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天》,我用了大概5天的时间去读,实在喜爱它的构思。
我从网上看看大家的点评,发现真的是各抒己见,欣赏与谩骂,同感与唾弃。
我觉得,一本书的好坏评定,是建立在作者是否用心,用情,用正确的三观来引导读者,它不一定对社会产生很大的推动力,但它万万不可是作者以过多的自我情感随意抒发,我觉得读那种没有加以艺术润色的文章很垃圾。
我们回归《第七天》我推荐大家读它,我承认这本书有把剧情戏剧化。但是,它更多的是,让你从阴阳相隔,从爱恨离别两世界,来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以及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它以“错遇”二字贯穿全文,21岁的青年男子爱一个孤儿奉献了自己的婚姻,那位父亲在阴间的火葬场愿当一位引导员为的是30年,40年后见上儿子一面,但他们相见时是否认出了彼此呢?漂亮女人拒绝很多人的追求,爱上了一个稳重而无闻的同事,最后却被从国外回来的博士而打破了这场婚姻,博士涉嫌贪污后,女人即使身为富豪也不得不自杀,女人在阴间和前夫相遇,“我爱你,我已经把性病治好了,你还爱我吗?”他会原谅她吗?他恨她吗?另一对夫妻因贫困而不得不做鼠族,常年不见日月,女孩因男子的一场“欺骗”而跳楼,男人因手机欠费,消息耽搁而错过了时机,文中一切伏笔本让我觉得他们是总爱吵闹且不爱对方的夫妻,最后,我是错的,男子卖肾去买一个墓地给女孩,自己日渐消瘦,不愿看病怕自己又买不起墓地了,他和她在阴间会相遇吗?一个母亲和 28个婴孩的生命相牵,一群骷髅头吱吱咯咯的交谈,一片汪洋无际的天与地......
场场的命运多舛,都在我这一个个的问题中,看完此书,你一定会对这些问题,诧异,心酸,感动,心痛。
没错,七天,每一天都是一次血泪史,每一天都会被黑暗缠绕。但是,合上书,你又会被那一份份的温暖而感到确幸。
“错遇”,一份知道爱你,却没有结局的心酸。亲情,友情,爱情,展现着一个主题“错,我不配,拥有你”。
哦!对了,那个地方,那个阴阳相隔的世界,名叫“死无葬身之地”。
因为深爱,期待相遇,反而不遇,不如归去。
第七天(2018版)读后感 第(2)篇这一类的题材,冥世的环境,还是很难讨好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国人。因为我们抵触死亡,不愿过多谈及。不论别人怎么说死亡教育,其实还是会有逃避心理。总体而言,这本书的笔触非常凌厉,让我惊讶竟然没有因为揭露我们社会的黑暗而被封禁。很多社会的荒谬,黑暗,在阴间才被
这一类的题材,冥世的环境,还是很难讨好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国人。因为我们抵触死亡,不愿过多谈及。不论别人怎么说死亡教育,其实还是会有逃避心理。总体而言,这本书的笔触非常凌厉,让我惊讶竟然没有因为揭露我们社会的黑暗而被封禁。在阴间,通过对阳世白描式的描写,也能看出很多社会的荒谬,人间多少美好的愿望败给了社会的黑暗?这样的黑暗非同一般,然而我们还是每天在这淤泥里面生活着呢。总结来说,作者用一种平实的手法,不加渲染地对我们的社会现实做出讽刺和批判,也证明他有足够的社会关注,在努力发声,而非噤若寒蝉!
第七天(2018版)读后感 第(3)篇死无葬身之地!活着的人看起来是一句悲伤残忍的话,死了魂归何处都不知道,但文章的这个地点却是一个极乐世界,没有黑暗,有的是温暖和自由。
也许是活着太累,总是被物质吸引,不断的追求更高更多,以至于迷失了自己,等到最后明白时却已在另一个世界了,到了另一个世界有的人也许还是没有明白自己想要的什么。
有的生命还未出世就已被消灭,犹如27个死婴,有的却又幸运的活在当下,犹如杨飞,遗落在火车轨道上却被杨金彪养育那么多年,虽被短暂遗弃,但却还是有人为他牵肠挂肚,倾其所有。我在想,是不是人的欲望总是永无止境的,有些人总是在抱怨,殊不知,已是幸福在身边。
如果这两个世界可以交换或者可以预见,是不是会减少一些黑暗,多一些平淡?又或者多一些活的更通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