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本质上是一本推理小说~被科幻迷封为阿西莫夫最高杰作,稍微有点过了啊。。。还是觉得《神们自己》更好一点,据说也是作者本人认为最好的作品。
但如果说1955年以前没有任何系统性的写时空旅行的小说(没有考证过),那这本书确实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时空旅行科幻方面的影响力类似于机器人三定律,在故事中穿插着对基本设定进行了详细讨论。
阿西莫夫的科幻更关注人的活动对世界乃至宇宙的影响,是主动的,因此才有了心理史学,有了永恒时空,有了平行宇宙;之前读过的几大牛逼作,比如《沙丘》、《海伯利安》、《深渊上的火》,更多是在已经建立好的设定中描述矛盾解决矛盾,不知道是不是时代的关系。
真神也,竟然一人定义了科幻两大分支的基础,同时写出另一最大分支星际旅行的扛鼎之作。
永恒的终结读后感800字 第(2)篇三千大千世界,我们每个人都存在自己的局限里,大到时空,小至生活阅历(即便如已经进入了永恒时空的人);一切从自我出发的意图,无论是为了人类福祉或至亲挚爱,都跳不出这种局限,所以不要为了爱去操纵…… (好像不是读了一本科幻小说的样子)n下面这段诺依的话就是我的读后感,值得借鉴,不是为了人类,更是如何关爱。诺依说:“在消弭人类灾难痛苦的同时,永恒时空也消除了人类走向辉煌的可能。只有经过严酷的考验,人类才能不断前进,走向发展的高峰。危险的环境和危机感,才是驱使人类不断进步,不断征服新事物的根本动力。你能理解吗?你能否理解,在消除人类生活中时时伴随的陷阱和苦痛的同时,永恒时空剥夺了人类自我发展、自我寻求克服困难的答案的权利?要知道,要想取得进步、持续发展,要紧的不是避免困难的出现,而是战胜困难,你明白吗?”n
永恒的终结读后感800字 第(3)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似乎在本书的最后,作者给了我们一个这样的期望,就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人类的足迹会离开地球,走进银河系,迎来人类最大的辉煌。发现到后来,哈伦变为一个受人性深度影响的时空技师,他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经常会咆哮大喊,激动而失去理智,和诺依的爱情让他彻底变了,完全失去了之前那属于时空技师的高冷,像一幕幕话剧一样,慢慢揭开之前的疑惑,把一切串起来。书里描述的永恒之人,从某种程度上,永恒之人之间才是同类,但哈伦感受到的永恒之人给他的感受,无一不是冷漠而嫌弃(可能计算师忒赛尔例外),而哈伦强大的自尊又让他不屑与他们为伍,这也可以解释为何他最终还是选择了诺依,诚然跟诺依描述的人类最后的结局有关,跟哈伦本人的人性也不无相关,毕竟人性本私啊!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