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中结n《三杯茶》是我看过的第三本有关阿富汗,有关塔利班的书。第一本是《追风筝的人》第二本是它的姊妹篇《灿烂千阳》。看完这样的书,内心总是不平静,感觉特别复杂,怜悯这些处于战争漩涡的人民,又深感庆幸身处和平时代值得珍惜,感受人性的善良与卑劣,生命顽强又脆弱,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都能求得一线生机,面对枪炮的袭击的时候只剩下血肉之躯。痛恨宗教极端分子,让21世纪的今天还有流血和战争,前一段发生的爆炸袭击事件,更激起我对这些极端分子的痛恨。《追风筝的人》是我比较喜欢的一本书,读它的时候仿佛能看见一个小小的阿米尔和小小的哈桑在山顶的柿子树下玩闹,阳光透过柿子树叶子的缝隙落在哈桑亚洲人的扁平面孔上,阿米尔把柿子仍在哈桑的脸上,红色的汁水留到哈桑的嘴角。阿米尔藏起了自己的手表,诬陷哈桑拿走了它,哈桑被冤枉后,脸上是诧异,是沮丧,是无辜,是愤恨。懦弱又胆小的阿米尔藏在我的灵魂里,我时常看到那个懦弱胆小的自己,然后把这个差劲的自己小心翼翼的藏好,怕被人看到,遇事后,假装自己并不怕,其实恨不得赶紧抱大腿。所以,我知道阿米尔那种愧疚和后悔,知道阿米尔对哈桑那种复杂的情感。知道阿米尔是和我一样,普普通通的那个人,看到他的自私胆小,有时又坚韧勇敢,就仿佛看到自己一样。喀布尔,阿富汗,喀什,也成了我心中想去的地方,想接触朴实无华的阿富汗人,想看看割断风筝的友谊,想看看拥有同样高台民居的两个兄弟城市天壤之间的差异。《三杯茶》比起《追风筝的人》更像是一本传记,并没有那么多的文字和笔触来讲述某个故事中的某些细节,而是讲了几十年,它讲的也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故事,而是那一片国家,灾难深重的这片土地,老百姓流离失所,在惶惶中求得完全。看着书中描写的那些战事,心里也凄凄然,顿觉得生之不易,都同为地球上的人,艰苦的生活条件忍忍就算了,也能苦中作乐,然而战火连绵,子弹横飞,这样人为的不幸,又是何苦来哉,什么样恶的教化让人心中生出凶恶,激出人心中的恶,本可以互相握着友谊的手,握起了枪炮,沾染了鲜血,夺走无辜的性命。这样真是人类的不幸。比起前两本书,《三杯茶》能读出一些励志的成分。坚持,一定可以改变,甚至成功。异于常人的坚持,那么你一定会脱颖而出,有所成就。也不乏很多感动,来自博大的人性,一个小小的人,坚持的力量带来那么大的改变,改变了那么多人的命运,改变了那么多地区的教育面貌,真的是非常非常难得。也给我带来思索,一个人怎么选择什么样的生活,选择走什么样的路,选择什么样的工作,真的会带来迥异的人生经历。而且,人生是无数个选择题,选了这条路,就无法去体会另外一条路上的风景。最近比较着迷流浪大师沈巍,特别喜欢他说的一句话,读书可以带给他心灵上的宁静。是的,在当下的读书热潮中,希望读书带给我心灵的宁静。
三杯茶读后感 第(2)篇故事的主人公无意中来到异国他乡的小镇,因为身体状况,为了帮助他尽早恢复健康,村民们不惜使用被视为珍贵东西的甜茶、棉被,糖等物品,这些经历对主人公而言记忆犹新。在亲眼目睹当地村民所忍受的痛苦与疾病,以及孩子们为了能够接受教育,在白雪之中学习以后,这让主人公十分感动。恢复体能后向村民郑重承诺:一定要为这里建一所学校。回国以后,他并没有就此享受安逸的生活。为了能够征求到更多的救助资金,他向社会寄出数百封求助信,然而这个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经过他不断的尝试与努力,终于在亲自体验社会动荡局势以后,在雪山之巅建立起了第一所学校。他的事迹被当地村民敬佩,这个过程即便再漫长、再艰辛也是值得的。由于当地战乱不断,他和小伙伴们只能在炮火声中寻求建立学校的机会,久而久之,竟建立了近六十几所学校。让当地的年轻人接受到了正规的教育以后,可以用知识改变自己的生活,改变命运,也正是由于教育的出现,让当地妇女的地位有所提高,促使爱更广泛的传播。当他以陌生人的身份喝上第一杯茶时,并没有感觉不同;在喝完第二杯时,他们成了朋友;终于饮到第三杯茶以后,彼此坦露心声,成了家人,成了可以用生命互相保卫的伙伴。书中说巴基斯坦的巴尔蒂人交朋友,都是以“三杯茶”的方式,敬你第一杯茶,证明你是我的朋友,敬你第二杯茶,证明你是我的客人,敬你第三杯茶,说明我已经把你当成我的家人,我可以为你做任何事情。作者以此做线索,阐述了人性的美好;也把承诺和责任写的很好,值得再次读起。
三杯茶读后感 第(3)篇朋友推荐,从封面到第一页的开始就喜欢了。
即使是在特殊时期,特殊的身份,葛瑞格医生的善良,真诚与爱,勇敢与坚持,让他受到这个不同民族的不同阶层人们的拥护与爱戴。真的非常非常非常伟大!
不管政治军事如何,我们一定相信,在民间一直都有纯朴的爱在延续!人们都希望得到的是和平,安祥的家园。
每个人都有那片美丽的家园,希望永远都不要因为残忍的战火给摧毁;战火比天然灾害更能摧毁人心!
一个像珠穆朗玛峰一样让人向往而又很遥远的美丽的地方!只有少许像摩顿森一样人真正的登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