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这个历史挺靠谱:袁腾飞讲历史(全集)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这个历史挺靠谱:袁腾飞讲历史(全集)
作者:袁腾飞
生脆、凶猛、一语中的,是袁腾飞讲史的特色。在本书中,袁腾飞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古今中外旁征博引、博览群书解密真相,生动活泼地讲述了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精彩纷呈地演绎了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如“烽火戏诸侯”“商鞅变法”“汉武帝破匈奴”“隋炀帝下扬州”“玄武门之变”“杯酒释兵权”“岳飞之死”“蒙古横扫中原”“明成祖夺天下”“康熙擒鳌拜”“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拿破仑战争”“美国独立战争”“普鲁士统一德国”“日本明治维新”“斯大林专政”“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
这个历史挺靠谱:袁腾飞讲历史(全集)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断断续续读了两周,合上书一看统计时间19小时,竟仍然觉得不过瘾,近代历史戛然而止转而写世界上,这多少还是有些遗憾的。尽管作者在开篇就说这不仅仅是趣说近代史,但字里行间仍然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个人表达特色,风趣并且带有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这些都让本书绝对值得一读。读的过程中,之前唐德刚老师写的基本断代史评述逐渐串联起来,也是意料之外的收获。作为一名历史老师,作者在篇章结构和思路布局下了很大功夫,读来也是酣畅淋漓,把章节名连起来是这样的:从远古来的牛人们,文治武功大一统,各领风骚数十年,天命所归是大国,长江后浪推前浪,大浪淘沙沧桑巨变,内忧外患奈之何,坚船利炮叩国门,帝制已消成历史,说不尽恩怨情仇,浴血抗倭谱战歌,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我上台来把歌唱,西边日丽东边雨,军号嘹亮山河动,风云再起铁蹄疾,天色间开各争先。浩浩千年历史,首先要感谢得大概要数文字和印刷术,否则看古今中外国外历史痕迹灰飞烟灭。印度人是把文字写在树叶上,佛经写在树叶上,叫贝叶经,唐三藏从印度取回来的经就是这种经。所以印度人对自己300年前的事不了解,叶子没了,历史也就成了传说。中国历史以人为主,留存的制度很少。比如官宦制度、科举制度,通过细节可见一斑。1、当时周公造谥法,国君死后,后人用一个字或两个字来概括他一生的功过是非,这个东西就叫谥号。谥号一共就五十几个字,帝王的评价不能出了这个圈。2、秦汉时期,宰相地位极为崇高,拜相时皇帝要施以大礼。到了赵匡胤时代,他招呼宰相们说:“我眼睛昏花,看不清楚,你们把奏折拿到我面前来。”结果,事先安排好的内侍们趁机把宰相们的椅子撤掉了,从此,宰相们就只能站着奏议朝政了,并且成为定制。3、中国古代的官员一、二品穿紫袍,三、四、五品是红袍,六、七品官是青袍,八、九品的官就是绿袍了。中国有一个成语,形容一家全是当大官的,满门朱紫。4、科举考试的字必须写成馆阁体,跟今天电脑打印出来的字似的。奏折也得写成那样,一笔一画必须得写得极规整。康有为大概就是不爱写馆阁体。龚自珍也写不了,所以也没中进士。中国文化不可不书,盛极一时的绚烂、开放、洒脱和厚重可能连今天都难比,管中窥豹:n1、当时的中原人看待这种民族融合现象,主要看重的是文化认同,而不是血缘关系。2、只有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越南、蒙古、匈牙利这六个地方的人是姓在前、名在后,叫李小二,其他全是小二·李。3、韩柳文、迁光史、苏辛词、李杜诗是中国文学的象征。还有一些历史的细节,或感慨或唏嘘,读来感受到时间的温度。1、为何日本僧人可以吃荤可以结婚而中国却不行:梁朝皇帝信佛,但只吃素不吃肉,所以从梁武帝开始,中国的僧人就开始不吃肉了。2、困扰小时候很久的问题东西南北京:宋朝有四个首都:西京洛阳、东京开封、南京应天(商丘)、另一个是北京大名。3、岳飞的另一面:这个人不太懂得跟君主打交道。他跟皇上说,早立太子,东宫虚悬不好。皇上非常不高兴,岳飞一听,你不听我的,爷不玩了,退休不干。4、降维打击:海上防御是中原王朝从来未曾想过的,因为骑兵不会从海上过来。可英国人偏偏从海上过来,从广东一路北犯,到达天津,且打得你毫无还手之力,没办法,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议和。5、历史残剧:“太平天国”使中国的人口剧减,这是人类历史上伤亡最大的战争,其次才是一战、二战。6、美国民族英雄:今天美国的西点军校里,美国历史上著名将军只有四位有雕像,第一个就是罗伯特·李将军——叛军总司令;第二个是格兰特将军,北军总司令;然后是二战的巴顿和麦克阿瑟。7、惨剧人寰的纳粹:水龙头一开,出来的不是水,是毒气。大约20分钟之后,一屋2000人全毒死了,吹风机把毒气吹走,铁门打开。集中营的看守和犹太人中的败类,拿铁钩子把尸体一个个钩出来。凡是嘴里有金牙的拔下来,打戒指,身上有刺青的剥下来,皮可以做成手套、灯罩、皮包。下一个车间负责把人的脂肪熔化,做成肥皂发给德国人使用。再下一个车间,把尸体剩下的部分烧掉。再下一个车间负责把骨灰撒到田地里种植庄稼,绝对不浪费。还有一个车间是负责把人的头发剃掉,编地毯。当苏联红军打进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时候,来不及运走的头发,有7吨重,鞋有200多万双。愿我们常照此镜,怀揣对历史的敬畏,负重前行。

