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和旅馆相同。每天早上都会有新客人到来——喜悦、忧郁、恶作剧,还有那些转瞬即逝的感觉,和不速之客一样……”
“在今天的世界里,你的邮政编码比你的基因密码更能决定你是否能有一个安全和健康的生活。”
“有的人似乎生活在一种不间断的叙述中,但我的生活有很多停顿和重新开始,这就是创伤,打断了故事情节……它只是发生,然后生活继续。没有人会预料到你有创伤。”
事件会结束,但创伤会闪回。放下过去和活在当下,哪个更重要?如果都很重要,哪个需要先被实现?你认为?
“如果你放不下过去,如果你没办法正视你的过去,那么你将…”,你将?当你听到类此云云,你认为?
活在当下,可以是生活的持续,也可以是重新出发。过去就一行囊,如果说是要出发,总不能什么都没有,总不能超负荷,所以你将?你认为?
没有述情障碍的解读总是空泛,时间空间感很正常,知道知道的,感觉感觉到的,放下和当下不那么难。但“健康”很难,我认为,“健康”只有活在当下,他需要在当下建立新的积极的与生活的联系,让过去成为可描述的过去,知道过去已然是过去式,再而正视,三而和解,于是“健康”才慢慢恢复健康。
“健康”的当下很具体。“当下意味着你能够感觉到坐在椅子上的屁股,看到窗外的光线,感觉到你的腹部,听见风吹着窗外的树枝。”
希望被创伤敲门的人们,能恢复健康,所以我称他们为“健康”。
身体从未忘记:心理创伤疗愈中的大脑、心智和身体 读后感 第(2)篇所有的经历和记忆其实都在身体里留有痕迹,即使经历过去了,记忆消失了,身体的反应依然真实且残忍地证明所有的创伤。作者描述了原生家庭,战争或天灾人祸等如何影响孩子的成长甚至成人的性情和三观,一个个案例不仅令人惊心且发人深思,好在作者后续有介绍相关的治疗方法(专注呼吸,场景还原,瑜伽话剧等等)给沉重深渊的底色带了些许明亮。看完后只有一个感慨,血肉的伤害总会有办法恢复,可遗留在心理上的伤害对人的影响更为深刻,如不及时治愈,后果不堪设想…在读的过程中,总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带入作者的描述中,看看自己有没有相关的症状,亦或是心底那一丝痕迹想顺着作者说的那样去理解,抚平,释怀…如果真的长期心情不振,甚至有很多负面想法,强烈建议阅读这本书,并非因为这本书是什么良方妙药能完全解答问题,而是它增加了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自己、感受身体的方法。
身体从未忘记:心理创伤疗愈中的大脑、心智和身体 读后感 第(3)篇很认真的看完了这本书,它让我更加具象的了解了创伤。这让我觉得在80以前甚至包括90后,我们父母的父母因为经历了动荡和饥饿,所以把重大的创伤留给下一代,而在这两代人的影响之下,特别是又交由爷爷奶奶辈带大的孩子,就继承了一部分创伤。而在我看来,有些创伤是非常深刻和永久的,比如我外公小时候看着全家被迫害过,所以他就坚定的教我无论如何不可以惹别人生气,哪怕是欺负自己的人,不然要有生命危险。所以我至今都还不会在人前生气,当我生气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就是我做错了,然后又开始恨自己的软弱,就这样极度矛盾又痛苦。然后看完了以后,我对自己松了一口气,发现了我心里的这种感觉,找到了原因,随之就知道这不是我的错,只是一种思维的冲突。还有其他的部分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