心得体会 第(1)篇

#读书随感# 

相信很多人同我一样,看到“家”这个字,首先想到的就是爱和温暖。无论是身处高楼别墅,还是茅草瓦屋,只要充满爱,我们都会在这个叫家的地方感受到温暖。

但是,为何家会伤人?

缺爱会伤人,过度爱、溺爱会伤人,扭曲的爱、错误的爱会伤人……书中举了太多例子,告诉我们为什么那么多以爱的名义付出,却最终让家成为令人窒息、无法拥抱自己的地方。

作者认为中国式家庭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基本都可以从童年时期的经历中找到缘由。虽然其中的有些观点无法证伪,仅仅是作者个人基于有限案例的分析,但是不无一定道理。至少,大部分分析我还是比较认同。

个人认为,为人父母,读一下此书很有必要。又或者你一直无法达到与家的和解,也可以读一下此书,或许会有一些启发。

儿时的我们因为力量薄弱,需要依赖父母、依赖家人,所以可能会受伤、可能没有获得你所期望的那份完美的爱,你可以抱怨。但是,长大成人后的我们,已经是独立的个人,已经拥有改变的力量,所以不应再继续抱怨,而是要认清自己,并重新找回自己。因为,此时的人生轨迹掌握在自己手中。

于我而言,读完此书,值得记录的收获有以下几点:

1、更清晰的认识了自己的某些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例如一些自认为不好的、近乎强迫的思维模式,希望以后可以逐步改进;

2、懂得了对于他人的某些言行,不能仅仅是浮于表面的评判或赞扬,而是更客观深入的去沟通。一切行为皆是因果。

3、意识到如何正确的爱孩子,而不是以爱之名去控制孩子。重要的0-3岁,不要让真正的爱缺席。成为理想父母虽很难,但是要朝此方向努力。

愿所有人都能寻得可以让自己心灵停靠的港湾,那应该就是叫家的地方吧!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心得体会 第(2)篇

嗯,看完本书,觉得对家庭有点了解了,也知道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不健康的亲子关系。

我们每个人对别人的相处模式,都取决于从出生到3岁时,我们与母亲的相处模式,若这个阶段,母亲能“看见”我们,并且可以无条件的感知我们的需求,那么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一般都没什么大的心理问题。但要达到这个要求又何其困难,母亲作为一个外来者,除了需要工作,还需要接受公婆隔代抚养后代的愿望。导致可以这样与孩子相处的母亲很少,这就出现了很多不健康的母子相处模式,以后这个模式会在孩子长大后被他用来投射到与别人的关系上——“我”即内在的父母,“你”即内在的子女。

由于这种不健康的心里模式,导致孩子在寻找伴侣时,会选择性的弥补自己在原生家庭中的缺失,而看不到对方的存在。本该在爱情中得到治疗的机会,由于当事人的不知反省而错失。

当孩子生下来后,由于已丧失对家庭的激情,导致丈夫会将重心转移至工作、外遇等,而妻子则会将对丈夫的爱全部转移至儿子,但这时又一种病态的关系出现了,由于儿子终将会娶妻生子、离开母亲,母亲无法接受,便会把这种愤怒转换为“婆媳关系”。周而复始,又一次家庭循环……

若想自己在原生家庭中错误的相处模式得以改善,在爱情中找到原因并反省会取得很好的结果;其次,只有夫妻关系和谐,才是家庭关系和谐的基础。愿我们都可以有躲风避雨的温馨港湾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心得体会 第(3)篇

在书中真的收获良多,给4星,不过有些结论让我思考,真的是那样的吗,感觉到些些不妥,扣1星。总的来说是本好书,建议成年人都可以看看,尤其是已成家之人,书中提到不少关于不良的亲子关系的诱因,令人反思,也有写到婆媳、夫妻关系一些问题,多多少少可以通过书本看自己。为何会取这样的书名,本家是避风港,是温柔岛,奈何大多数人被家伤得遍体鳞伤。家不会伤人,然家长思想观念扭曲,把自己对梦想、对功名利禄、面子的追求转嫁到孩子身上,美其名曰:都是为你好,也令孩子早早在童年结下心理脓包伤口,成年后在某个时刻爆发,走入一个死循环。怎样才是对孩子好,给他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适当的引导,不强求,自由快乐地成长,塑造健康的人格,就是最好的一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