这个历史挺靠谱:袁腾飞讲历史(全集)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作为一个文科生,我的历史是不过关的,加之我“无与伦比”的数学天赋[抠鼻],尤其是和年代时间的数字有关的,[晕]在我脑子里都是浆糊一团……

老袁的这三本书我是在我爸的书架上瞟见的,对他的大名我早有耳闻,但那时我对历史实在是没什么兴趣,也对自己的祖国悠久的历史知之甚少。打开#这个历史挺靠谱# ,很快就被老袁幽默风趣的语言吸引,进而发现历史原来没有那么枯燥。

我认为这是一套很好的历史启蒙读物,知识很好接受,读起来简单易懂。整个中国历史讲述的连贯通透。只要带着心读,可以很快的构架一个简单明了的中国历史框架,有助于为进一步的学习建立一个清晰的思路和进行后期细节知识的填补。

读书的同时可以做一些勾画和简单的笔记,帮助前后内容的联系和回顾总结。

[强]对于为历史头疼的学生,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来说十分值得一读。

—— Konie 2017-09-06

这个历史挺靠谱:袁腾飞讲历史(全集)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袁腾飞此人对史学的研究,尤其是中国历史,已经不是著名可以形容了!穷极则变,这是事物两个极端,穷和极,看袁腾飞的经历和个人简介,我觉得他应该是极!此人的知识储备量之大,我由衷的佩服!希望天下学子,都能荣幸有这样的历史老师!

一个教师成熟与否,根本看他是否心中明了他所讲授的学科要教给学生什么,该怎样去教。

历史教学看似容易,其实不然。如果把历史课仅仅看成是讲古人之事,对学生要求仅仅是熟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倒也容易,但这并没有完成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这样的课难免枯燥,学生也不会喜欢。这正是应试教育的老套。

袁腾飞老师认为,历史教学不能离开历史基本知识的讲授,但一定“要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他说:“历史重在培养学生分析能力,重在通过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思想、观点教育。他的课讲得生动、丰富、灵活,效果理想。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